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包裝浪費嚴重 過度包裝不是變美是變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5日 10:59 來源:新華網

  “包裝”,一個主要用於保護和保鮮商品,並增加商品外部美觀的,流通環節中最後一道“服務”,如今真是“天馬行空”。180克燕窩纏著絲綢,躺在鑲著24K鍍金的“雙龍戲珠”的精緻木盒中;五六塊月餅被“供奉”在碩大的皮制包裝盒內,還有名錶、美酒和上好茶當“三陪”;等等這些極撐“面子”的包裝,在過去的幾年中已經見怪不怪了。

  然而,日前有關部門統計顯示,僅是北京市每年産生的近300萬噸垃圾中,各種商品的包裝物就約有83萬噸,其中60萬噸為可減少的過度包裝物。而在全國每年的城市固體廢物中,包裝物佔到了30%。全國每年平均生産襯衫12億件,包裝盒用紙量就達24萬噸,相當於砍掉了168萬棵碗口粗的樹。每生産1000萬個紙盒月餅,包裝耗材就需砍伐上百萬棵直徑在10厘米以上的樹木。如此看來,那些“見怪不怪”的過度包裝已經對我們的環境保護構成威脅,更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它與我們建設節約型社會格格不入。

  

“月餅”下的浪費

  當前部分行業、部分商品出現過度包裝,其中月餅、保健品、茶葉、化粧品等屬於“重災區”。以月餅市場為例,據上海市糖制食品工業專業協會調查,2004年申城月餅總産量1.4萬噸,産值超過12億元,月餅包裝存在四方面問題:


圖為採用豪華包裝盒包裝的月餅

  月餅包裝材質名貴。月餅是傳統食品,即使作為禮品,其主體也應該是食品而非包裝。但個別月餅包裝價值超過月餅,有的月餅包裝材料選用紅木、水晶等名貴材料,大大超過月餅本身的價值,造成包裝過度和浪費。

  月餅包裝普遍變大。有些月餅包裝過於豪華且多重包裝。如月餅先放入塑料襯托,塑封保鮮後裝入月餅盒,盒內還有填充材料,再用大箱運輸,最後零售時還要配備拎袋,前前後後共有五六層,消耗了較多原材料,不符合環保要求。近年來上海地區的月餅包裝受到社會攀比風氣的影響,月餅越做越小,包裝越做越大,而精美包裝大多被丟棄,帶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月餅伴侶喧賓奪主。月餅是我國中秋節慶的傳統食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餅向禮品化方向發展也是理所當然、無可厚非的。但是在高附加值的驅動下,月餅的伴侶越來越多,“搭配風”越刮越盛。名酒、洋煙、高檔茶葉、高檔茶具、名貴人參、銀質刀叉等食品和物品,使月餅這種中秋佳節傳統食品的屬性被異化。

  盒裝月餅價格逐年攀升。豪華過度的月餅包裝,五花八門的月餅伴侶,帶來了高得離譜的月餅價格。據上海市糖制食品工業專業協會統計,近年來上海市場月餅禮盒的最高價2002年僅為588元/盒,2003年為688元/盒,2004年達到1888元/盒。


過度包裝讓人咋舌

  而2003年中秋節,國內更曾有標價31萬元的“中秋月餅加住房”;2004年中秋節曾有賣價18萬元、內含一件純金金佛的月餅禮盒。此外,內有高檔洋酒、高檔茶葉以及鍍金刀叉等物品的高檔月餅禮盒比比皆是。

  

適度包裝 既有“面子”又有“裏子”

  “一方面,既要限制‘過度包裝’;另一方面,又要反對因陋就簡。”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秘書長莊英傑表示,當前社會上反響強烈的過度包裝,主要涉及保健品包裝、食品包裝和日用化粧品包裝。而從整體情況來看,許多商品的包裝還遠遠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一等産品、二等包裝、三等價格”時常可見,尤其是食品領域還存在大量“簡裝”,甚至“裸裝”現象,形成食品安全隱患。

  包裝具有保護商品、方便消費、保障安全的功能,同時也是促進銷售、增加産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以餅乾為例,廣東餅乾曾經以高檔鐵盒、片裝、卷裝等多種包裝形式打開上海市場,而那時上海本地産餅乾儘管質量不錯,但包裝形式單一且以散裝為主,因此申城餅乾市場一度被廣東餅乾所佔領。

  專家指出,過度包裝是一種功能與價值過剩的包裝,耗用過多材料、體積過大、用料高檔、裝飾奢華,超出了包裝保護商品、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裝飾功能過剩,在包裝性質上有誇大和欺詐之嫌。


被過度包裝的中秋月餅

  因此,當前應大力提倡適度包裝。莊英傑表示,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研究商品包裝的機構,過度包裝的科學界定標準亟待制訂和完善。“如果不區別對象‘一刀切’,容易忽視包裝保護商品的功能,忽視包裝在國內外市場營銷中體現價值的需要和滿足提升了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專家建議,區別不同重點行業試行制訂包裝“過度”的標準;根據不同銷售對象和用途,採取精裝、簡裝等不同類型的包裝;堅決抵制欺騙性包裝,並給予必要的懲罰。同時,從包裝設計源頭抓起,減少包裝材料使用量,鼓勵採用可循環、可回收的環保材料。有些瓶罐類包裝産品,如洗手液用完之後,應該鼓勵消費者購買簡易包裝、替換包裝的液體倒入重復使用,減少包裝廢棄物。

  

建立制度 拿起“尺子”舉起“鞭子”

  近年來有關豪華月餅包裝的話題,已經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廣大消費者對月餅等商品過度包裝和異化現象提出質疑和批評。

  在上海,由市糖制食品工業專業協會會同市包裝技術協會、市烹飪協會、市食品協會、旅遊行業協會飯店分會,共同研究解決過度包裝的方法。通過對上海月餅市場産量、産值佔75%以上的主要生産企業調查,經過四次專題討論和五次修改,制訂出行業自律的“上海市月餅適度包裝暫行辦法”,目前已在全市範圍內實施。

  這一辦法對月餅適度包裝作出了具體説明,即包裝材料適宜、保護功能得當、盒裝月餅純化、體積容積適量、包裝成本構成合理、標識標簽準確等六方面。上海市糖制食品工業專業協會副秘書長馮富生説,其中,實質性的規定有4條,分別是:不用木材作包裝材料,更不用紅木、水晶等名貴高價材料製作月餅盒;月餅盒內不放其它商品,純化月餅市場;月餅體積在月餅盒總容積中所佔的比重應大於20%;月餅包裝總成本不高於盒裝月餅零售價格的20%。

  “解決過度包裝、月餅瘦身規定的關鍵是要有可操作性,否則就有可能白費勁!” 馮富生表示,上海制訂出臺的“適度包裝辦法”充分考慮了可操作性這一因素。例如,規定月餅包裝總成本不高於盒裝月餅零售價格的20%,原先曾有人提出設定包裝成本與月餅成本的比例限制。“月餅的生産成本涉及原料、人工、廣告等諸多費用,比較難以測算,而盒裝月餅的零售價格則是一目了然的。”


豪華包裝五花八門

  記者了解到,目前“適度包裝辦法”已在上海各月餅生産企業實行,預計今年中秋申城豪華月餅將大大減少。“我們擔心的是,現在這一辦法只是上海生産企業的自律行為,外地品牌在申城月餅市場中佔據相當份額,但不需要受這一辦法的限制。因此,月餅的過度包裝現象可能無法由此而徹底消除,另一方面,部分生産企業或許會抱怨面臨不對等競爭。”一位食品協會負責人説。

  日前,國家發改委等4部委已聯合下發公告,對月餅價格、質量、包裝及搭售等有關事項做出規定,公告中明確規定月餅銷售不得搭售其他商品。公告指出,經營者生産銷售月餅,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也不得將月餅同其他産品混合包裝、銷售。在月餅包裝中,搭售物品的市場價格如果明顯超過月餅自身價格,專用名稱就不應該標示為月餅,違反此規定,有關部門可依法處罰。 此外,經營者應當使用無毒、無害、易於降解或者便於回收的材料對月餅進行包裝,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

  專家指出,過度包裝是市場經濟的産物,更是不成熟的市場經濟的産物。傳統食品功能異化,甚至成為行賄、炫耀的載體,很大程度是非正常的消費心理和不正當的競爭行為造成的。因此,如果不從體制機制上徹底加以防範和治理,很可能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現象。如對月餅包裝加強限制之後,茶葉的禮品化傾向越來越明顯。

  採訪中,一些生産廠家對記者表示,區域性、行業性的自律“辦法”“規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是否有效尚待檢驗。包裝作為企業的市場行為,如果用行政命令強加限制效果不一定理想,相反,如果採用經濟手段調節則會更加靈活、實用。譬如,徵收消費稅、對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實行生産企業責任制等,用經濟杠桿引導企業進行成本測算,從而做出合理的選擇。

  “包裝本身並沒有錯,關鍵在於過度包裝會消耗過多資源,而且廢棄物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治理過度包裝,需要將經濟杠桿、行業自律、消費教育以及制訂相關標準規章結合起來,使用‘組合拳’!”上海市政協委員唐恩余如是説。

  中國消費者協會服務監督部副主任任靜説,消費者需要的是産品本身,而不是只有一次性的使用價值的包裝。消費者應該樹立綠色包裝的意識,對過度包裝説“不”。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