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禽禍"令家禽産業損失過百億 發改委開門問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8日 11:13 來源:
    專題:共同關注高致病性禽流感

  中國經濟網消息:3月16日上午,來自全國的八個家禽産業代表和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禽類協會終於有了一次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宣傳部等幾大部委領導面前直接發言的機會。

  “禽流感對家禽産業的重創已經不是一個行業的問題,這個産業鏈背後關係的是近一億農戶的生計。”人大代表李秉和在當晚接受記者採訪時仍然非常激動。

  當天的閉門會議上,人大代表李秉和、張振武、王秀林分別代表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和商會力陳産業的窘境。他們也遞上了一份由111位人大代表簽名的《關於保護扶持家禽産業持續發展的建議》。

  相關人士透露,國務院已經批示各大部委要儘快提出解決方案向國務院彙報,並儘快落實。

  家禽業的內憂外患

  自從去年10月份國內出現第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以來,消費者的恐慌心理已經導致禽肉類市場萎縮,從而對這個行業産生致命打擊。龍頭企業普遍處於“三降一緊”,即國內禽肉産量、價格、效益下降,産品庫存猛增,銀行收緊銀根。

  “如果政府還不出手,企業就沒辦法活下去了。”李秉和如是對記者説。

  在北京開人大會的這些天,李秉和的企業就停掉了一個養殖廠,解散了2000多人。在下午從北京返回公司的路上,他接到了兩家銀行的催款電話。“我們還是比較小的企業,那些大企業的危機更難解決,因為他們的庫存量更大,牽涉到的養殖戶更多,減量更困難。”李告訴記者,為了保護養殖農民的利益,龍頭企業還要繼續履行與農戶簽訂的合同和訂單,按期收購農戶交售的出欄家禽,進一步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在111位代表聯名提出的建議書裏有這樣的數據:去年疫情發生以來,禽類産品的銷售攤位面積平均減少30%,市場銷量減少近70%,平均價格降低了30%,全行業直接損失已經超過100億元。估計由禽流感帶來的損失將達到500億元。

  草原興發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有4萬噸的美國雞腿肉已經到了海關,正等待近日進入中國市場。

  “通過走私進入中國市場的禽肉類食品也在增加,而我們在出口時,往往被要求熟食産品出口,並經歷更多更繁瑣的出口手續。這種進口和出口所遭受到的不對等待遇必須由國家出面談判解決。”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代表表示,國家如果不站在保護産業的角度來採取措施,受到內外夾擊的企業將無法渡過難關。

  急呼政府扶持

  在3月16日的會上,發言代表們對各部委領導提出了數條建議。首先是儘快落實56號文件(即去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扶持家禽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一文件是2005年為解決家禽業所面臨的困境而出臺的扶持政策。

  “國家的支持文件出臺了,但有關部門沒有落實,銀行的貼息與減息無法實現,減費減稅等措施難以到位,企業的難題仍然沒有解決。”他表示,此次國家發改委組織幾大部委一起聽取意見顯得意味深長。

  聯名代表們一致認為,要挽救這個産業,一些政策性銀行應該介入,如國家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以及進出口銀行等,對企業進行實際的扶持,解決眼下的問題。

  “目前國內18名禽流感患者中,沒有一名是直接從事禽類養殖的,為什麼要牽連家禽類呢?”代表們在彙報會上也建議以後在宣傳的過程中改禽流感為H5N1流感,從而減少對禽類企業的過度打擊。

  每一次國內對人患禽流感的報道都直接影響禽類産品的出口。如在廣州發現人患禽流感病例後,香港馬上停止了從廣州的活禽進口。供港活禽養殖大戶廣東溫氏集團也因此損失慘重。溫氏老總溫鵬程,此次&&的代表之一,無可奈何地説:“家禽業是最倒楣的行業”。

  “如果繼續宣傳遠離家禽,我們真的可能自毀家禽業。”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家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辛朝安對記者強調,家禽業雖然是一個小産業,但背後的1億人生計無法輕視。

  “國務院應該會在聽取幾大部委的方案後,很快拿出具體的扶持措施。”一位發改委農經司人士在3月16日下午接受記者採訪時樂觀地説。張岩銘

責編:武林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