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專家學者投靠開發商 房地産業話語權被壟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3日 13:52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消息:近年來,隨著房地産行業的迅猛發展和人們對住房需求的不斷增長,房地産走出了行業的狹窄範圍,似乎一下成了社會熱門和“顯學”,不僅在許多部門、協會和高校冒出了各種房地産研究機構,而且“專家”、“學者”輩出,知名人物紛紛涌現,一些原來與房地産無關的專業人員搖身一變也成為了房地産理論界的“&&大哥”。於是産生了今天這樣一種獨特的社會景觀:專家現身售樓現場,搖唇鼓舌,越來越像商人;同時商人現身講壇,著書立説,越來越像專家。中國經濟時報本期為此編發了一組報道,探討“專家是不是售樓小姐”這一論題,以期引起人們對房地産業話語權的思考。

  “在房地産市場當中,普通購房者幾乎喪失了話語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教授喬新生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政府部門、地産商、專家三方結成利益同盟,從而形成了房地産市場的話語霸權,而普通購房者則因此被剝奪了話語權,集體失語。

  “控制社會的三種權力——政治權力、經濟權力、話語權一經結合,就會形成絕對的強勢,誰也無法與之抗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教授唐鈞對本報記者表示,房地産業的這種強勢讓天然弱勢的普通購房者更加弱勢。

  學術“走穴”日盛

  “利益的誘惑讓眾多所謂的學者、專家,以及一些研究機構淪為開發商的代言人。房市健康論、房價正常説等等專家‘語錄’,為開發商壘起話語霸權的銅墻鐵壁。呈現在媒體上的房地産市場一派繁榮昌盛,偶爾有之的反對聲音,一經發現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或被批判,或被壓制,最終被淹沒。”喬新生指出,出現這些學術“走穴”現象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專家“不專”,一些所謂的博士、教授事實上就是“二道販子”,將國外的科研成果翻譯、抄襲變成自己的學術著作,從而躋身專家之列。這種素質低下、沒有學術追求的“專家”很難堅持學術之道,容易受利益驅動淪為開發商的“鼓吹手”。

  其二,專家浮躁。商業誘惑令不少曾經潛心向學的專家變得浮躁,學術腐敗的現象日益滋生,整個學術界學風的嚴謹性和公信力每況愈下。

  其三,學術評估體系的不合理助推專家“走穴”。一些高校的教育行政機構,依據發表文章、出版著作的數量來評估學者的成績,促使一些學者急功近利,接受商業贊助作為出書、科研的經費,從而與開發商結為利益共同體。因此,目前各高校也涌現許多與房地産有關的課題,甚至一些與房地産無關的專業也開始熱衷“研究”房地産。

  “話語是利益的表達。”唐鈞表示,如果沒有利益的驅動,那些專業研究領域與房地産業毫無關聯的學者不會無故跳出來“指點”房市。

  不過,喬新生指出,如果要對學術腐敗的現象追本溯源,最終還是歸因于高校的行政管理體制。我國的大學絕大多數是公立大學,實行的是政府行政管理體系。學術研究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的行政化,導致中國學術研究具有濃重的行政色彩。

  不少學者並非根據學術自身的發展規律從事科研,而是根據行政長官的意志、國家政策的變化展開自己的研究思路。學術人格的缺失和學術研究獨立性的缺乏,導致中國學術界虛假繁榮的背後,是學術思想的蒼白。許多學者淪為少數壟斷財團的利益代言人,並且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中國的學術也因此失去了應有的公信力。

  只有保持學術研究的獨立性和學術評價的自律性,讓學者在學術共同體內部進行公平、公開的競爭,確立自己的學術地位,才能夠匡正學風,減少乃至杜絕學術領域中的“走穴”現象。

  “政府對高等教育所實行的管理主義,只要求學者們在政治、行政上的可靠,對於其是否走穴等學風問題反倒沒有嚴格的約束。”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毛壽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同樣認為,如果沒有學術自由,沒有獨立的基金會資助獨立的研究機構,學者走穴問題將無法根除。

責編:張麗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