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黃土之戀——記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劉東生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20日 10:30)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 張景勇)80歲上下,探索的足跡仍遍佈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等“地球三極”;60年潛心研究,被譽為“黃土之父”;平息170多年來的黃土成因之爭,建立了250萬年來最完整的陸相古氣候記錄;直至今天,87歲仍然活躍在國際地球環境科學舞臺,引領世界黃土研究潮流,走在全球變化研究前列……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他就是被稱為“超級老頭”的劉東生院士,這位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剛剛獲得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枯燥?不!因為經常有新發現,其中的樂趣難以形容”

  曾經有人形容説,人類要了解地球數百萬年的變化歷史,必須讀三本“書” :一本是深海沉積的歷史,一本是極地冰芯的歷史,第三本便是黃土的歷史。劉東生就是在黃土形成和演變歷史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黃土地是我們世世代代休養生息的地方,它是一個巨大的地質文獻庫,隱含著地球環境變化的各種信息,它像一把鑰匙,能夠解開無數的謎。”黃土,在普通人眼中或許只能看到沙塵暴或貧困,但經過近60年的“親密接觸”,劉東生已將其視作生命一樣的寶物。

  “但近60年紮根黃土研究不枯燥嗎?”

  “對於科學工作者來説,每次新發現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其中的樂趣難以形容。如果沒有興趣就不做了。”今年已是87歲高齡的劉東生,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敏捷,面對記者的提問,他的回答非常坦率。

  話雖這麼説,其實與劉東生相處已久的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同事們都明白,除了興趣之外,那份責任、那份執著,在他近60年的黃土研究中更是不可或缺。

  這從劉東生為何選擇黃土研究的講述中可見一斑:“我工作後主要從事古脊椎動物研究,尤其是魚化石研究,也受到國內外關注。到上世紀50年代初時,周恩來總理請一位日本記者講環境問題,我印象非常深,後來總理提出要重視環境問題,我就從單純的地質研究轉向地球環境研究,開始了與黃土的不解之緣。”

  與劉東生一起生活了半個世紀的老伴胡長康的評價可能更“權威”:“他為人老實,就是想著幹活,多做些工作。我們曾經在南京住了七八年,可周圍的景點從來沒去過。”

  “他把黃土看成自己的生命。”與劉東生接觸過的人常常發出這樣的感慨。他的同事們不會忘記:在上個世紀50年代,劉東生等人穿越黃土高原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完成10條大的1000多公里的剖面,吃住都在野外,且全是步行;劉東生帶隊從北京開車去西部進行野外考察,每天早上6點起床,夜裏還要召集開會,研究問題;在長白山考察,天氣惡劣,學生們草草畫完圖就跑到車裏,可等了半天也不見老師回來,原來他仍在仔細畫圖、記錄……

  “他是一個超級老頭。”同事們這樣評價劉東生。

  這個“超級”自然包括籠罩在劉東生身上的“耀眼光環”:1942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四紀(地質學上的一個時期)研究委員會主任,國際第四紀聯合會主席……

  當然“超級”還遠不僅是以上這些,他60年如一日,潛心於黃土研究,至今沒有停止野外考察,在七八十歲時仍然親臨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等地進行實地考察。

  “任何科研都會有挫折,黃土研究不會例外,但劉先生執著的科學追求、紮實的學風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成就與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密不可分。”劉東生的學生、也是他的同行郭正堂研究員説。

  正是這份執著,劉東生取得了令全球矚目的成就,打開了地球氣候的天書——黃土。

  “他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所受到的尊重,無論怎麼評價都不為過”

  “國際著名、深受尊重”, “他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所受到的尊重,無論怎麼評價都不為過”,國際同行對劉東生這樣的評價是否恰當?當人們了解他的成就之後,心中自有定論。

  從1804年以來,國際上對於黃土的成因存在兩種學説——“風成説”和“水成説”。從20世紀50年代起,劉東生對黃土高原進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實驗分析,完成了《黃河中游黃土》、《中國的黃土堆積》等多部專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風成説”,把風成沉積作用從黃土高原頂部黃土層拓展到整個黃土序列,並把過去只強調搬運過程的風成作用擴展到物源-搬運-沉積-沉積後變化這一完整過程。這平息了“風成”、“水成”之説,為全球變化研究奠定基礎。

  1909年國外學者提出的四次冰期理論,主導了20世紀前半葉的古氣候學研究。1958年,劉東生根據黃土與古土壤的多旋回特點,發現第四紀氣候冷暖交替遠不止四次,對經典的四次冰期理論提出挑戰,最終建立了環境變化的多旋回理論,成為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一個重大轉折。

  上世紀80年代,劉東生基於中國黃土重建了250萬年以來的氣候變化歷史,使中國黃土成為古氣候變化記錄的最重要檔案庫,與深海沉積、極地冰芯並列成為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三大支柱,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為國際科學界所信服。

  1964年至今,劉東生還致力於青藏高原隆起與東亞環境演化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黃土高原研究結合起來,把固體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層圈的演化結合起來,開闢了地球科學一個新領域。20世紀90年代以來,地球系統各圈層相互作用已成為國際學術界的研究熱點。

  “這些成就的列舉或許有些單調,但足以讓人們肅然起敬。”劉東生的同行們説。劉東生在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理論貢獻,被國際學術界公認,他發表的文章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SCI(科學引文索引)引用3000多次。2002年獲國際最高環境科學成就獎——泰勒獎,這個獎授予對發現和解決世界範圍的環境問題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

  “黃土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再有幾代人也不能完全搞清楚”

  一輩子與黃土打交道,研究數百萬年前的古環境,是不是離今天太過遙遠?

  “其實,劉東生的研究成果一直同自然環境、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古環境的溫度、濕度、水文、植被等演變過程和週期規律,對認識今天以及未來環境和氣候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丁仲禮研究員説,“比如,近年來我國沙塵暴頻繁發生,除了人為破壞地面植被等原因,是否與自然界週期性乾旱氣候演變有關?這需要大跨度的自然歷史演變及其規律作為研究背景。”

  “研究過去只是為了將來,否則研究就失去了方向。”劉東生認為,閱讀中國黃土這本書,越往過去追溯就越困難,黃土再有幾代人也不能完全搞清楚。

  正是為了把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黃土研究清楚,劉東生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發揮團隊精神,正如他在獲得泰勒獎時受到的評價:“劉東生博士不僅在諸多基礎科學領域做出了卓著貢獻,也在激勵和培養中國年輕一代科學家方面做出了具有重大影響的貢獻。”

  50多年來,劉東生言傳身教,培養了大批研究人才,現已成為科研戰線的中堅。自1982年至今,他一直堅持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授課,目前仍在指導研究生的野外考察和室內研究。

  中國黃土的幾代研究者與他們所研究的黃土年代,呈現一個有趣的序列:劉東生基於黃土建立了250萬年來最完整的陸相古氣候記錄;此後,劉東生的學生丁仲禮等人把它推到600萬年至800萬年前;再年輕一輩的郭正堂等人更是追溯到2200萬年前。

  “對於地質學科,新人才的補充非常重要。探索地球的未知奧秘富有吸引力,需要有更多年輕人參與研究。”劉東生向青年人發出召喚。

責編:閆冬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