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華每日電訊]房價波動正常 房貸風險被誇大?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9日 22:57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消息: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17日説,房地産市場波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不能忽視,對此沒有人懷疑;但是,房價上下波動也是很正常的,把房貸風險過分誇大沒有道理。

  陳淮在17日舉辦的“2005中國房地産業高層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説,他一直覺得在金融業和房地産業的關繫上,誇大了金融業的作用。從本質上講,金融業是為經濟發展、為産業發展服務的。當前,我國短期國民經濟中蘊含的最大風險並不來自房地産業,而是來自於利潤下滑較多的製造業。只要想蓋房就需要借款,住房消費和負債是一種符合規律的現象。改善房地産業和金融業的關係,需要從市場、機構、品種、銀行、政府等多方面下工夫,而不僅僅是限制房地産業的發展規模及其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實施宏觀調控也並不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現有房地産業的發展。

  陳淮認為,要求房地産業在開發階段不貸款,差不多就和不讓汽車上路以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一樣不可行。房地産金融概念是一個很值得深入研究和開拓的領域,在住房供給和需求之間需要有相應的中間機構,比如一些發達國家的基金、仲介機構等。我國現有的一些房地産仲介機構在客觀上也起到了平衡供求的作用。在發展房地産産業基金、銀行信貸打包上市、發展合作建房代理制等方面有關部門已經考慮了很多,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儘快付諸實施。

  陳淮説,不少人認為“廣場協議”是日本房地産泡沫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經濟不景氣的關鍵。事實上,“廣場協議”並不是日元升值的起點,日本經濟的風險最初也並不是房地産業釀就的。當時,日本政府迫切希望趕上歐美發達國家,大規模提高了全社會住房改善、住房消費的預期,政府對房地産大拆大建,並進一步提出了在短期內讓收入房價比與發達國家看齊、短期內降低房價等目標,結果導致了泡沫的快速破滅,這才有了日本房地産業的大起大落。

  (記者張建平 趙寶堃)

責編:張麗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