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央視新聞頻道現場直播“勇氣”號登陸火星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04日 16:36)


經整合後的“勇氣”號傳回的火星照片

  CCTV.com綜合消息:當地時間3日晚上8點35分,北京時間今天中午12點35分,美國研製的“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登陸。北京時間12點40分左右,美國國家宇航局透露,美國發射的“勇氣”號探測器已成功登陸火星。北京時間今天下午3點半左右,剛剛登陸火星的“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向地面傳回首批火星照片,這是人類第一次獲取來自火星的照片。從畫面上看,照片影像非常清晰。因為拍攝所得的照片都是局部照片,因此科學家對它們進行了整合分析,這是人類首次看到組合後的火星圖。通過參數計算,可以把探測器方位確定得非常準確,可見探測器的狀態非常良好。科學家認為,從此以後,人類對火星和火星外圍氣層的認識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目前探測器仍在繼續工作,它將繼續向地面傳回珍貴的照片。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美國國家宇航局透露,在經過6分鐘的“煉獄”後,美國“勇氣”號成功穿越火星大氣層。北京時間12點51分,“勇氣”號再次向地球發回消息:在火星表面跳動數分鐘後,“勇氣”號已經停穩,將隨後展開保護外層。據稱,“勇氣”號將通過自身攜帶的多架照相機,將向地球傳回照片和各種數據。


華裔科學家李煒鈞是“勇氣”號著陸系統總工程師

  美國國家宇航局透露,“勇氣”號探測器穿過火星大氣層並在火星表面跳躍了近20分鐘後,首次向地球發回了訊息,表明該探測器在正常工作。

  美國家宇航局肖恩向有關工作人員表示了祝賀。在美宇航局的噴氣推進實驗室裏,科學家們在收到“勇氣”號的信息後,顯得激動興奮,並落下熱淚。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於今天上午11:00至12:00和12:30至15:00,現場直播“勇氣”號登陸火星的過程。

  →→視頻回放:“勇氣”號成功登陸火星

  →→視頻回放:專家講解“勇氣”號登陸火星

  “勇氣”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


  經過半年多星際旅行,美國“勇氣”號火星車于太平洋時間3日20時35分(北京時間4日12時35分)左右,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並於20時52分向地球發回第一個信息。美國宇航局宣佈這一登陸計劃取得成功。

  宇航局華裔科學家沈毓賢説,“勇氣”號登陸過程中全球共有3個聯絡站,分別位於西班牙馬德里、澳大利亞堪培拉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它們能接收全空域的通信信號,“勇氣”號外部為登陸艙,只有火星車和登陸艙都發回信號,才能證實整個登陸計劃成功。

  在帕薩迪納的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監測登陸過程的數百名工作人員收到信息後一片歡騰,人們期待著“勇氣”號在火星上發現水和生命存在的跡象。火星著陸系統總工程師、華裔科學家李煒鈞説,“勇氣”號登陸完全依靠自主控制,地面控制中心在緊張和懸念中希望它“交好運”。

  “勇氣”號登陸時像皮球一樣在火星表面進行長達數分鐘的彈跳、翻滾,直至最後落穩。它先是在耐高溫表層的保護下,以大約1.9萬公里的時速衝入130公里厚的火星大氣層。在空氣阻力作用下,它在距火星表面8公里左右時時速降至1600公里,此時直徑10多米的降落傘自動打開。

  當火星車連同降落傘一起接近火星地面,它的外層氣囊彈出,同時火箭制動發動機向地面噴出火焰,增加著陸緩衝力。在距地面12米時,降落傘繩索自動斷開,被氣囊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勇氣”號,像皮球一樣落在火星表面翻滾彈跳,最初彈起時有5層樓那麼高,反復彈跳數十次後在距最初著陸點大約1公里的地方落穩。此時氣囊內的氣體自動放出,火星車看上去像被一層帆布包著。

  “勇氣”號著陸點選在火星上地勢平緩、面積較大的“古謝夫環形山”區域,以確保成功。它著陸後將先進行一星期的設備自檢,然後地面人員將操縱它在火星表面考察。收到它拍攝的圖像後,如果科學家認為某塊岩石有研究價值,會命令它開過去進行進一步探測。

  “勇氣”號的“孿生兄弟”——“機遇”號也計劃于1月24日在火星著陸,這一對探測器共耗資8.2億美元,分別在去年6月和7月飛向太空,是去年2月“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後美國宇航局最大的一項太空計劃。如果這一使命取得成功,將鼓舞宇航局的士氣,並加速人類登陸火星的進程。

  10天前,歐洲航天局的“獵兔犬2”號登陸器在火星登陸後與地面失去聯絡。科學界對“勇氣”號和“機遇”號的命運予以更大的關注。

  美國“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即將登陸火星

  美國當地時間3號晚上8點35分,北京時間4號中午12點35分,美國宇航局的“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將進入火星大氣層,開始神秘而充滿冒險精神的火星之旅。

  科學家將在“勇氣”號登陸後的10到15分鐘內確定它是否登陸成功。如果到當地時間4號晚21點,也就是北京時間5號中午13點,仍收不到消息,登陸可能就完全失敗。

  美國科學家韋勒:“這離“地獄”只有六分鐘,這是充滿焦慮的六分鐘。我的意思是我們在這個工作上花費了三四年的時間,而成功失敗只取決於這最後的六分鐘,也就是360秒。如果你相信相對論,這360秒其實可以像一小時那麼長。”

  為確保“勇氣”號在火星上軟著陸,科學家對它進行了保護性的設計,給它安裝了一個充氣保護外殼。在火星著陸後,“勇氣”號就會像皮球一樣在火星表面跳動,經過大約一公里的路程後才會完全穩定下來。隨後,充氣外殼自動將氣體排出,“勇氣”號完全打開,並對圍環境進行掃描,選擇適當的旅行路線。

  新聞背景:“勇氣”號火星探測器

  當地時間2003年6月10日13點58分,北京時間11號淩晨1點58分, 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在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由一枚德爾塔2型火箭送上太空。

  按計劃,探測器在飛抵火星軌道後,將通過降落傘和氣囊緩衝方式,登陸火星“古謝夫環形山”,以尋找水存在過的蹤跡,分析是否有適合生命存在的條件。“勇氣”號的探測使命初步定為90個火星日,相當於地球上的92天。地面控制人員最近成功地對“勇氣”號的飛行方向進行了調整,這將使“勇氣”號正好到達預計的登陸點古謝夫環形山區域。

  “勇氣”號得名自美國亞利桑那州9歲女孩索菲科利斯。在美國宇航局發起的為兩輛火星車取名的活動中,科利斯脫穎而出,她為兩輛火星車分別取名“勇氣”號和“機遇”號。

  美宇航局科學家稱,“勇氣”號是迄今美國發射的最尖端的火星探測裝置,其頂部的桅桿式結構上裝有全景照相機及具有紅外探測能力的微型熱輻射分光計。它們的位置與人眼高度相當,可以幫助科學家們確定火星上哪些岩石和土壤區域最有探測價值。

  火星車上還有一個末端裝備了各種工具的“手臂”。工具之一為顯微鏡成像儀,它能像地質學家手中的放大鏡一樣,以幾百微米的超近距離對火星岩石紋理進行審視。另外還有穆斯鮑爾分光計和阿爾法粒子X射線分光計,可以用來進一步分析岩石構成。還有一個相當於地質學家常用的小錘子的工具,能除去火星岩石表面歷經歲月滄桑的岩層,為研究岩石內部提供方便。這臺6輪火星車將依靠餐桌大小的太陽能電池板獲得動力。

  與1997年降臨火星的美國“旅居者”火星車相比,“勇氣”號在個頭和能力上都將高出一籌。“旅居者”只有65厘米長,重僅10公斤。而“勇氣”號長1.6米、寬2.3米、高1.5米,重174公斤,大小相當於一輛高爾夫車。“旅居者”在火星上考察3個月共移動了約一個足球場長度的距離,而“勇氣”號探測距離預計將達到前者的6到10倍。此外,“勇氣”號還成功實現了集通信、拍攝和計算等功能于一身,它的計算機每秒能執行約2000萬條指令。

  漫遊火星——探索火星的方式

  經過1億9000萬公里的長途跋涉,探測器終於靠近了火星,躍躍欲試地準備通過登陸器躍上火星,展開尋找生命的火星漫遊。

  軌道器:從高處探索火星

  為了更好的看到火星的全景以便觀察火星的表面地形及氣候,未來的軌道器需要更好的“眼睛”,它們需要能夠拍攝更高清晰度的照片,這些圖片不只能讓我們看到火星的全貌,也讓我們容易確定火星表面哪些是最值得探索的地點。另外,軌道器還需要能夠向地球傳送更多的圖片,同時能夠保持與火星表面的著陸器的良好通信。為了能高效迅速的到達它的預定軌道,它還要用到太陽能電力推進系統的新技術。

  登陸器:到達火星表面

  著陸火星是相當冒險的,那裏有峽谷,火山口和大大小小的隕石坑。要想在火星表面安全著陸,一艘宇宙飛船必須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裏從時速約2萬1千公里的速度減速下來,並且避免碰到或克服崎嶇的地形。先進的登陸器使用氣囊著陸系統,而正在研究的“智慧著陸”技術將引導登陸艙精確的在人們感興趣的地點著陸,並且可以在著陸時發現危險因素如石塊,並自動避開。

  漫遊車氣球:探索火星

  精確安全的著陸只是開始。在火星探索計劃中,靈活性是關鍵,因此將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探索火星:如漫遊車,氣球和飛機。漫遊車將在引導下在火星表面旅行,研究火星的土壤和岩石。而航天器如氣球或飛行器,能夠到達的地方比漫遊車大得多。因此就能夠拍到比軌道器要清晰很多的照片。

  地下探測器:探索地下世界

  遠古時代,曾經有水奔流在火星表面,火星的北半球甚至可能有過海洋。雖然軌道器已經發現了一些火星有過水的跡象,但我們必須要用地下探測器探索火星的地下,才能真正知道火星是否有過水。

  生命探測器:尋找火星生命

  對火星地上與地下的探索,尋找生命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由於環境的影響,火星生命有可能與地球生命截然不同。科學家目前研究的技術已經考慮這種可能性。生命探測器將可能包括以下技術:可以提供顯微鏡級的高清晰度圖片的技術,用多種波長分析形狀與結構以尋找有機物的儀器,能夠發現生命的化學特徵的傳感器。

  通訊設備:把數據發回地球

  為了所有這些探測行動能對我們有價值,我們需要更先進的通訊系統使我們能夠及時收到這些儀器在火星收集的信息。火星探索的長期計劃中將包括環繞火星的通訊衛星和第一個行星間的互聯網。

  新聞背景:尋找火星生命

  20世紀30年代,英國作家威爾斯在他的科幻小説《大戰火星人》中,塑造了兇殘可怕的火星人形象。多年來,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現象,不僅是科學家研究的熱點,也是普通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自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成功後,認識火星的願望在人們心中升騰起來,科學家們更是及不可待地制定了火星探索計劃。擺在他們面前的緊迫問題是: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

  火星和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金星是地球的過去,而火星是地球的未來。科學家對金星的多次探測表明,金星上的環境異常惡劣,絕不適合人類居住。那麼火星呢?如果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地球人有朝一日很可能會把火星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

  火星生命説

  1975年前後,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兩枚“海盜”號火星探測器,根據探測器提供的資料,科學家們對火星環境的演變過程進行了推測:三四十億年前,火星表面十分溫暖,河湖密布,水流潺潺,那時火星非常適合生命存在,因此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大。二十億年前,火星驟然降溫,大氣逐漸減少,水也大量蒸發,河湖乾涸後形成了今天火星表面坎坷不平的河溝。火星與地球同樣有些傾斜且自轉,它一年中也有四季的變化,火星也有兩極。火星目前的空氣95%由二氧化碳組成,氧和水蒸氣極少。

  火星空氣稀薄,缺乏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撲地表。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桿菌、黴菌等細菌孢子能在與火星目前環境相同的實驗環境下存活,科學家由此認為,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甚至有科學家宣稱,他們在拍攝的火星照片中發現了類似人類建築的結構。

  2000年6月,美國宇航局宣佈,發現火星上仍有液態水存在,再次引起人們對火星生命的猜想。

  不同的聲音

  儘管贊同火星生命説的科學家認為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極大,但是持有懷疑態度的人仍然認為,在載人宇宙飛船登上火星、並尋找到確切的生命證據之前,所有猜測都不足以令人信服。

  一些科學家對一塊火星隕石進行了研究。這塊隕石上存在微量黃鐵礦石,這種礦石中含有兩種硫同位素——硫32和硫34。在地球上,一旦這種礦石中有細菌活動或者其他生命跡象,其中硫32和硫34的比例就會發生變化。而火星隕石上的兩種硫同位素的比例沒有發生變化,科學家因此認為火星上沒有生命活動。

  當然,也有人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為隕石研究不足以排除火星上生命現象存在的可能性。

  向火星進軍

  在分歧之下,要證明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唯一途徑就是從火星上直接取回樣本進行研究。火星探測計劃的目的也正在於此。

  新聞分析:探索火星的意義——尋覓水與生命

  紅色的火星承載著人類征服宇宙的夢想。當人類頻頻向火星派出“特約使者”的時候,探索火星的熱潮使我們再次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宇宙。那麼,火星探索之旅的意義何在,它又將為人類帶來怎樣的震撼呢?

  火星曾被科學家譽為“袖珍地球”。在這個直徑只有地球一半,但同樣具有許多地球特徵的神秘星球上,人類在尋覓著水與生命的痕跡。

  火星:水的第二故鄉

  水是生命存在的根基。在地球以外的所有行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火星成為科學家尋找水資源的首選。美歐火星探測器紛紛飛入太空,其核心目的就是採集火星表面上下的土壤、大氣和岩石樣本,找出火星上存在水資源的證據。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火星曾經溫暖濕潤,適宜於生物生長。而且火星和地球都有大氣層和一年四季,這些共同點也讓科學家對在火星上找到水分子給予厚望。但現在火星除南北極存在乾冰外,大部分地區成了乾燥的“戈壁灘”。因此探索火星對人類保護環境資源和解決地球嚴重缺水問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火星:生命的第二搖籃

  對火星上生命的探索是人類最核心的追求,人類在期待與火星生物會面的同時,也在渴望開發出新的生存空間。正在太空進行火星探測之旅的美國“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探測器兄弟將用更先進的生化手段探測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是否還尚存微量生物的跡象。無論火星是否能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對它的探索都將對保護地球起到積極的意義。如果火星上曾經有過生命,其滅絕或仍舊存在對地球都有借鑒作用;如果它從未有過生命,那將證明火星一定缺少了某些適合生命的獨特元素,這也促使我們更加珍惜地球的環境和資源。

  火星:承載人類征服外空的夢想

  追憶古時,人類便將美麗的火星視為外空中神秘的紅色星球,揭開它神秘面紗的夢想從未消失。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漫漫探索之路崎嶇而多彩。從地球這個藍色星球飛往紅色星球的探索旅程成為人類征服自身,展現科技進步的廣闊舞臺。藍紅兩色星球的相互“問候”仿佛在空間中交織成絢麗的彩帶,承載著人類征服外空的夢想。搶佔外空有利位置目前已成為各科技大國競爭的最新平臺。在人類共同的追求中,火星在召喚著更多的“探測使者”飛向她紅潤的“臉龐”。

責編:慕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美宇航局就勇氣號登陸火星舉行新聞發佈會(2004/01/04/ 09:43)
  • [央視報道]“勇氣”號“機遇”號將登陸火星(2004/01/02/ 17:10)
  • 勇氣號和機遇號探測器準備把火星看清楚(2004/01/02/ 08:46)
  • “勇氣”號和“機遇”號準備把火星看個清楚(2004/01/01/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