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發改委專家稱我國99%的企業從未參與過捐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4日 09:52 來源:

  新華社天津11月13日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流通與消費研究室主任陳新年在此間透露説,國內工商註冊登記的企業超過1000萬家,但有過捐贈紀錄的不超過10萬家,99%的企業從來沒有參與過捐贈。

  陳新年介紹説,目前我國的慈善機構不僅規模小,而且大多是官辦機構。我國國內現有的大大小小100多家慈善公益組織所掌握的資金總計,僅佔到國內GDP的0.1%。根據有關慈善公益組織的調查,國內工商註冊登記的企業超過1000萬家,有過捐贈紀錄的不超過10萬家,即99%的企業從來沒有參與過捐贈。而美國通過第三次分配的財富,佔到了美國GDP的9%。美國的富裕階層--企業和個人,每年通過各類基金會做出的慈善公益捐助有6700多億美元。

  陳新年分析説,中國企業和個人捐贈不積極,很多是制度上的原因。一是稅收,目前國內法律不像歐美等國家,對慈善捐助並無免稅待遇,善款仍然上稅;二是國內慈善公益組織影響力不夠,必鬚髮展民間組織。三是善款能不能做到善用。我國絕大多數慈善公益機構為“官辦”性質,並不能真正發揮作用。如當前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國青基會,已經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兩家慈善公益組織,但其一年運作的公益善款分別只有8000萬元和6000萬元。其餘的公益組織,維繫困難。

  陳新年建議,“十一五”時期,我國應繼續支持社會慈善、社會捐贈等社會扶助活動,鼓勵富人資助和發展民間公益組織,免徵贈與稅或者提高贈與稅免稅額。(記者周潤健、程子龍)

責編:湯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