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技新聞


甘肅河西地區漢代長城考察又有新發現   
07月15日 19:01

    記者日前從甘肅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獲悉,有關專家在最近對酒泉以東地區的漢代長城進行的考察中,新發現了烽燧30座、大型障城2座以及漢長城附屬防禦建築——“天田”2處。

    此間有專家稱,此次考察基本上掌握了河西地區漢代長城的結構、走向和烽燧的數量以及長城周圍的地理環境等諸多方面的資料,是近年漢長城考察中收穫較大的一次。

    甘肅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擁有戰國、秦、漢、明等各時期的長城遺址,素有“長城天然博物館”之稱。其中,漢代長城在甘肅省的長城遺址中保存得最為完整。從1972年開始,甘肅省的文物工作者開始對境內漢長城遺址展開系統性考察。據悉,此次對河西境內漢代長城的考察,是該省對漢代長城遺址系統考察的最後一部分。而此次考察的地區——河西酒泉以東地區是甘肅境內唯一漢、明長城並存的地區,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在此次為期一個多月的考察中,考古人員從酒泉、玉門到蘭州市永登縣,沿2000多公里的漢代長城遺址,考察了近百座烽燧和7座大型障城,除新發現的烽燧和障城遺址外,還發現了兩段4至5公里長、保存比較完整的漢長城附屬防禦建築——“天田”。

    此次考察的首席專家、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岳邦湖介紹説,“天田”主要是用於防止敵人夜襲的原始“預警系統”,以往發現的幾處“天田”遺址都因損壞嚴重無法作為“天田”存在的證據。

    參與考察的專家同時表示,此次考察的另一主要收穫是確定了漢、明長城的具體走向,否定了此前關於部分明長城是在漢長城基礎之上建立的説法。岳邦湖指出,根據考察發現,漢、明兩代長城城墻的夯層厚度有明顯的區別。一般情況下,漢長城夯層多在10至12厘米之間,最厚也不過13厘米左右,而明長城夯層的厚度多在25至30厘米之間。此外,漢、明兩代長城烽燧的位置截然不同,漢代烽燧多設立於城墻內,距離城墻內側6至7米不等,而明代的烽燧則多和城墻建成一體並凸出到城墻外。

    甘肅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德芳告訴記者,在漢代長城結構遭到風沙的嚴重破壞的情況下,此次新發現的長城遺址對於確定長城的走向和結構有著重要的意義。

    河西酒泉以東地區漢長城考察的結束,也標誌著甘肅漢代長城遺址歷時30餘年第一次系統考察的野外調查工作告一段落。岳邦湖説,持續30多年的系統考察,對於了解甘肅漢代長城的基本情況以及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當時的民族關係具有重大意義。

    有關專家透露,今後將主要是對歷年甘肅境內漢長城考察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系統的整理,並形成對漢代長城更為詳細的描述。(記者 肖敏 宋常青)



責編:千尋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