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北大清華專家:戰勝恐慌,也是一道“防護墻”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06日 16:45)

  新華網北京5月6日電 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打亂了人們平靜的生活,更有不少人驚慌失措。這似乎應了一句名言:恐懼的心理比恐懼的到來更可怕。疫病引發心理緊張本屬正常,而由於緊張恐懼而亂了方寸,就適得其反了。

  這場“非典”疫情的來臨,對我們每個人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都是一個極大考驗:考驗著國民的成熟度與承受力,考驗著政府部門的危機應對能力。疫病當前,我們應採取何種措施克服社會恐慌心理?究竟誰能負起責任的重擔,不讓病毒、流言甚至恐慌肆意彌散呢?

  日前,記者專訪了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李強和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周東豐兩位專家。

  疫情來時:恐慌甚于病毒

  記者:恐慌之下,引發不少反常舉動。陜西省洛南縣靈口鎮中學為預防非典,竟自擬藥方,100多名學生因過量服用引起藥物中毒;北京市一市民為防治“非典”,將3000元紙幣放于微波爐中消毒,致使引燃,白白遭受損失。這些“非典”所引起的恐慌現象是否正常?人們的恐慌情緒如何産生,又怎樣傳播?

  李強:對於“非典”這樣的流疫,人們出現一些恐慌、反常行為等,從研究群體行為的角度看,這沒有什麼奇怪,可以被視為出於自衛的一種生物本能反應。我們將突發事件後人們的無組織反應行為稱作“集合行為”。

  “非典”病毒雖然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但恐慌等“集合行為”甚至具有更強的傳染性。有時候,驚恐的信息造成了群體中的一種氣氛或情緒,人們很容易被感染。在恐慌中,人們很容易産生被動接受和模倣行為,在緊急情況下,人們往往是不假思索就趨同於其他人的行為。

  周東豐:諸如“非典”等突發事件,都會破壞原有的社會秩序,引起全社會普遍的不安,使人們集體處於危機狀態中。為了控制疾病,眾多中小學停課,各種會議停止,重大考試延期……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被打斷,忐忑不安,緊張和恐懼情緒相互感染和蔓延,脆弱的個體出現心理症狀。可以説,許多市民正處於一種群體性的心理危機狀態之下。

  記者:恐慌現象會誘發何種負面效果?怎樣預防?

  李強:對於這種恐慌現象有兩種解釋,一種是“非理性”解釋,認為在緊急狀態下,人們的理性程度降低了,於是産生很多“非理性”行為。另一種是理性解釋,個人並非沒有理性,他們的逃離是源於“趨利避害”的理性選擇。但有時個人理性行為的集合,會釀成群體的災難。所以,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首先要鎮定,不要恐慌,這樣就可以阻斷“集合行為”的傳染。

  周東豐:面對“非典”,人們保持應有的警覺和作出反應均十分正常。但是,只有依靠科學,正確了解和預防“非典”,做到心中有數,不輕信傳言,減少或消除恐懼感,才是正確、有效的預防措施。過度恐懼心理反而使身體抵抗力下降。

  主動引導:降低風險系數

  記者:由於聽信傳言,4月22日,一股搶購風潮在北京各家超市裏掀起,北京市商委次日緊急調配貨物,並告知市民首都市場貨源充足。同時,北京市領導及時澄清了“封城”的傳言。購物風潮在兩天內就得到了緩解平息。在商品供應非常豐富的今天,也會出現搶購風潮。這表明惶恐之下,個體常存非理智舉動。這種恐慌心理從産生、到高峰、一直到平息,內在有什麼規律可循?

  李強:人們日常的行為規矩,是社會秩序的基礎。突發事件後,恐慌行為在短時間內導致原有的規範暫時失效,形成“無規範”局面。而阻止恐慌行為的關鍵,就是迅速建立新的規範。研究證明,緊急狀態下人們的行事規則,容易受最先行為者的&&作用影響,從而形成“緊急規範”。所以,管理者要儘快表態。此次在應對“非典”疫情中,我國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迅速表態,這是恢復規範的最重要因素。

  周東豐:恐慌心理是人們對突發事件的共同體驗和感受,並具有感染力。這種群體行為有時會引起非理性的舉動,加重公眾恐慌,會造成更加混亂的局面。因此,政府應採取正確的措施,安撫公眾的恐慌情緒。

  記者:怎樣看待各種傳言及小道消息?如何降低其帶來的風險系數?

  李強:在小道滿天飛的情況下,主流媒介信息的公開、透明非常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公眾對主流媒介的信任。研究發現,遇到危機的時候,個人均要獲得更為詳盡的信息,人際互動的增加必然會使各種小道消息的流傳加快。

  我們切不可小視個人之間傳播的威力。由於電話、短信、互聯網的存在,信息傳播速度超乎想象。而個人傳播信息時容易出現變形,信息在被“磨平”、“削尖”的過程中就成為失真的信息,或者叫做謠言。為控制謠言,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信息的公開化、信息的透明度,這對公眾和政府都是有益的。

  周東豐:流言的産生是一種社會現象,尤其是情緒的表達方式,更是一種心理投射。處於大規模的危機狀態時,人們希望縮短人際距離,私下交往開始活躍,以消除和釋放不安,但也常有流言産生其中。流言具有情緒性和感染性,這就容易形成群體恐慌情感。這時,大眾媒體應當發揮重要作用,及時提供透明和充分的信息,從而保證正確的社會知覺。

  修補漏洞:增強群體凝聚力

  記者:此時此刻,“非典”患者正遭受病魔的折磨,可敬可親的白衣戰士正同病魔做殊死的搏鬥,我們的祖國和民族正經歷著一場痛苦而嚴峻的考驗。通過與疫病鬥爭,我們該如何建立危機管理機制,提高應對危機能力?

  李強:無論是社會公眾,還是一個國家,任何時候都要居安思危。一個國家必須建立起自己的應急體系,以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包括流疫、瘟疫等。事實證明,我們對這次“非典”所造成的危機確實考慮有所不夠,今後理應加大這方面的研究和建設。同時,我國的公眾也缺乏相應的應對危機能力。

  相比較而言,日本人的危機意識就很強:日本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地震固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但也時刻提醒著人們危機的存在。我曾在日本講學,有一次正在上課的時候,突然發生地震,不過聽講的人沒有一個起身。晃動過去後,講課繼續。這説明危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我們要有足夠的認識。我國應加強危機的訓練,將之作為中小學和大學的一門課程。

  記者:這次“非典”恐慌的爆發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李強:社會的發展必須考慮到各種突發事件,我們應該把降低各種社會事件的危害程度、降低危險系數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突發性疾病災害,對於任何一種管理體制來説,都是一種檢驗。對於我們也不例外,通過它可以發現我們的制度空缺和體制漏洞,並不斷地修補和完善。

  周東豐:恐慌是人類對於突發事件、壓力的一種自然反應,出現恐慌並不一無是處。恐慌、恐懼可以使群體渙散,但也可以增強群體內部的凝聚力,因為恐懼可以使群體成員的聯絡更為密切。所以,我們可以將壞事變為好事,通過抗瘟疫,共渡難關,增強我們民族的內聚力、凝聚力。(張旭東)

責編:趙瑋寧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