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傳媒鏈結 > 正文

【瞭望】觀對伊戰爭前夜的角逐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18日 15:22)

  瞭望新聞週刊消息:國際社會圍繞伊拉克問題的外交鬥爭已到了“揭蓋子”的最後關頭。冷戰後大國間的合縱連橫和外交攻防,在這幾天表現得淋漓盡致,其角逐的激烈程度,超出任何一方的想像。

  美國人已經決心要把戰爭進行到底。雖然外交斡旋仍在繼續,但這種斡旋已由阻止戰爭演化成表明對美國用戰爭手段解決爭端的立場。而這種立場的表明,也早已超出伊拉克問題的範疇,事實上成了各個國家對應當如何重建國際秩序的一種表態。

  對於美國為何置國際社會強大的反戰聲音于腦後,非滅薩達姆政權不可的做法,國際觀察家們有過許多分析,如攫取中東資源、利用石油為鉗制武器、改造伊斯蘭世界,甚至兩代布什與薩達姆的家族恩怨,等等。但最核心的緣由,則是美國視此役為重建國際新秩序的關鍵之舉。

  冷戰結束後的國際格局中,雖然美國因蘇聯解體而獲得“一超”地位,但國際形勢並沒有完全朝著美國所希望的“單極”方向發展,世界其他主要力量利用這十餘年總體和平的國際環境,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綜合實力,如歐盟經濟總量已與美國持平,俄羅斯開始從谷底回升,中國和印度均連續多年保持經濟的快速發展等。這種形勢讓美國保守派政治家及其智囊嗅到了對其地位的威脅。而美國自身一方面從“十年繁榮”的頂峰跌落,一方面由於其對許多國際問題的不公正政策,而成為各種極端勢力攻擊的目標。這一切,與美國欲在21世紀建立全球霸權的方略背道而馳。改變這種狀況,重新建立一個符合美國利益的國際新秩序,便成為布什政府的首要考慮。而伊拉克由於在地緣政治版圖上的要衝地位和石油資源蘊藏豐富的背景,又是十幾年來與山姆大叔對著幹的“刺頭兒”,加上它還有侵略鄰國的前科可為口實,是以很自然地成為美國必欲除去的對象。通過建立一個美國版的伊拉克,進而對中東地區其他伊斯蘭國家進行美國式“改造”,使中東地區成為美國重建國際秩序的戰略據點,達到鉗制包括歐、日、俄、中、印等其他主要力量的戰略目的,便是美國執意攻打伊拉克的戰略用心。

  從這個意義上説,伊拉克戰爭可算是國際秩序重建的一個關節點。因此,我們不能把伊拉克戰爭簡單地視為兩種文明之爭,更不能把它歸為“民主”與“獨裁”之爭,因為這場戰爭蘊含了美國推行其全球霸權、重建國際秩序的深遠意圖。而戰前激烈的外交角逐,實則是在新秩序重建中各國為爭取最佳戰略地位的國家利益之爭,反映的是在這一進程中“多極”與“單極”的激烈碰撞。(凱風)

責編:任今航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