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正文

布什政府對伊政策目的:推翻薩達姆政權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10日 14:51)

  一直以來,美國總統布什就伊拉克問題發表的強硬講話就一再地聲稱:如果薩達姆政權拒絕解除武裝,對伊戰爭將不可避免;如果聯合國無法採取強硬態度迫使薩達姆就範,美國將採取行動解決伊拉克問題。國際輿論普遍注意到,布什的這些威脅性講話,是在伊拉克政府在武器核查問題上一再作出讓步,並同聯合國武器核查機構達成立即無條件恢復核查的協議後發表的。分析人士就曾指出,布什政府對伊政策的目的不是單純的武器核查,而是要推翻薩達姆政權,進而控制中東事務。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具體來説,有4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徹底根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國安全的威脅。“911”事件後,美國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與恐怖主義的結合視為最嚴重的現實威脅。美國把伊拉克列為“邪惡軸心”國家,認定其已經擁有生化武器,並有可能很快製造出核武器。

  第二,掌握中東事務的主導權。在美國看來,推翻薩達姆政權不僅可以解除伊拉克對以色列和美國中東戰略安全利益的直接威脅,而且有助於美國主導中東事務。

  第三,為控制中東的石油資源和刺激美國軍火工業的發展。伊拉克石油儲量豐富。有專家稱,如果伊拉克的石油資源被完全開採,它將超過沙特成為世界第一石油大國。如果薩達姆政權被推翻,美國勢必在伊新政府中起主導作用,美國石油公司無疑將得到伊拉克石油開採的優先權。

  第四,轉移國內政治鬥爭的壓力。美國經濟不景氣,經濟醜聞不斷,特別是布什政府一大批官員被指責捲入金融醜聞等一直困擾著布什政府。

  分析人士指出,“9 11”事件後,由於美國處在某種戰爭狀態,軍方和右翼的作用佔據優勢,溫和派的作用受到限制,從而使美國在過去一年中形成的新安全觀具有更多的進攻性和軍事至上的特徵。布什政府不顧國內外的反對執意要對伊動武,就是包括“先發制人”戰略在內的新安全觀的具體體現。

責編:曉星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