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地方新聞 > 正文

陜西省大力推進下崗職工再就業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12日 14:14)

  陜西電視臺消息:地處秦嶺深山的商州市成功移植農村扶貧中摸索出的小額貸款辦法,3年來幫助6800多名下崗職工實現了穩定就業。這些下崗職工再就業後通過艱苦創業成為“小老闆”,又為3000多名下崗職工找到了就業崗位。這是陜西省大力推進下崗職工再就業的成功典型之一。

  1998年以來,陜西省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出發,滿腔熱情地安排好下崗職工生活,採取多種措施實現下崗職工再就業,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經濟發展,保障了建設西部經濟強省的計劃順利推進。陜西省把困難企業作為工作重點,逐戶研究,採取特殊措施,在政策、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根據企業停産、半停産的時間、企業負債率和下崗職工佔企業職工比例等情況,由財政給予不同幅度的補助,保證了困難企業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各級勞動保障、財政等部門及時安排部署,結合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制定下發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使保障辦法更具體、更有操作性,在全國創出了比較成功的經驗:全省統一籌措資金,實行社會化發放,通過銀行把生活費直接發到了職工的手中,從根本上杜絕了虛報冒領、挪用等問題,實現了真正的確保;明確了企業和各級政府的不同責任,減輕了企業負擔;在摸清下崗職工底數的基礎上,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實行總量控制,動態管理,每年重新核定一次,對

  進一步加強管理提供了依據。截至目前,全省納入基本生活保障的下崗職工達29.8萬人。1998年以來,陜西省利用國家轉移支付和省內各級政府自籌資金33億元,確保了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條保障”線的建立,也使陜西省確保下崗職工生活工作逐步進入制度化軌道。

  陜西省通過多種方法拓寬再就業渠道,實現下崗職工再就業。首先,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不斷擴大就業渠道。省委、省政府結合我省實際,及時作出了放開搞活國有小企業和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兩個決定,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就業渠道和領域進一步拓寬。其次,搞好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做好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全省各級勞動、經貿、財政、工商、稅務、城建等部門以及工會組織,緊密配合企業改革,採取有效措施,簡化辦事程序,安排扶持資金,減免有關稅費,提供經營場地,幫助下崗職工創辦三産,開闢就業崗位。第三,大力發展旅遊業,以旅遊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産業已經成為我省安置下崗職工和新增勞動力的主渠道。第四,推進勞動就業體制改革,以市場為導向的就業機制初步形成。目前,全省共建立勞動力市場1000多個,通過勞動力市場實現就業者超過60萬人。第五,提高下崗職工的市場競爭能力,實施了“三年四十萬”再就業培訓計劃,3年多共培訓

  下崗職工、失業人員49.8萬人。1998年以來,全省國企下崗職工通過各種渠道實現再就業16.3萬人。

責編:宋璐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