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技新聞


【教育】職業教育向市場看齊  
08月01日 14:54

    今天的西南農業大學高等職業教育學院已是“全國農業職業教育培訓示範基地”,可是十幾年前,創辦這所學院時,認為“重點大學辦職業學院掉價”的人不在少數。後來他們轉變了認識:國家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知識和技術的創新體系,而且需要傳播和應用體系,沒有大批高素質的勞動者,任何科研成果都不能轉化為生産力。

    重點大學辦職業學院有不少先天優勢:品牌效應有利於保證生源質量,名校的文化氛圍可以對人的素質産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師資、設備等教學資源可與職業學院共享……但是西南農大的校領導沒有忽視問題的另一面:普通高等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觀念以及長期形成的教學、考核、管理以及專業設置方面的“慣性”也會對職業教育産生負面影響:不少教師理論水平雖高,卻不了解企業運作,動手能力也比較欠缺,“雙師型”(講師、工程師)教師缺乏,這對於需要突出職業特色的教學和培養創業型人才非常不利。針對問題,學院雙管齊下:一方面,從企業中聘請一批兼職教師;另一方面,選派教師隊伍中的學術&&人和骨幹教師到産、學、研基地挂職蹲點,重點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技術操作水平。學院在要求學生獲得多種能力等級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同時,也要求專職教師獲得相應的等級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職業學院教師隊伍中,能達到“雙師”要求的達到了60%以上。

    學院領導告訴記者:普通高校的專業設置需要考慮學科佈局的系統性、前沿性,但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教體系中與企業聯絡最密切的教育模式,設置什麼專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銷定産。每一個專業必須要有一個或多個現有或潛在的産業作背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西南農大職業學院設置的專業一直很受市場歡迎。不少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能達到百分之百,甚至還沒畢業就被提前預定。茶文化、養殖技術,被列為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的教改試點;農業綜合技術與管理、漁業綜合技術、會計電算、藥用植物栽培與加工等7個專業被列為重慶市高等職業教育的教改試點。

    對於職業學院的學生來説,實習實訓大約要佔學習總量的1/3-1/2,因此相應的設備和實習基地對於這類人才的培養格外重要。重點大學雖然不乏先進的儀器設備,卻多按學科配置。而職業教育的基礎設施需要體現綜合性、應用性,形成真實或倣真實的職業環境。西南農大在教學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拿出一百多萬元,為職業學院專門建設了微機室、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室、農作物綜合改良實驗室、園林規劃實驗室等等,還本著“互利互惠,先讓地方得利;雙方受益,先讓地方受益的原則,與企業建立了一批校外實習基地,滿足了職業學院實踐教學環節的特殊要求。

    怎樣建立科學、適用的課程和教學內容,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點和難點。西南農大職業學院突破普通高等職業教育以學科理論體系設置課程的模式,專業基礎理論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知”、“應會”為標準,專業課突出崗位能力的定向訓練,創造了一系列新型的教學模式。例如農業綜合技術與管理專業,在專業實踐環節,讓學生到脫毒種薯生産基地,參加種薯生産、經營和推廣的全過程,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生産技能、管理才能、經營思想。

    一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對記者説:在西南農大職業學院學習的幾年中,感受最深的還是那種能檢驗真本事的考試。原來,西南農大職業學院的專業課、實習實訓課的考核,採取筆試、口試、答辯和現場測試等多種形式,一些專業主幹課的成績由三部分構成,即50%的卷面考試成績、40%的實習實訓成績、10%的實驗成績。不同專業的實訓考核體現出不同的專業特色,例如農作物遺傳育種及種子生産與經營管理的綜合實訓課,就主要考察水稻、玉米、馬鈴薯、油菜等大田作物的雜交結實率、試管苗的污染率、插播成活率、技能的熟練程度、産業運作過程和産量産值等。這樣的考核,自然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運用。(宋曉夢)



責編:曲歌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新聞
【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將成為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先(07月31日 16:02)
【職業教育】職業培訓就業率有望過到50%(07月31日 16:01)
【職業教育】 五個行業職業資格將受重點檢查(07月31日 15:58)
【職業教育】 財政部要求創新思路支持職教改革(07月31日 15:59)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