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戰爭影響世界糧食格局 中國糧食出口獲新機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27日 14:21)

  《國際金融報》消息:3月26日,商務部公佈的資料顯示,伊拉克戰爭如果在短期內結束,對經濟以及糧食貿易將不會有明顯影響,但是如果是長期戰爭,將使全球經濟受到影響,糧食市場也將受其波及。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雖然伊拉克戰爭將使得糧食運輸成本增加,也使美國對亞洲國家的糧食出口有所抑制,但這些影響都只在戰爭久持不下的情況下才有所顯現,目前而言效應並不明顯。”

  商務部的信息顯示,儘管目前糧食市場期貨及現貨價格都未因戰爭而出現大的波動,但國際市場糧食貿易已經出現了一些轉變:由於聯合國暫停了“石油換食品”的計劃,導致澳大利亞等主要對伊糧食出口國家的貿易終止。僅對澳大利亞小麥局來説,戰爭就使其損失了伊拉克的8億澳元的小麥市場貿易,並迫使其必須重新尋找新的買主。

  同時,戰爭將導致運費增加。

  儘管開戰後石油期價下跌,主要是由於前期市場對此利多消息已反復炒作,但諸多專家均預期隨著戰爭的持續,運費將繼續看漲。除此之外,目前部分船運商已經不願為遠期船期運費報價。運費的增加勢必導致進口商進口成本增加。

  另外,亞洲穀物的進口格局也將由於戰爭有所改變。首先中東地區的貿易無疑深受其害,糧食進口會暫停,如果戰爭延續時間過長,出現搶購,局勢將更加嚴峻。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可能因美國等穀物主要供應國運輸困難而出現供應短缺,並重新尋找新的供應國,一些非傳統穀物供應國將會加入,傳統貿易格局將會改變。

  伊拉克戰爭的爆發尚未對中國糧食市場造成明顯的影響。但是如果戰爭持續時間較長,對中國糧食進出口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在進口方面,戰爭對於中國的糧食進口將起到一定的抑製作用。美國作為中國進口小麥和大豆的主要來源國,即使在戰爭過程中不中斷出口供應,也會因為運費的增加而導致進口的增加。由於前期油價的上漲,目前美灣至中國的運費每噸已漲至27美元左右,太平洋西北海岸至中國的運費也漲至每噸18美元,因此近日運費尚未明顯變動。但如果戰爭持續,勢必造成運費的再次上漲。目前個別船運商態度相當謹慎,只願給出近期船隻的運費報價。

  另外,由於戰爭,保險費的增加也將直接導致進口成本的增加。進口成本的增加將會直接影響進口商的積極性,從而導致數量減少。大豆方面,鋻於中國已經對巴西大豆發放許可證,因此大豆市場將不會受到明顯影響。小麥的進口商積極性受到影響,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國産優質小麥的替代數量,並對國産優質小麥的價格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在出口方面,由於戰爭,中國穀物出口將會面臨一些新的機遇。戰爭導致亞洲國家從歐美進口穀物受到一定制約,導致其不得不轉移目光,尋求新的進口來源,中國小麥和玉米將是亞洲國家和地區的較好選擇。首先,中國小麥、玉米價格低廉;其次中國小麥、玉米數量充足;第三,中國政府對玉米、小麥出口持鼓勵態度。另外,在運輸上可以採取小噸位船運,有利於對東南亞的出口。

  其中,對臺的糧食貿易值得關注。台灣在2002年由於國際市場玉米價格高企,以及美國西北海岸封鎖的後遺症,一度允許從祖國大陸進口玉米。目前台灣進口商已開始擔心戰爭將會導致從美國的進口受到中斷。已經完成4月船期採購的台灣進口商已退出市場,等待當局是否會允許從祖國大陸進口玉米。台灣的玉米、小麥和大豆的需求中,90%來自美國,如果和美國的穀物貿易受到戰爭影響而受阻,台灣當局將會考慮減少對美國供應的依賴。

  之前,台灣“農委會”已成立緊急因應中東戰事小組,維持各項民生需要的糧食,大宗飼料穀物的供應與價格穩定,“農委會”稱,不排除必要時會專案開放祖國大陸物資進口。臺“農委會”還稱,目前小麥、玉米及黃豆庫存量均可維持兩個半月,價格也很正常。未來若出現供需明顯失調,或是價格大幅上漲,“農委會”不排除專案開放大陸物資進口。

  宋國青接受採訪時同時表示,由於中國處於通貨緊縮的局面,因此戰爭導致的物價上漲並不會對中國産生直接影響。

責編:陶柯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