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911”加速金融巨頭逃離 華爾街正在消失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13日 09:29)


華爾街標誌性建築之一—華盛頓塑像

  《北京現代商報》消息:隨著信息技術和遠程交易的日益興起,華爾街作為美國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遭到巨大挑戰。“911”的發生更加劇了證券金融巨頭的逃離。9月11日《亞洲華爾街日報》和12日的《華盛頓郵報》相繼載文,感嘆作為紐約曼哈頓中央商務區(CBD)心臟的華爾街正在消失……

  

金融公司相繼離去

  紐約州的哈裏森沒有什麼“華爾街”,新澤西州的澤西城、曼哈頓中城區和布魯克林區也都沒有“華爾街”這個路名。但所有這些地點都在日益成為華爾街公司的辦公所在地。

  一年前的“911”恐怖襲擊事件在曼哈頓下城區的心臟地帶留下了一個大坑,也加速了一股潮流:眾多金融機構逐漸離開華爾街,並導致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也流向了其他地區。

  “華爾街和紐約市區過去一直是、將來也仍是金融界精神意義上的中心,但華爾街已不是金融界在地理概念上的心臟了。”高盛總裁兼CEO約翰.泰恩説。高盛仍保留了距華爾街幾個街區之遙的公司總部,但也在新澤西州興建了辦公設施。

  許多公司分散業務地點的一個非常現實的理由是,他們發現集中辦公的潛在巨大風險。美林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大衛.考曼斯基認為,整個行業或整個一家公司都集中在一塊地理區域或一幢大樓中是很不妥當的。在“911”之前,我們對於這種風險不以為然,而在“911”之後,觀念發生了轉變。

  摩根士丹利已經開始在紐約州的哈裏森郊區興建新的交易場所,以便分散業務地點。這種做法所遵循的原則是,要讓所有業務地點都貼得比較近,這樣如有必要,僱員就可迅速地改變工作地點。摩根士丹利本來有3700名僱員在世貿中心辦公,現在,該公司將一部分僱員安排在曼哈頓下城區,一部分僱員轉到了布魯克林行政區,還有一部分僱員轉到了新澤西城等地。

  

頹勢由來已久

  證券行業撤出華爾街,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當時股票和債券的出售是通過眾多金融機構合作進行的,以分散未出售證券的風險。華爾街因此成為交易商的聚集地。交易商們非常看重午餐時間和其他公司同行的交流,他們常去的地方有下城區百老匯的銀行傢俱樂部等。在那時,每個公司都必須在華爾街附近設辦事處,以便快遞人員能將股票憑證送達各個公司或集中保管地。


華爾街前路在何方?

  隨著電腦和電子交易手段的亮相,股票發售速度開始加快,一些證券公司積累了足夠的資本能自擔風險之後,參與股票和債券出售的決定就更多地是由資本和研究能力推動了。華爾街的吸引力開始減弱。最早離開這片金融區的公司是花旗集團的前身紐約第一國家銀行。它在1961年從下城區華爾街遷至中城區。

  “911”發生後,人們對地處下城區的華爾街的美好感覺加速消失。在原世貿中心的辦公室被毀的證券公司,多數選擇中城區為辦公地點,而不是下城區。影響較大的是美國最大的證券公司之一雷曼兄弟公司,在“9.11”後它迅速搬到了曼哈頓中城區的一座摩天大樓。而自1858年雷曼兄弟公司成立以來,華爾街一直是該公司的總部所在地。

  也由於同樣考慮,納斯達克市場的經理們也將其總部從接近世貿中心廢墟的一座大廈搬到了時代廣場。

  結果就是:“華爾街”這個詞已經日益變為“金融界”的代名詞,而不是一個確實擁有金融機構的現實地點,即便對於仍然留在華爾街的主要金融機構,如美林公司和高盛集團來説也是如此。

  

華爾街轉型?

  當地政府官員都在極力挽留大公司,他們説如果這些公司繼續搬出,那麼紐約會失去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取而代之的將是新加坡或布魯塞爾。但是僅有25%的公司明確表示會繼續在下城區。

  城市規劃專家和房地産商説美國政府和紐約政府必須解決好三件事以確保華爾街的地位:交通、交通還是交通。

  街道的佈局也應改變。打通原來被世貿大樓截斷的道路,並建過街天橋,以聯接繁忙的華爾街和金融區的其他地方。

  專家認為這需要聯邦政府投入超過200億美元的鉅資,否則保住華爾街的設想只能是無法實現的美好願望。

  目前,下曼哈頓區為鼓勵企業留下來或者是搬回來,主要的措施是提供稅收優惠。這些措施挽留住了眾多中小零售商業和專業服務公司,但對那些大銀行和證券商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專家還認為,世貿中心重建計劃將直接影響到華爾街未來的發展。在未來的5至10年內,華爾街所在的下曼哈頓區很可能轉變成商業和旅遊中心,聚集新型的住宅區、零售業和小型公司。同時旅遊業將會成為振興下曼哈頓地區的重要産業。每年會有上百萬遊客到這裡參觀世貿大樓遺址。

  在美國金融市場的210年曆史中,“華爾街”這個詞在今天要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一個描述行業,而不是地理位置的概念。或許幾十年之後,我們在地圖上還能找到華爾街,但彼華爾街已非此華爾街了。(劉蓓蓓 沈衍琪 吳曼 編譯)

  【有關資料】:

  華爾街(Wall Street)是紐約市下曼哈頓區南部一條大街的名字,長不超過1英里,寬僅11米。

  華爾街是英文音譯。荷蘭統治時,在這裡築過一道防衛墻。英國人趕走荷蘭人後,拆墻建街,因而得名。這條街上的聯邦廳曾是美國第一屆國會的所在地,首任總統華盛頓就是在這裡宣誓就職的。

  華爾街兩旁很早就已是摩天大樓豎立,街道如同峽谷,抬頭只能望見一線天。數不清的大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和交易所都在這裡駐足。每天成千上萬的白領階級涌到這裡上班。

  華爾街設有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聯邦儲備銀行、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因此華爾街被視為資本主義世界金融高度集中的象徵。

責編:楊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911”一週年 華爾街不平靜的一年 (2002/09/12/ 08:09)
  • 華爾街生財有道 破産風引發收藏熱(2002/08/28/ 15:46)
  • 防範恐怖主義:美國華爾街僱員要留手印(2002/08/23/ 14:38)
  • 美公司退休基金縮水 華爾街舊傷未好又添新愁 (2002/08/04/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