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06中國資本市場三大亮點 “創新”成時髦字眼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09日 11:13 來源:

  中國財經消息:展望2006,歷經風雨、洗盡鉛華的中國股市,又將給投資者帶來哪些新的期盼?

  新股全流通

  千夫所指的股權分置惡疾,在可以預想的未來,將成為中國股市的過去式。實踐表明,股權分置改革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認同和接受,改革預期日漸趨於穩定。與股改密切相關的一些政策,如“新老劃斷”和恢復融資,在全流通格局基本塵埃落定的情況下何時出臺,也開始進入決策者的視線。

  “新老劃斷”是指對首次公開發行的公司不再區分上市和暫不上市流通的股份,對存量上市公司分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滬深股市融資自股改啟動後暫停已有近十個月之久。按照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的説法,新股發行和再融資將和新老劃斷工作實行有機銜接。換言之,實行新老劃斷之後,首次發行即為全流通發行,同時解決了股權分置問題的公司可以進行再融資。

  不惜犧牲股市最基本的融資功能,為實行新老劃斷創造條件,管理層的苦心不言而喻——防止在改革進程中積累新的歷史遺留問題。也正因為如此,其推出時間表遲遲未能公佈,成為後股改時代最大懸念之一。

  有消息説,春節後證監會有可能會公佈有關全流通背景下IPO融資政策的徵求意見稿,隨後在二季度可能會重啟新股發行。

  鋻於此前管理層曾經表態,實施新老劃斷的前提就是市場對股權分置改革已經形成了比較明確的預期,新老劃斷的實施不會對現有格局造成衝擊。業內人士分析,率先完成股改的中小企業板有望拔得頭籌,打響新老劃斷的第一炮。

  “創新”成為時髦字眼

  2005年,為了配合股改而推出的寶鋼權證,著著實實讓許多人找回了一種久違的牛市感覺,而其同時伴隨的價格劇烈波動,也讓業界人士對此類産品的設計、制度配合等有了更多的思考。

  從上交所有關改變G股和50指數樣本股交易方式,以及推出上證50ETF權證等等一系列牛刀小試的過程中,管理層意欲破舊立新的思路清晰可鑒。今年2月初,尚福林更將“推進資本市場制度創新和産品創新”,列為本年度六項重點工作任務之一,凸顯其高度。

  按照證監會有關負責人的説法,2006年市場創新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要創新産品,開發不同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産品,要積極開發固定收益類産品,擴大固定收益類産品的比重,要開發適應不同類型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産品,要繼續發展不同類型的基金,要積極研究穩妥發展股票期貨;二是要不斷完善市場交易結算系統,為市場提供安全、高效、適用的交易結算服務。

  有專家提醒説,創新是件好事,但目前的創新産品有一定缺陷,例如寶鋼權證,其發行數量固定不變,當市場需求變動時,缺乏相應的價格穩定機制。有關部門在推出這類新産品時,還應進行更加細緻全面的考慮。

  三板市場吸引眼球

  今年1月初,一度背負“垃圾市場”惡名的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即通常説的“三板”,終於迎來高科技企業掛牌這個“聚寶盆”。為激活這一市場的交易,證監會還同步為其推出了優惠交易費用、手續等多項配套措施。儘管首批登陸的企業只有兩家,但多數觀望中的企業都對兩家的動態表示了較大的興趣,稱將視其成果來決定自身去向。

  在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裏,不僅有證券交易市場,還應該包括場外交易、櫃臺交易以及直接的産權轉讓等多層次、多形式的資本交易,而證交所內部又細分為包括主板和創業板市場的證券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非流通股轉讓等若干平臺。相比較之下,我國相對單一的資本市場形態,在應對千差萬別的企業融資需求時,更是顯得力不從心。

  因此,三板市場重新開閘接納活水這一舉動,有著風向標式的意義,資本市場“多層次”的體系已經初步顯山露水。(李瓊)

責編:王麗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