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正文

[2003中國經濟十大預測報告之六] 明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將增長10.3%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09日 13:31)

  上海證券報消息:今年消費的較低增長為2003年較快增長提供了可能和有利條件,消費需求將成為經濟增長最為重要的拉動力量。預計2003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將達45158.1億元,增長10.3%,增速比2002年快1.5個百分點,2003年消費增長明顯高於2002年。其主要依據:一是今年消費需求的低基數有利於明年的高增長。二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消費熱點突出將有力拉動消費的增長。居民消費熱點突出、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將成為明年及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我國居民消費的主要特徵,這一重要特徵對2003年居民消費加快增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三是2002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快,2003年居民收入有望繼續增加,將從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上支持和保證居民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四是十六大提出,我國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2003年作為實現奮鬥目標的第一年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也將是直接受益的一年。  

  展望2003年,在消費熱點持續升溫、消費結構全面升級以及黨中央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為本世紀頭20年的奮鬥目標等有利因素支持下,消費需求將呈現快速增長局面。

  一、2003年消費品零售額增長將明顯高於今年

  今年消費需求增長相對較慢,1至10月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8.7%,增速同比降低1.4個百分點,由於消費品零售額佔整個消費需求的60%以上,而且是消費需求中增長較快的部分,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相對較慢將直接導致消費需求減速,今年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49.9%,低於2001年52.8%的貢獻率。但2002年消費的較低增長為2003年較快增長提供了可能和有利條件,消費需求將成為經濟增長最為重要的拉動力量。預計2003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將達45158.1億元,增長10.3%,增速比2002年快1.5個百分點,2003年消費增長明顯高於2002年。其主要依據:

  一是今年消費需求的低基數有利於明年的高增長。

  二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消費熱點十分突出將有力拉動消費的增長。居民消費熱點突出、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將成為明年及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我國居民消費的主要特徵,這一重要特徵對2003年居民消費加快增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三是2002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快、2003年居民收入有望繼續增加,將從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上支持和保證居民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

  四是十六大提出,我國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國內資金充裕和利用外資大幅增長使國家有能力多渠道籌集資金支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正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質量改善的重要時期,是我國消費需求快速增長的時期,2003年作為實現奮鬥目標的第一年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也將是直接受益的一年。

  二、城市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

  2002年以來汽車、住房等消費熱點持續快速增長,消費熱點已然形成,城市居民消費結構悄然升級。2003年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速度將進一步加快,新一輪消費革命的表現特徵將更為突出。2003年,城市消費主導居民消費增長的格局不會發生改變,城市消費仍將是居民消費增長最主要的力量,而且這一趨勢將比2002年進一步有所強化。預計2003年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將達28980.3億元,增長11.7%,農村消費品零售額為16177.8億元,增長7.9%。城市消費佔消費總額的比重由2002年的63.4%提高為64.2%<,農村消費由2002年的36.6%降低為35.8%;城鄉消費品零售額增幅之差由2002年的3.5個百分點擴大為2003年的3.6個百分點。這主要是由於2003年我國城市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將在更大範圍、以更快的速度推進,而此次結構升級的主要消費對象汽車、商品房、電子通訊産品等附加價值高的商品,這類商品銷售增長將極大地推動城市消費市場的快速擴容,這是以家用電器和其它中低價商品銷售為主的農村市場無法媲美的,城市消費主導整個消費品市場的局面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三、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有望啟動

  在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同時,農村居民消費結構也出現了可喜的變化,目前在農村電視機、洗衣機、摩托車等正在替代收音機、手錶、自行車成為農村新的消費熱點,新型家用電器正在進入農村的千家萬戶。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在農民消費中所佔比重快速上升(見表1)是農民消費結構升級最突出的表現。199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農民收入水平提高,溫飽消費得以滿足,開始為第二次消費革命的到來作準備。2001年與1998年相比,農村居民家庭擁有的彩電增長67%,摩托車增長83%。今年我國彩電庫存同比減少13.6%,有城市消費,但更多的是農民消費增加。在我國,農村第二次消費革命比城市第二次消費革命晚了10多年,目前農村第二次消費革命和城市第三次消費革命交織進行,將強有力地促進消費的增長。

  四、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促使消費需求快速增長

  消費是收入的函數,居民收入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消費增長的快慢。2002年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較快和明年收入預期看好決定了2003年消費需求前景明朗(見表2)。

  從城鎮居民來看,第一,明年國家將加大再就業工作的力度,下崗失業人員收入有望增加。目前國家已陸續出臺了各種再就業優惠政策,解決好就業問題,將大大促進居民收入的增加。第二,國家將進一步完善社保制度。使最低收入階層生活更有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有可能再度調高。第三,政府加大對高收入者稅收徵管力度,稅收增加,向貧困地區和人員轉移支付的數額將增大。

  從農村居民來看,也有增收因素。一是今年我國農業生産大豐收,而世界範圍內農産品減收,使大豆、小麥、玉米和棉花等農産品收購價走出低谷,呈上升態勢。二是農民非農務工收入將繼續增加。為解決農民收入水平低的問題,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有利於農民進城打工、增加收入、減少支出的政策,一句話就是讓進城農民儘快變成市民,促進農民收入增長。三是農村稅費改革有利於農民減支增收。明年國家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農村稅費改革,並繼續予以國家財力支持,減輕負擔意味著增加收入。

  五、汽車、商品房等消費熱點有較大增長空間

  在入世效應作用下,我國居民的汽車消費熱在2002年終於形成,汽車尤其是家用轎車銷售迅速增長,但是由於汽車消費熱在今年剛剛興起,因而在地域上和價位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預計2003年汽車消費熱將在更廣大的領域掀起,不同檔次和價位的汽車將成為消費者青睞的對象。從長遠看,我國汽車消費增長後勁十足,汽車消費熱在我國將至少持續10年以上。

  商品房銷售高速增長在前兩年已有所顯露,今年住房銷售增速不減,住房消費成為無可爭議的新的消費熱點,但住房消費熱能持續多久是人們關注的問題。目前我國居民住房條件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可以説,居民改善住房條件的願望有多強烈住房消費熱就將持續多久,但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表現形式。前幾年住房消費主要集中在購買舊公房和成本價房,而目前高收入階層即買即付、年輕中低收入階層信貸購新房熱潮正在掀起,下一階段將進入購買新房和以舊換新並存的嶄新住房消費階段。

  針對市場的需要,最近國家及各地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住房二級市場發展的條例,如國家從今年7月1日起將二手房交易契稅由原來的4%下調為3%,一些原來怕稅費高,推遲交易或者“私下交易”不辦産權轉移手續的房主,及時主動地到房地産交易中心辦理産權手續。居民以舊房換新房的需求很大,但除上海外很多地區舊房交易關卡重重,很多人買房多年仍沒有拿到産權證,這就從根本上限制了一部分住房需求的釋放。新的商品房買賣規定出臺將使更多的人加入改善住房條件的行列,商品房銷售市場將廣為擴大。因此,以20%左右高速度增長的商品房消費熱在我國將持續5至6年。

  六、居民消費繼續呈東部快、中西部慢的格局

  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實力、居民收入水平、商品充裕程度、消費觀念和消費環境等因素直接影響這一地區消費需求的增長。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在全國居領先地位,GDP增長連年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2001年東部人均GDP最高水平分別是中西部人均GDP最高水平的4倍和4.7倍。較快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居民收入的高增長,2001年東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水平是上海,為12883.46元,中部是湖南,為6780.6元,西部是雲南,為6797元,東部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水平分別是中西部人均可支配收入1.90倍和1.89倍。

  特別重要的是東部地區城市化進程較快、鄉鎮企業較為發達,因而農民收入水平大大高於中西部地區,有些東部省份農民收入水平甚至高於中西部中小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2001年東部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水平(上海)分別是中部(湖北)和西部(四川)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水平的2.49倍和2.95倍。收入的分化導致了居民購買力和實際消費水平的分化,不同地區居民的消費能力差別較大,東部地區居民消費增長一直在全國居較快水平。

  從目前看,在東部地區,住宅、汽車、計算機、旅遊、文化休閒産品和休閒服務等正成為其主要的消費熱點,在中西部地區,特別是城市化水平比較低的地區,傳統消費仍是主流,新的消費熱點並不明顯。2003年在新一輪消費結構升級的促進下,我國各地區消費增長都將有所加快,但由於東部地區在居民收入水平、商品可選擇範圍、消費觀念、消費環境以及信貸消費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因而東部消費增長依舊快於中西部地區,且增長差距將比2002年進一步有所擴大。預計2003年東、中、西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1.4%、10.3%和9.8%,東部增幅比中部地區高1.1個百分點,比西部地區高1.6個百分點。

  七、服務性消費佔總消費的比重日趨擴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各種服務性消費快速增長,突出表現為出外旅遊、在外就餐和文化娛樂消費大幅增長。自2000年5月我國正式實施黃金週休假制度以來,前七個黃金周累計國內出遊高達4.6億多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831億元,相當於2001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近5%。今年前9個月我國旅遊業也保持了較快增長,5月份我國消費品零售額增長高達9.3%,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五一黃金周境內外旅遊人數驟然增多,旅遊收入、商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促進了消費的增長;“十一”我國旅遊業仍保持了較快增長,今年“十一”黃金周,民航系統共運送旅客193.2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2.7%。根據中國飯店協會對北京、上海、天津等16個城市“十一”黃金週期間飯店與餐飲市場統計,餐飲業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0%,一些城市中高檔飯店客房出租率達到90%以上。旅遊消費在我國蓬勃發展。

  溫飽問題解決以後,一些人追求高檔物質消費,另一些人則注重非物質的精神消費,最近幾年文化娛樂教育消費佔總消費比重的大幅上升,1995年至2001年6年間娛樂教育文化服務消費佔總消費比重上升了4.16個百分點,成為各類消費中比重提高最快的消費項目,2001年文化娛樂教育消費佔總消費的比重為13%,僅次於食品消費所佔比重,位居第二。

  2003年在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穩定提高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促進下,居民消費將不斷向個性化、多層次化發展,在汽車、住房消費熱點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其他發展性、享受性等提高精神質量的消費也將繼續快速增長。目前我國已走過溫飽消費階段,處於以發展性消費為主的階段,而發展性消費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服務性消費在總體消費中所佔比重大幅提高,在西方國家服務性消費佔總消費的比重較高,我國目前所佔比重很低,因而服務性消費在今後的發展空間很大。

  八、信貸消費將成為消費需求快速增長的助推器

  第二次消費革命居民消費積累期一般為7至10年,而我國積累期長達14年,原因之一是信貸消費不夠發達。隨著金融體制的改革,近幾年我國住房信貸、教育貸款迅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消費的增長。今年隨著汽車消費熱的掀起,居民汽車消費觀念轉變,很多人從持幣待購到先有為快,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花未來的錢,提前享受汽車帶來的快捷和便利。在國外,貸款購車佔汽車消費的比例高達70至80%,而目前我國這一比例只有不到30%,目前國內外銀行機構都在積極搶攤中國汽車信貸消費的這個大市場。

  2002年我國汽車消費熱剛剛起步,貸款購車者數量有限,汽車信貸服務在2003年將擴大規模。我國居民信貸消費最大的障礙是缺乏資産抵押,今年出臺的《證券公司股票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完全適用於個人,為我國居民信貸消費提供了更多的信用保證途徑,致使汽車、住房、教育、農用機械和高檔家電貸款消費的發展日趨完善和便捷,有利於擴大居民信貸消費的興趣和意識。信貸消費規範化發展將積極促進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成為消費增長的助推器。

  九、下崗人員增加、教育收費過高不利於提升消費信心

  消費者信心既影響即前消費,又對遠期消費産生影響。從調查來看,目前我國居民消費信心指數在降低,應引起注意。今年上半年我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逐月有所上升。萬事達卡亞太消費者信心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大陸消費者信心指數2001年和今年一季度均是亞太地區最高水平,但最近的一次調查,即對下半年前景預期指數,中國內地當前的指數從6個月前的84.8降為現在的73.6,消費者信心指數排在第5位,名次大幅下降。消費信心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下崗失業人員增加、教育收費過高將是影響明年居民消費信心的主要不利因素。

  在住房、養老、醫療等改革對百姓消費衝擊漸漸平息後,教育産業化的結果,帶來的是教育收費過高。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各種名目繁多收費,已經使教育支出成為當前和未來居民的最重要和最大的開支之一。以目前的教育支出水平計算,一個孩子從小學讀到大學畢業,累計需要13萬元左右。把這13萬元平攤到孩子受教育的每一年,作為即期消費來算,則每年近10000元,如果再加上孩子的生活消費,則最少在1.4萬元以上。在孩子之外,家庭其他成員還要有生活支出,因而年支出至少應在2萬元以上,可目前在中國有很多家庭年收入沒有達到2萬元以上。粗略估算,在今後10年內,我國將有大學畢業生近千萬,而中等學校畢業生則可達2.5億,未來10年,中國的家長們需要支出教育費用約為26至27萬億,這和目前中國居民8萬億的存款相比,後者簡直微不足道。教育支出已成為很多居民未來支出中最大不確定因素,直接影響到明年一部分居民消費信心的提高。

  十、居民消費傾向降低、儲蓄傾向較高值得關注

  居民消費傾向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消費增長的快慢。1991年以前我國居民消費傾向較高,1991年城鄉居民消費傾向分別為0.85和0.87,此間居民消費增長較快,1984年至1991年消費品零售額年均增長15.7%;1992年以後城鎮居民消費傾向快速下降,農民消費傾向也在下降,但降幅較小,在1992年至1996年出現了農民消費傾向高於城市的現象,1996年城鄉居民消費傾向分別為0.81和0.82,整體看此間居民消費增長比較快,1992年至1996年消費品零售額年均增長22.5%;1997年以後居民消費傾向繼續下降,2001年城鎮居民消費傾向降為0.774,農民消費傾向降為0.74,城鎮居民消費傾向10年間大約降低了0.1個百分點,農民的降幅更大,居民消費增長也隨之大幅下降,1997年至2001年消費品零售額年均增長8.3%。消費傾向降低與消費增長的減慢基本是同步進行(見表3)。

  在居民消費傾向不斷降低的時候,儲蓄傾向卻不斷提高,1990年至2001年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年均增長23.7%,而同期居民消費支出年均僅增長12.9%。2000年至2002年9月我國居民儲蓄存款更是呈快速遞增態勢,(見附圖)。截至今年9月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已達到84139億元,比年初增加10461億元,同比多增351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1%。此外,居民儲蓄穩定性較強,且有所提高。前9個月新增存款中,定期儲蓄存款增加6010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115億元,活期儲蓄增加4451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397億元。當年新增居民儲蓄存款中定期存款佔57.5%,佔比比去年同期高1.4個百分點。

  從發展趨勢來看,2003年我國居民消費傾向降低、儲蓄傾向提高的狀況仍會延續,不利於消費需求持續較快增長,應引起重視 

  表1 農村消費結構比重變動表 單位:%              

  消費項目      1985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食品        57.79 58.62 53.43 52.56 49.13 47.71 

  衣著        9.69  6.85  6.17  5.83  5.75  5.67  

  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 18.23 13.91 15.01 14.75 15.47 16.03 

  醫療保健      5.1  5.23  5.15  5.22  4.52  4.42  

  交通通訊      2.42  3.24  4.28  4.44  5.24  5.55  

  娛樂教育文化服務  1.76  2.58  3.82  4.36  5.58  6.32  

  居住        3.89  7.81  10.03 10.67 11.18 11.06 

  雜項商品      1.12  1.76  2.07  2.18  3.14  3.24  

  消費項目      1985年-1995年佔比變化 1995年-2001年佔比變化

  食品         0.83          -10.91      

  衣著         -2.84         -1.16      

  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  -4.32         2.12       

  醫療保健       0.13          -0.81      

  交通通訊       0.82          2.31       

  娛樂教育文化服務   0.82          3.74       

  居住         3.92          3.25       

  雜項商品       0.64          1.48       

  資料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1985-2001年中國統計年鑒》計算 

  表2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及實際增長         

  年份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實際增長(%) 

  1990      1510.20       1.80    

  1991      1700.60       7.22    

  1992      2026.60       9.65    

  1993      2577.40       9.53    

  1994      3496.20       8.51    

  1995      4283.00       4.88    

  1996      4838.90       3.89    

  1997      5160.30       3.42    

  1998      5425.10       5.77    

  1999      5854.00       9.31    

  2000      6280.00       6.41    

  2001      6859.60       8.50    

  2002年                     

  1-3季度    5793.00       17.20    

  年份  農民人均純收入(元) 實際增長(%)     

  1990    686.30     9.78        

  1991    708.60     1.99        

  1992    784.00     5.92        

  1993    921.60     3.18        

  1994    1221.00     5.04        

  1995    1577.70     5.30        

  1996    1926.10     8.99        

  1997    2090.10     4.59        

  1998    2162.00     4.30        

  1999    2210.30     3.79        

  2000    2253.40     2.11        

  2001    2366.40     4.20        

  2002年                     

  1-3季度  1721.00     5.30        

  資料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1990-2001年中國統計年鑒》計算

  表3 1990-2001年城鄉居民消費傾向變化 單位:元       

  年份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消費支出 城鎮居民平均消費傾向

  1990    1510.2      1278.89   0.847     

  1991    1700.6      1453.81   0.855     

  1992    2026.6      1671.73   0.825     

  1993    2577.4      2110.81   0.819     

  1994    3496.2      2851.34   0.816     

  1995    4283       3537.57   0.826     

  1996    4838.9      3919.5    0.810     

  1997    5160.3      4185.6    0.811     

  1998    5425.1      4331.6    0.798     

  1999    5854       4615.9    0.789     

  2000    6280       4998     0.796     

  2001    6859.6      5309.01   0.774     

  年份 農民人均純收入 消費支出 農民平均消費傾向      

  1990   686.3    584.63   0.85          

  1991   708.6    619.79   0.87          

  1992   784.0    659.01   0.84          

  1993   921.6    769.65   0.84          

  1994   1221.0   1016.81   0.83          

  1995   1577.7   1310.36   0.83          

  1996   1926.1   1572.08   0.82          

  1997   2090.1   1617.15   0.77          

  1998   2162.0   1590.33   0.74          

  1999   2210.3   1577.42   0.71          

  2000   2253.4   1670.13   0.74          

  2001   2366.4   1741.09   0.74          

  資料來源:根據《1990-2001年中國統計年鑒》計算 

  (上海證券報 國家信息中心 上海證券報 祁京梅) 

責編:范小利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