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考古發現:內蒙古哈克遺址出土數千件古文物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07日 10:38)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7日電(巴特)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呼倫貝爾市民族博物館聯合組成的考古小組,經過最近一個月對內蒙古哈克遺址進行的考古發掘,共挖掘出數千件細石器、骨器和陶片。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哈克遺址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哈克鎮團結村境內的海拉爾河左岸二級臺地上。考古小組在位於一村民菜園裏的200多平方米的探方內,先後挖掘出原始社會時期以及遼、漢、隋、唐時期的遺物,其中,除大量的陶片和細石器外,還有數千件用馬骨、牛骨、羊骨、豬骨和鹿骨製作的骨器。如,骨刀、骨錐、骨鏟、骨料和捕魚用的骨魚叉等,有的骨器不僅製作工藝精美,還刻有各種花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景芝告訴記者,在挖掘過程中,還發現兩處與祭祀有關的大型動物骨灰坑和當時人類製作骨器的作坊,這為研究和探討北方遊牧民族的起源,經濟生活以及社會組織的發展歷程,提供了非常珍貴的材料。

  呼倫貝爾市民族博物館館長趙越介紹説,“哈克”為蒙古語,意為“低窪草原上的塔頭墩”。哈克遺址是1985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的,當時發現這裡有很多細石器。1999年夏天,這裡的農民種地時再次發現細石器。2003年,國家考古研究所派專家組開始對這裡進行發掘。以哈克鎮境內發現的一批古遺址、古墓葬為典型代表的哈克文化,距今約4000至5500年,具有這一文化特徵的古遺址和古墓葬在呼倫貝爾草原上廣為分佈。趙越認為,哈克遺址不僅僅蘊涵著新石器時期的哈克文化,此次發掘中,接連不斷亮相的鮮卑、室韋、契丹、女真、蒙古人的數千件遺存完全可以説明呼倫貝爾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哈克遺址保存完好,實在難得,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如在這裡建一個遺址博物館,把地層一層一層地翻開,那麼,呼倫貝爾厚重的歷史文化就會從這裡被世人讀懂。

責編:柳博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