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發改委二次徵求藥品標價意見 新辦法將出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1日 13:13 來源:

  京華時報消息:昨天,國家發改委召集中國醫藥商業協會、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中國中藥協會和外商協會藥品研發行業委員會等四個國內重量級醫藥協會,徵求他們對發改委正在醞釀出臺的藥品標價措施的意見,這是發改委第二輪徵求意見。儘管面臨一些質疑,但在發改委鐵心推動藥品降價的行動面前,這個新辦法的出臺只是時間問題。

  發改委徵求意見

  “發改委相關官員向我們通報了藥品政策,這個政策大家都很關心。”昨天下午,在徵求意見的座談會結束後,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秘書長王錦霞向記者確認了這個消息。

  王錦霞所説的政策,其實是今年9月開始醞釀的藥品定價方面的新政策。按照發改委兩個月前的草案,發改委要求,市場自行調節價格的藥品必須在藥品外包裝上明確標出藥品出廠價以及建議零售價。據悉,修改後的草案中,發改委要求生産型藥企準確標明真實出廠價,而不再要求標明建議零售價。

  據透露,在昨天徵求意見的座談會中,發改委徵集的意見是:企業和行業協會對這個新規的意見以及修改意見,具體條款中的細節問題,企業今後實際執行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在昨天的徵求意見中,發改委拿出的草案並不再要求企業標明建議零售價,只要求其標明出廠價。記者了解到,這是發改委根據第一輪徵求意見的結果作出的調整。

  據悉,儘管藥品定價新規目前還在內部徵求意見,但根據計劃,如果沒有意外,明年上半年一個針對市場調節價格藥品的新定價辦法將實施。

  出廠價與零售價差額大

  據了解,我國藥品價格目前有3種定價模式——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和市場調節價。其中實行政府指導價或政府定價的藥品只佔到市場份額的4成,而超過6成的藥品是市場調節價,也就是説,價格掌握在企業手裏。

  “政府定價的藥品價格是可控的,不可控的是由市場調節的藥價。”昨天下午,長城證券醫藥分析師但朝陽告訴記者,絕大部分虛高的現象出現在市場調節價藥品。由於價格掌握在企業手裏,藥品出廠價和零售價差額巨大,中間環節利潤驚人,藥價虛高現象無法控制。

  根據美國信納醫療諮詢公司去年的一份調查報告,在政府定價藥品方面,可能出現部分流通渠道抵制已經降價的藥品,但總量不到10%。但市場調節價格藥品,由於不確定因素過多,藥價差異極大,藥品零售價與出廠價有3倍以上差距。

  “按照發改委的思路,各家生産企業自己制定出廠價,可能還限定最高出廠價,規定企業不能將出廠價標得太高,把賣給醫藥商業企業的價格定得太低。而出廠價和零售價之間有一定的相差幅度,但這個幅度還在商榷。也就是説,發改委希望讓普通消費者明白藥品出廠的價格,而到哪買,消費者自己選擇。”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秘書長周燕告訴記者。

  新規操作性存在爭議

  從10月第一輪意見徵集至今,圍繞著這個即將出臺的新規的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當然,支持和反對的意見一直同時存在。

  昨天,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副委員長陳良波表示,他代表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肯定和支持將藥價印在包裝上的做法,這有利於藥價透明,加強患者認知度。而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的有關負責人則認為,基於消費層次的不同,藥企在全國統一定價並不現實,這給企業造成的負擔很大。

  記者了解到,目前爭論的焦點是新規的可操作性問題,也就是新規如何監管藥品出廠價的真實性,如何確保出廠價全國統一。

  “出廠價是每個企業的商業秘密,沒人會主動洩露商業秘密。”興業證券林木紅分析師認為,藥企出廠價不可能透明。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周子君説:“企業標注出廠價肯定都是按照對主管部門申報的成本進行的,但企業在申報成本時向來都高於實際成本,這已是眾所週知。除非從企業的原材料採購到生産、包裝運輸,進行各個環節的細緻測算,否則就不能知道真實成本,就不可能知道合理的出廠價。但要做到這一點,顯然是不可能的。”

  周燕的出言比較謹慎,她説,發改委的目的是平抑藥價,這是正確的大趨勢。但藥價虛高的癥結是“以藥養醫”的醫療體製造成的,並不在企業。(楊開然)

責編:湯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