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樓市三月“變臉” 交易量猛增價格攀高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7日 19:00 來源:

  新華社上海4月7日電(記者 徐壽松 孫曉勝)三四月份對於中國的房地産市場而言是個具有標本意義的特殊時段。去年二季度伊始,樓市調控新政接連出臺,各地樓市應聲走落;一年過後,一直不溫不火的北京、廣州等地的樓市交易量猛增,價格攀高;就連受“打壓炒房”影響最大的上海,3月份的商品住宅成交規模也已回歸到去年調控新政出臺前的水平。

  不久前結束的北京軍博房展會上,3萬多名購房者蜂擁而至,均價6000元/平方米已經不可能買到南四環內的毛坯期房;上海市“網上房地産”的交易數據顯示,3月份商品住宅交易量達179.67萬平方米,環比增幅近120%;就連近兩年房價相對平穩的廣州,今年首季也大漲14%。

  房地産業景氣指數佐證了現實中房地産市場的變化。國家統計局5日發佈企業景氣指數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的房地産業景氣指數比上季度上升1.9點,這已是該數字連續第二個季度上升。

  一年前,自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抑制高房價後,一系列打擊炒房、穩定房價的調控措施接踵而至,房地産行業的景氣指數曾創下2003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歷史低點。

  變化最明顯的是上海,樓市調控新政策後,消費者持幣觀望的心態讓房價過高的上海樓市連續8個月交易清淡,房貸連續萎縮,新盤成交量自去年3月起以15%的幅度環比下跌。但是進入2006年3月,上海樓市明顯露出“抬頭”跡象,3月份的第二至第四週,成交量不斷上漲,部分總價低的樓盤甚至重現罕見的“排隊購房”場面。

  相較于上海,雖然近一年的宏觀調控並未給北京住宅市場帶來很大影響。但根據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監測結果顯示,2006年3月仍是北京樓市“回暖”的時間起點,商品房供給量、成交量有所擴大。預計到四、五月份,將有更多的中、高檔住宅形成入市高峰,屆時北京房價漲幅可能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跳升。

  什麼因素促成了近來房地産市場的“回暖”?分析人士認為,首先金融政策放鬆,公積金、銀行房貸頻頻放寬限制,刺激了樓市消費;其次是政策性利好托市,今年3月份以“抑制”為基調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出現了新提法,國家發改委公佈的《2006年房地産調控工作重點》中提出,要“鼓勵居民適時適度購房”;再者是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婚慶、動遷等自主型消費在積壓一年之後開始釋放。此外,人民幣升值助推內外資金進入樓市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因素。

  復旦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伊伯成認為,“回暖”未必意味著中國樓市全面回升。3月份本來就是傳統的樓市旺季,僅憑這一個月的成交放量很難得出樓市全面恢復的結論。中國樓市供求基本面沒有大改變,普通百姓的購買力與高位運行的房價之間的矛盾也並未解決。

  央行發佈的2005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截至去年12月末,全國商品房空置面積1.43億平方米。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日前發佈的《中國房地産金融安全評估報告》認為,中國城市居民中至少70%沒有購買新房的能力。

  尹伯成最擔心的是開發商再乘勢抬價,有限的樓市調控的效果被很快蠶食。但他同時也表示,在出口壓力、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內需顯得非常重要,無論中央還是地方均不願意看到樓市長久低迷。

  專家建議,政府既需要樓市對拉動內需的合理貢獻,又要保持房地産部門經濟和宏觀經濟的健康、有序,這就決定了2006年的樓市調控將更趨系統化。

責編:曉星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