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傳媒鏈結 > 正文

【環球時報】世界“核神經”越繃越緊

央視國際 (2003年01月17日 09:58)

  環球時報消息:1月10日,朝鮮宣佈,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但同時表示朝鮮無意開發核武器,只要美國放棄對朝敵對政策和解除核威脅,朝鮮可與美國另行查證朝沒有製造核武器的事實。美國政府表示不會受朝鮮脅迫。韓國政府于當日緊急召開國家安全會議,呼籲朝鮮回到談判桌。法國外長對朝鮮這一決定表示譴責,並稱“該決定將帶來嚴重後果”。澳大利亞將於1月14日派遣一個高級代表團前往朝鮮,重點討論朝鮮核問題。日本敦促朝鮮恢復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1月3日,朝鮮提出願就朝鮮的核計劃問題與美國進行對話,前提是雙方必須簽署互不侵犯條約。但美國拒絕與朝鮮展開對話,稱問題的關鍵在於朝鮮是否放棄核計劃。國際社會本來寄希望於通過對話,使朝鮮核危機逐步降溫,現在看來情況遠沒有這麼樂觀,世界的“核神經”越繃越緊。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表示,朝鮮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做法為這一條約的所有簽署國提供了一個危險的先例。

  朝鮮核危機愈來愈升級的同時,一場印巴導彈試射競賽又拉開了帷幕。新年剛過,印巴按約定相互交換了核設施位置,但印度緊接著于1月9日成功試射一枚可以攜帶核彈頭的“烈火I型”地對地短程導彈,無疑被巴基斯坦視為不友好行動。印度國防部長科學顧問阿特勒11日還宣佈,印度正在研製射程超過3000公里的“烈火III型”地對地導彈,可能將於今年年底前進行試射。美國對印度試射導彈感到“失望”,認為印度的舉動加劇了地區緊張氣氛,使代價高昂的核軍備競賽愈演愈烈。

  世界核力量主要分佈在哪些國家

  據記者了解,目前世界上被普遍承認的有核國家是美、俄、法、英、中這5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其中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在役戰略核彈頭仍高達7200枚,此外還擁有近1700余枚戰術核彈頭,這些核武器爆炸的威力足以摧毀地球數十次。核實力排行老二的是俄羅斯,儘管其國力已今非昔比,但它卻繼承了原蘇聯那令人生畏的龐大核武庫,數千枚核彈頭使它成為當今世界上惟一有能力對抗美國的核大國。法國自戴高樂時期起開始執行獨立的核威懾戰略,經過數十年努力,終於擁有了僅次於美俄的戰略核力量。與美國有著“特殊關係”的英國由於受到了美國核保護傘的庇護,其核力量相對較弱,僅保留了海基和空基核彈頭。受防禦性國防政策的指導,中國對發展核武器始終採取極為克制的態度,核武庫的規模僅保持在自衛所需的最低水平。

  除上述5國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于1998年相繼進行多次核試驗,強行跨入了有核國家的行列。中東軍事強國以色列擁有核武器是公開的秘密。作為核能利用大國的日本,其核技術研究位居世界先進行列,西方軍事專家曾斷言,如果需要,日本完全能夠在一個月內製造出核武器。伊朗和朝鮮則早就被美國劃入正在積極發展核武器國家的黑名單。

  此外,上個世紀南非和拉美的一些國家也曾有過秘密的核武器研製計劃,這些計劃雖然由於各種原因最終被放棄,但這些國家的核潛力仍不容小視。據估計,目前世界上具備研製核武器潛力的國家數量已經超過40個,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入這個行列的國家的數字還會大大增加,防止核擴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形勢。

  核擴散給世界帶來的威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重

  針對越來越熱的核話題,記者電話採訪了國內有關專家。軍事專家指出,意識到核武器帶來的巨大破壞力,防止核擴散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冷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世界防擴散領域也曾取得過一系列成果,但近年來的一些消極事態卻使這一良好勢頭受挫。比如印巴相繼進行核試驗、美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朝鮮重啟核計劃等均讓人感到核擴散給當今世界帶來的威脅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嚴重。

  外交部有關官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我們通常所説的核擴散指的是核武器技術和材料的擴散。當前國際上對核擴散的制約條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1968年簽署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該條約有180多個簽字國,具有很強的普遍性。另一個是1996年達成的《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條約中列舉出了44個有核能力的國家,但因沒有完全達成協定,此條約還未生效。

  大國在核問題上的分歧越來越明顯

  一方面是世界大多數國家在積極推動防止核擴散;另一方面,擁有世界上最強大核武庫的美國卻在防止核擴散問題上實行雙重甚至多重標準。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對記者分析説,美國對外採取的態度,不是依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而是從其國別政策角度來考慮。美國對伊朗、朝鮮建設核電站、啟動核設施所持的強硬立場完全是因為這些國家被美國視為“邪惡軸心國”,而對於同樣在發展核計劃的以色列,美國卻一直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事實上,朝鮮啟動核設施正是與美國的這種國別政策有著直接的關係,朝鮮出於主動和美國進行和解的目的,承認曾經試圖發展核武器,是希望美國能更好地履行1994年朝美核框架協議,使之儘快獲得核能源,但是美國卻以停止向朝鮮提供重油做回應。於是,才出現了今天的僵局。

  美國這種雙重標準的政策引起了許多國家的不滿,大國之間在核問題上的分歧也愈發明顯。就在美國不斷對朝鮮施加壓力的同時,1月6日,韓國曾提出一個折衷方案,根據這個方案,韓國要求美國對朝鮮的安全在書面上做出保證,作為交換條件,朝鮮取消其核計劃。同一天,俄羅斯也表示,它將與韓國合作,共同努力,以求化解朝美在核武器問題上的對峙。

  此前,就伊朗核電站問題,俄羅斯已向美國做出強硬的對抗姿態。俄羅斯官方在2002年12月公開表示將繼續援建伊朗布什爾核電站。美國認為核電站的建設將使伊朗獲得生産核武器的技術和原料,俄原子能部長魯緬採夫則在接受俄通社—塔斯社採訪時表示:“俄羅斯認為這一工程並無不妥之處。俄羅斯的援建項目既不違反國際協定也不會造成核擴散。”

  美國表現得比任何時候都強硬

  軍事專家認為,“911”事件之後,美國對外戰略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稱來自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威脅已是它當前最主要的現實威脅。美國政府一直在擔心恐怖主義分子獲取及利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國及其盟國構成威脅。

  基於對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雙重警惕,美國在相關問題上表現得愈發強硬。在去年的八國峰會上,美國就推動通過一項決議,決定出資200億美元(美國出100億美元)幫助俄羅斯銷毀核武器和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防止俄羅斯龐大的核武器流失到恐怖主義分子手裏。但另一個問題同樣不能忽略,美國以反恐為由,在去年12月11日,頒布了《應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戰略》,17日,布什政府又不顧世界各國反對,宣佈正式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美國這種追求自身的軍事優勢與絕對安全的做法,無疑給了國際社會當頭一棒。

  反導條約被公認為是全球戰略穩定的基石,國際軍控體系的30多個條約都是在其基礎上簽訂的。因此專家認為,美國單方面撕毀反導條約,強行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做法將使其他如《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美俄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等軍控條約都面臨著作廢的考驗,這有可能使國際社會30多年來核裁軍進程和防擴散努力前功盡棄,引發新一輪大規模軍備競賽。

  核危機對東亞的穩定與和平不利

  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的強硬做法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核危機依然存在。我國的一些專家認為,如果此次核危機得不到解決的話,即便美國最終沒有對朝鮮發動戰爭,也會進入冷對抗時期,美國極有可能會聯合日本、韓國等對朝鮮進行制裁。核危機帶來的東亞核格局的變化顯然昭示著更可怕的前景,如果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及無核化得不到保障,會影響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對中國也是極其不利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多種場合下多次呼籲,“希望有關各方都能夠履行1994年的框架協議,通過對話解決爭端”。

  據外交部的官員介紹,作為有核國家,中國一貫倡導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中國自擁有核武器之日起就鄭重聲明,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此後又承諾無條件地不對無核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中國核武庫的規模僅保持在自衛所需的最低水平上。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核擴散,並採取措施防止核擴散。我國對此有嚴格的立法保障,已經設立的條例有核出口管制條例、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條例、核材料管制條例等,這些條例的控制清單也都與國際接軌。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室的葛立德教授還告訴記者,中國是國際核裁軍和反擴散的積極推動者。中國是《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首批簽約國,並已將條約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而美國國會卻拒絕批准這一被視為全球核不擴散機制基石的條約,可以説在這一點上,中國走在了美國前面。(記者 張勉 石丁)

責編:任今航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