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記者在線] 民工子弟受教育機會前途何在?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26日 20:40)


  CCTV.com消息:目前我國流動兒童約2000萬,其中失輟學兒童約200萬,佔全部流動兒童的9.3%。僅北京就有20萬民工子弟,他們在隨父母的顛沛流離中,面對著種種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受教育機會,而這又直接影響著他們未來的發展。對此,《共同關注》欄目記者進行了深入的採訪,了解了民工子女現狀的同時,也受到了深刻的震撼。>>節目稿件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2月26日19:00-20:30,《共同關注》欄目本期節目採訪記者賈葦、張敏做客CCTV.com,與網友在線共同關注和探討了民工子弟受教育機會的未來。

  開場白:晚上好,現在開始聊吧!【張敏】

  開場白:大家晚上好。很高興能來到這裡跟大家聊天,希望今天晚上能夠跟大家聊得愉快,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賈葦】

  關於執法


  中國的許多執法部門面對違法行為視而不見,但清理起民工子弟學校來卻很帶勁,這是為什麼呢?【白熊座】

  這就是現在教育體制滯後的一種現象,現在一些教育方面的規定沒法解決現實存在的情況。【張敏】

  從目前的法規來看,許多子弟學校確實違反了規定。但是,執法部門不能靈活一點把握嗎?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中國人都知道的。【白熊座】

  我想現在既然是違法了,國家肯定不會允許,在這些方面,就看處理這種事的人怎麼看了。【張敏】

  法律落後於社會現實,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既然已經看到了問題所在,就應該立即行動起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義不容辭呀。【燕趙歌舞】

  兩會召開在即,如果要是代表們提案多的話,我想也會引起高層的重視的。【張敏】

  中國教育還有什麼改革?【浪費艱苦】

  對於取締民工子弟學校的事情,現在在北京可以説少了許多,但是前兩年這類事情發生的還比較多,現在在北京的民工孩子大多數都能夠上學,這也是現實。【賈葦】

  關於政策


  我是師範大學學生,去年去民工子弟學校給他們的孩子上過課,覺得他們特可憐,請問在民工子弟入學的方面有沒有什麼優惠政策?【遼寧人在浙江】

  去年國家出臺了一個有關於流動兒童方面入學的政策,以公辦學校納入為主,但事實上存在很多問題,像片中我們也提到了一些,不知你看到了沒有。做完了這個片子後,我感覺也很心酸,片中所涉及的那個男孩飛躍,家庭其實非常貧困,他媽媽跟我説,飛躍有一次問她撿破爛的時候能不能撿到肉,他媽媽説撿來的肉有毒,他説那能不能洗洗煮煮再吃,我聽了很難受。【賈葦】

  現在全國免收借讀費的有多少個市啊?【開往春天的地鐵82(挂の居所)】

  應該沒有,借讀費説政策上不讓提,但是實際上每個學校還是要暗中收取一定的贊助費和借讀費。【張敏】

  民工的孩子升學問題確實是個大問題。請問現在國家有沒有出臺這方面的政策,讓民工的孩子也有在城裏升高中,考大學的機會?如果沒有希望通過你們媒體呼籲一下。【明日的風】

  目前沒有,但是我們正在為這個事情鼓與呼。【張敏】

  今天節目中也有很多觀眾打來電話發表類似的建議,我們也覺得這個辦法很好,但是這還是國家的責任,必須拿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來,否則這件事情永遠不可能解決的。【賈葦】

  現在北京的小學生源已經開始萎縮了,不少小學教師轉崗,學校合併。如果能利用這些資源,為打工子弟提供就學機會,不是很好嗎?【燕趙歌舞】

  我想目前沒有這麼容易做到,因為咱們國家的戶口制度和一些相關的規定已經限制了這一點。【張敏】

  民工學校孩子學習條件太差!看到你們的節目上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習條件,環境都很差,簡直和城裏孩子的學習條件沒法比,請問國家對民工子弟學校有沒有一定的補貼?【明日的風】

  沒有。【張敏】

  可是那麼多的希望學校是為什麼人建的?【斑主冰雪】

  當初建校的人可能就定位在民工的子女。【張敏】

  定位在這些子女身上了,還是不懂,為什麼這些人的子女還這麼困難?是社會的因素造成的嗎?【斑主冰雪】

  現在這種學校是商業性的,是個人自發成立的,因為民工的孩子大部分都上不起那種公辦學校,所以就得不到國家的一些補助和補償。【張敏】

  這就涉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其實國家對義務制教育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補貼,但是這些錢都補償到了孩子戶口所在地,但是現在的情況是這些孩子出來了,而這些錢沒有跟他出來。【賈葦】

  那麼,是不是應該可以改變一下,一對一的對號入座?【醋兒~】

  湖北和浙江都出現了一種叫做“教育券”的制度,就是把錢直接發到孩子的頭上,但是另一個現象發生了,很多家庭由於貧困,家長就把教育券賣了,所以還是不行。其實很多問題最後涉及的都是今後我們國家整個國民素質急需提高,尤其是農村。【賈葦】

  雖然片子中説的只是農民工的孩子要回戶口所在地考大學,但事實上是所有流動人口的子女將來都存在這麼一個問題,所以説這還是我國戶籍制度所造成的,而這個問題恐怕不是十年以內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當時我做完了這個片子後,我的同事就跟我説,她的戶口也不在北京,所以以後她的女兒也要回去考大學,所以這個問題是很普遍的,只是很多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可以避免讓孩子少受一些罪罷了。【賈葦】

  這也就説明戶口太重要了。如果不用戶口來限制她們就好了。直是有一種直覺:農村的孩子在學習上能吃苦。這就又牽扯出了如何讓農民致富的問題了。【醋兒~】

  我覺得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等到城鄉差別縮小,否則的話,其他辦法都是揚湯止沸,治不了本。【燕趙歌舞】

  其實現在需要國家出臺一些政策,將這些長期生活在城市的外來人口能夠妥善安置在城市,畢竟現在農村人口多,但是地少,所以他們必須要被城市接納。【賈葦】

  如果有了免費九年義務教育,每個適齡兒童都能平等享受到國家關愛,那時什麼公辦民辦學校也不會有這麼大差別,同時也能根治民工孩子上不了學的問題,嘉賓你覺得呢?【説句心裏話2】

  我覺得是。【張敏】

  難道政府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嗎?還是政策落不到實處!【蕭蕭冷雨夜】

  我們作為記者只能把這個事情反映出來,記者和新聞單位是沒法根本解決這個問題的。【張敏】

  在這件事情上,國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賈葦】

  關於民工的問題:現在大中城市的民工都很多,所以這些人來到城市,該怎樣安置,國家必須出臺一些政策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否則會由此而引發出一系列問題,民工的醫療問題、孩子教育問題,社會的安定問題等等,這不是一件小事情。【賈葦】

  沒那麼容易吧,城市的資源有限,為了保證原居民的利益,必須設定一定的壁壘——這在管理上也是沒辦法的事。記者,噢?【小政GG】

  同意你的觀點。【張敏】

  關於就學


  啊,教育呀!感覺他們受到的教育和成立的孩子沒法比!看他們的教室、教具都很差!【遼寧人在浙江】

  一開始接觸這個學校的時候,我們也都吃了一驚,現實就是這樣,畫面上所表現的應該還是好一點的教室。【張敏】

  民工子弟在城市就學會不會在一定程度上侵犯城市孩子上學的利益,如果這樣的話,城市的人們還會贊成嗎?【白熊座】

  我想不會侵害他們的什麼利益吧,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城市的孩子和大人對農村孩子的偏見,是城裏的人和孩子心理上的一種問題。【張敏】

  您説的心理偏見沒法解決吧。就像日本比中國富,日本人看不起中國人;香港比內地富,香港人看不起內地人。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除了自強自立,變得和對方一樣富,恐怕沒別的好辦法。【白熊座】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沒有國籍和種族之分,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的觀念的轉變,可能會好起來。【張敏】

  今天的節目,有一個上海女士打來的熱線提出了一個問題,讓我覺得不僅僅是民工的孩子升學上大學難,那些在城市裏工作,生活了很多年的外地人的孩子的升學也存在著同樣問題,也希望你們欄目一起關注關注!【明日的風】

  好吧,我們一定關注。【張敏】

  我有個問題提醒大家,許多民工是因為家境貧困才背井離鄉的。如果他們留在老家,他們的孩子一定就能得到比到城市更好的教育嗎?【拳民甲】

  很難説,也許沒錢上學而失學,如果能上學的話,會是在國家辦的學校裏讀書,和周圍的孩子都是平等的。【張敏】

  與周圍的孩子是平等的,但放眼全國來看還是不平等呀。這樣看起來,農村孩子的可憐是因為把他們放到城市孩子旁邊做了對比才被大家所注意到的,要不我們還不知道呢。【拳民甲】

  其實也未必啊,現在一些農村的學校條件就比這些民工子弟學校的條件要好,因為畢竟國家有資金撥給他們建校舍,但是這些孩子上課的地方都是簡易房子。【賈葦】

  也許正是這種對比産生了距離,一種無法拉近的距離。【張敏】

  前不久看到上海電視臺新聞透視了一民工子弟學校新學期的課本內容竟然和上學期的一樣,現在才知道原來那些孩子們的教育是這麼不被人重視!不知道當地的教育局是否也關心著民工子女學校呢?:(【上海的葉子】

  像這種學校教育部門是不去管他們的,不取締他們就不錯了。【張敏】

  天哪!如果取締了,孩子們去哪兒讀書?有些做法雖然不夠好,畢竟聊勝於無。我們必須從中國現實考慮問題。孩子們不分城市和農村,都有良好的學習環境當然好,問題那在現在是不可能的。教育管理部門在沒能力解決問題的。【如若不然】

  我想國家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這些學校才沒被取締,如果民工的孩子沒有學上,在城市裏游來蕩去我想會有很大的社會問題。【張敏】

  關於成長


  關於心理成長:你們這次節目做的是農民工孩子的生存狀態,可不可以再深入一些,討論一下他們的心理成長,在這樣的生存狀況下他們的心理成長會不會受到影響。【古典村民】

  肯定會受到影響,在採訪時我們已經發現這個問題,怎麼樣解決我們也説不好。【張敏】

  不一定需要你們立刻提出解決方法,但可以考慮把他們的心理狀態向大家展示一下,也引起人們的重視。【古典村民】

  他們這一群孩子在城市里長大,上著不正規的學校,從學習到生活都沒法跟身邊的城裏孩子相比,他們有很強的自卑心理。【張敏】

  採訪完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些孩子受到的歧視對他們心理産生的影響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的,當那個孩子告訴我北京小孩罵人時,他哭了,我有點驚訝,包括節目播出後,有北京觀眾打來電話説,現在北京人對這些孩子的歧視,等到他們長大後,那種回報的力量是更巨大的,在這些孩子心中已經有了仇恨的種子了。其實這些孩子都是很可愛的,真的,我很喜歡他們。所以我不覺得他們跟城市裏的孩子有什麼區別,只是他們的衣服和臉有些臟乎乎的,所以城市裏的人排斥他們。【賈葦】

  這就是一種歧視造成的吧?【醋兒~】

  當然了。歧視是最可怕和險隘的一種心理,所以城市裏的人首先要審視一下自己有沒有歧視農民工。【賈葦】

  】 孩子們天生都是可愛的。城裏人的孩子也沒有什麼錯,錯就錯在城裏的孩子的父母家長們學校的教育問題。【醋兒~】

  孩子還主要是受大人的影響,大人怎麼做孩子怎麼學。【張敏】

  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感,大多都是因為城裏人對他們的歧視造成的吧?【明日的風】

  也許是,我想應該佔70%的成分。【張敏】

  我有時對民工也懷有戒心,不過我想這不是我的錯。從媒體上我們確實能看到不少民工犯案的報道。【燕趙歌舞】

  我想大部分應該是生活所迫吧,出生在城裏的孩子走上犯罪之路的也有不少。【張敏】

  關於奉獻

  那天去上課的時候,他們的紀律很亂,我嗓子都喊啞了,但更多的是同情,看著他們那一雙雙渴求的眼睛,我就是喊破了嗓子也值得了!【遼寧人在浙江】

  你是老師嗎?還是志願者?【張敏】

  我是師範大學的學生,去義務講課的!【遼寧人在浙江】

  那你很了不起!【張敏】

  他們連像樣的操場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講臺,但他們合唱《動畫城》的主題歌的時候,聲音是那麼的響亮,我深深地被感動了!【遼寧人在浙江】

  孩子都是一樣的天真!【張敏】

  我們還有其他的辦法來幫他們嗎?【不談陽光】

  一種是財力上的支持,再一種是行動上的支持,可以義務去講課嘛!【張敏】

  愛心!你們是不是可以做個專訪讓社會更要關注他們讓人人都獻一片愛心。【瘋子傳説之現代人】

  愛心固然要獻,但光靠社會力量是不夠的!最關鍵的是國家教育部門要重視!教育部別光想著投資建設“221”裏的學校呀!:(【上海的葉子】

  説得好!教育部門應該考慮這個問題。【張敏】

  中國首先要保證一定數量有資質的公民受到精英教育並成為精英,由這些人構成主流社會,並引領整個國家前進。那種讓全民都受良好教育的想法在目前來講是不現實的。【燕趙歌舞】

  應該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精英也不是天生的。在同一起跑線上,最先到達終點的應該是精英。【張敏】

  中國有十三億人口,其中八億以上是農民。以我們的國力,如何使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美國兩百多年前提出了天賦人權,即使到了今天,他們也還有很多不平等。中國就差得更遠了。我們要以最經濟最快速的方式強大起來。【燕趙歌舞】

  你説得太好了!【張敏】

  民工子弟學校的教師的待遇也不高,我問那的老師了,比別的學校的要少好多!能不能提高他們的待遇,他們確實比別的老師辛苦呀!【遼寧人在浙江】

  像這種學校都是民辦的,校長説了算。【張敏】

  這些老師其實也是打工者,他們很多都是為生活所迫,當然流動性也很大了,我希望能有一些大學生志願者,尤其是師範類的,能夠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儘自己的一點力量吧。【賈葦】

  結束語:時間過得真快,感謝大家這麼關心我們共同關注,希望你們繼續關注,當然有好的線索可以跟我們聯絡。晚安了!【賈葦】

  結束語:感謝大家對我們節目的關注,也感謝你們今天提出了這麼多有意義的問題,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做好我們的節目,更多反映出大家關心的問題。謝謝大家!【張敏】

  >>進入“網評天下” 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李莽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