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財經報道]重慶火鍋被“打翻”後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15日 11:05)

  CCTV.com消息(財經報道):重慶火鍋,麻辣鮮香,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愛吃?四川人打小就離不開這東西,過幾天不吃,心裏犯癢,舌頭也犯癢,非得吃上一頓不可。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可是最近,重慶火鍋底料讓重慶的火鍋行業炸了鍋。大家發現,重慶一些火鍋底料生産廠,在底料裏面添加了化學原料石蠟。消息一傳出來,消費者一片譁然,重慶的火鍋底料、配料的生産商也都坐不住了。他們著急的是,怎麼樣把打翻的火鍋扶起來。

  重慶火鍋業界發誓“清理門戶”


  重慶火鍋店經營者:“我宣誓,一起行動,共同維護重慶火鍋百年品牌;一起行動,共同維護重慶火鍋百年品牌。”

  坐在這裡的可以説都是重慶火鍋行業裏的重量級人物,平時他們各自都是對方的競爭對手。有人説,能讓競爭對手坐到一起發出同一種聲音的時候,往往是面對比他們更強大對手的時候。而這次在火鍋底料中加石蠟的只是幾家小的不能再小的家庭作坊,可是就是這幾個他們平時根本看不上眼的小作坊,砸掉的可能是他們所有人的飯碗。

  重慶火鍋店經營者蘇興蓉:“我們對重慶火鍋業界出現這種害群之馬,感到非常痛心。我們從事經營火鍋的人,也受到連累和傷害,因此我們非常氣憤。”

  重慶火鍋毛肚經營者:“他們在幹著傷天害理的勾當,極大地損害了重慶火鍋這張城市名片的形象。”

  重慶火鍋店經營者王峰:“我們保留起訴的權利。”

  重慶火鍋底料生産者謝亞琴:“重慶火鍋是重慶的一塊招牌,火鍋底料就是我的生命,我用生命擔保,請監督。”

  他們在發言中不約而同地使用了同樣一句話:一粒耗子屎,壞了一鍋湯。重慶火鍋協會會長何永智説,這是火鍋協會成立4年以來,會員到會最齊的一次會議。

  重慶火鍋協會會長何永智:“目的是自律、規範,我們也希望通過這個事件,告誡我們的企業一定要誠信經營,一定要規範,如果誰來砸我們重慶火鍋這塊百年金字招牌,我們就要砸他的飯碗。”

  央視記者如何揭開“黑幕”


  我們常用味同嚼蠟這個詞來形容索然無味的東西,要想單憑口味在火鍋裏面發現加了石蠟,根本不可能。而為了保持風味,重慶火鍋底料裏面,用的配料多達幾十種,成分十分複雜。僅裏面配的油就有豬油、牛油、羊油、色拉油、菜油、花生油等好幾種。要用化學分析找到石蠟,也是一道難題。所以説,誰也不會想到,火鍋底料裏面會有石蠟。那麼這件事情是怎麼發現的呢?這還得從我臺記者春節前在重慶的一次採訪説起。

  2004年元旦前,新聞頻道兩位記者去重慶採訪一期關於食品衛生的節目,然而在重慶市的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暗訪時,一些賣火鍋底料的小販爭著向他推銷。一位小販為了證明自己的東西質量好,把底料往自己的腦袋砰砰的砸。

  記者本來沒太在意這件事兒,可是在另外一個市場他碰到了另外一位小販,這位小販的火鍋底料有點發軟。記者隨口説了一句軟的不好,不料小販的回答嚇了記者一跳,記者這時候才開始注意火鍋底料的問題。

  食品裏添加化學原料本來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可是小販的閃爍其詞卻讓記者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他們決定把這個事情調查到底,兩位記者在重慶幾乎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以客商的身份暗訪了許多底料生産廠,除了衛生條件差以外,一直沒有發現添加石蠟的現場。

  就在他們想放棄的時候,意外地遇到了家廚調味品廠的老闆陳永祥。

  陳老闆為了證明自己的底料硬度好,還專門從鍋裏撈出石蠟給記者看。

  在離家廚調味品廠不遠的劉鑫食品廠和林峰食品廠,記者同樣也拍到了往火鍋底料里加石蠟的畫面。

  石蠟有食用石蠟和包裝石蠟的區別,像我們嚼的口香糖裏就有食用石蠟的成分,然而在那些食品廠,讓記者觸目驚心的是,他們使用的居然是包裝石蠟。食品包裝蠟主要用於包裝食品的材料裏面,是不允許作食品添加劑來使用的,因為食品包裝蠟的純度和安全性沒有食品級石蠟安全性高,如果純度不夠,就會含有多烷烴有機化合物,這種物質會對人造成致癌作用。

  一位重慶朋友曾經告訴過我,火鍋底料硬度大有一個好處,就是在往外地運輸的時候,底料不容易變形,也不會出現洩露,另外,牛油在火鍋底料中主要是起提味的作用,牛油越純味道當然也就越好,而且牛油越純冷卻後的硬度也越大,所以懂行的重慶人買底料的時候就喜歡挑硬邦邦的。包裝石蠟的價格便宜,凝固效果又比牛油好。這樣一來,我們也就不難理解,這些人為什麼要往火鍋底料中加石蠟了。雖然這次發現摻雜石蠟的只是幾家小作坊,貪圖的只是一些小利,可是他們卻給整個重慶的火鍋底料帶來了一場災難。

  醜聞重創重慶火鍋底料行業

  重慶朝天門小食品批發市場是重慶火鍋底料的主要集散地之一,這個批發市場近鄰長江和嘉陵江交匯的朝天門碼頭,外地客商從這裡批發了火鍋底料後,可以直接裝船運走,每天從這裡發往全國各地的火鍋底料幾乎佔重慶總産量的兩成,可是這幾天,幾乎就沒有人在批發火鍋底料了。

  重慶火鍋底料批發商:“就是這幾天,最近這幾天,報道説有石蠟的火鍋底料,我們對這個消息肯定是有影響的,都打白板了。今天還是白板,沒賣,賣不出東西。”

  記者:“什麼叫打白板?”

  重慶火鍋底料批發商:“就是東西賣不出去啦,就是東西客戶都不買了就是叫打白板。”

  重慶火鍋底料批發商:“居民們都不相信了,不相信你們這個了。”

  記者:“今天賣了幾包?”

  重慶火鍋底料批發商:“一包都沒賣,我們不敢賣了,沒有人了。”

  記者:“每天都損失多少?”

  重慶朝天門小食品批發市場經理王建:“每天損失幾百萬吧。”

  記者:“幾百萬?”

  重慶朝天門小食品批發市場經理王建:“他進火鍋料就要進其他小食品,現在進火鍋底料進貨的人也比較少了,影響了其他一些小食品。我們商場整個銷售額本來還是很可觀的,正常的銷售還是很可觀的,而現在經過了石蠟火鍋底料影響了很大一部分供貨商。”

  外地的客商不來了,而那些已經運到外地的火鍋底料命運也好不到哪兒去。上海、南京、哈爾濱等地查封了所有標注産地是重慶的火鍋底料,規定只有重慶市質監局出具産品合格檢驗證書以後,這些火鍋底料才可以重新上櫃銷售。

  重慶火鍋底料生産商鄒駿:“這次事件出來以後,包括我們上海的一些大賣場,比如説農工商、華聯一些中國比較大的賣場,他們就通知我們把我們火鍋底料下架了。因為他不知道好像重慶火鍋都有問題了;我們東北的市場已經反饋出來了,人家買了我們的麻辣燙,這些消費者就去退了。”

  各地對重慶火鍋底料的封殺讓重慶的火鍋底料生産商們一籌莫展,平時恨不得加班加點的火鍋底料生産線,如今只有一兩個人在幹活,以前供不應求的産品如今也只好積壓在倉庫裏。

  記者:“有沒有統計每天在外地的銷售,每天影響有多少?”

  重慶火鍋底料生産者謝亞琴:“可能起碼下降到百分之二、三十,銷售額下降到百分之二、三十。”

  記者:“像在重慶本地的銷售有沒有影響?”

  重慶火鍋底料生産者謝亞琴:“都有影響。”

  記者:“生産量有沒有減少?”

  重慶火鍋底料生産者謝亞琴:“減少了,肯定減少。”

  記者:“減少了多少?”

  重慶火鍋底料生産者謝亞琴:“銷售額已經下降了百分之二、三十,生産量減少了百分之二、三十,像平時這個庫裏面平時生産完,貨就發出去了。”

  記者:“不會有庫存?”

  重慶火鍋底料生産者謝亞琴:“對,沒有庫存。”

  記者在重慶採訪的時候,正是外地對重慶火鍋底料封殺聲一片,重慶當地媒體也在對石蠟火鍋底料口誅筆伐最激烈的時候。但每天晚上,重慶無論大大小小的火鍋店,依然是生意興隆,座無虛席。小孩吃的紅光滿面,大人吃的是悠然自得。有這麼多的人還在吃火鍋,那麼為什麼火鍋底料在當地的銷售也會下降呢?

  消費者:“火鍋底料牌子太多、太雜,都不買回去,都在外面吃。現在一般家裏都不搞火鍋,那嫌麻煩。”

  消費者:“我們一般還是在外面吃,沒有出問題。”

  記者:“很少買,是吧?”

  消費者:“一般不去買,因為不放心。”

  記者:“你們的底料是你們自己製作,還是從外面買?”

  重慶火鍋店經營者蘇興蓉:“我們火鍋店的底料,全是我們自己製作,從來不從外面買。”

  重慶有關部門打擊石蠟底料


  外地封殺重慶火鍋底料,當地老百姓也不再買袋裝的火鍋底料。這一下著急的不僅僅是火鍋底料生産廠家,就連重慶火鍋協會也坐不住了,他們從協會有限的資金中一下子拿出了10萬元進行懸賞,獎勵那些舉報造假者的人,並在重慶各媒體上公佈了舉報電話。

  每天火鍋協會都能接到40多個舉報電話,如果有舉報生産廠家造假的,衛生部門就出動;如果發現市場上有可疑産品,工商部門就去檢查。僅僅2月5日一天,重慶市的衛生、工商部門就出動了12次。

  重慶市江北區衛生局副局長王坤龍:“我們接到舉報過後,一般是要首先要核實我們受舉報的單位,調動監督人員到現場。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就是我們應該到達的,第一時間到達被舉報單位的現場。到了現場以後,我們首先要抽樣,石蠟這種單項的礦物元素的檢測指標,我們的結果可以在一天之內出來。”

  重慶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處長陳懿:“你賣了多少個品種?”

  經銷商:“十幾個品種。”

  陳懿:“你把經銷發票拿過來看一下。”

  重慶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處長陳懿:“現在我們就是對檢查當中,比如説發現硬度特別的硬,因為現在老百姓怕不放心懷疑火鍋底料摻雜石蠟是假的,所以我們要求送樣品檢測。這個産品已經送檢了,現在沒有結果,所以我們暫時讓你下櫃不要銷售 。”

  經銷商:“生産商他們讓我們放心地賣。”

  重慶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處長陳懿:“現在結果還沒有出來,結果沒有出來,所以你這個暫時不能銷售。”

  由於重慶人特別愛吃火鍋,重慶的各級監管部門對火鍋的管理應該算是很嚴格的。2003年重慶市就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火鍋底料管理的地方標準,對火鍋底料的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都作了詳細的規定。但是標準裏並沒有提到石蠟的問題。

  重慶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食品衛生科科長張建:“石蠟這個問題,它是屬於不應該在正常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它屬非法添加的,這些是你們沒想到的事情。應該説石蠟在我們國家主要是屬於化工産品用,但是它也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因為我們國家GB2760這個添加劑標準裏面有石蠟這一類,但是它不是用作凝固劑,它是用作涂膜劑。那麼肯定是不能用在凝固這個方面,所以就是説按照我們這個地方標準,如果是他要加石蠟我們是查不出來的。按照現在這個版本的標準,目前是查不出來的。”

  重慶市近期將會把石蠟的檢測列入火鍋底料的地方標準,而其他添加劑的檢測標準暫時還沒有列進去。對這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做法,重慶火鍋協會會長何永智顯得憂心忡忡。

  重慶火鍋協會會長何永智:“跟火鍋相關的有很多,包括前不久我們造罌粟火鍋、福爾馬林、潲水油這些。我們還不知道後面還會有多少,而很多都是我們的配套的相關企業,因此我們也希望,我們政府的職能部門能夠加大管理的力度。”

  重慶市政府也認為,重慶火鍋已經成了當地的一張名片,如果再出事情,影響的將不再是火鍋一個行業,整個重慶的投資環境也會因此而遭殃。

  重慶市副市長謝小軍:“那麼市政府是下了大決心的,要求各個部門拿出方案,我們集體研究,形成一套的辦法,包括我們的監管的制度,包括我們的責任機制。這個責任不光是落實到行業企業老闆,也要落實到我們政府的監管部門,這樣的任務落實到你頭上,出了問題你都要負責,要從這幾個方面來強化。”

  重慶火鍋的危機公關還需加強

  火鍋被譽為重慶名片,“石蠟火鍋底料”事件使其突然陷入名譽危機。央視對少數企業違規行為曝光後,重慶職能部門、火鍋協會等迅速採取措施,旨在維護重慶火鍋良好的整體形象。不過仍有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重慶火鍋的危機公關還不到位,擔心這張名片所蒙上的陰影不會輕易消除。

  少數違規企業被曝光後,重慶有關方面馬上展開了危機公關。工商、衛生、質監、商委等部 門,或抽查市場、或銷毀問題底料、或整頓違規企業、或表示要實行行業準入制。重慶火鍋協會則迅速成立火鍋底料專業委員會,表明要加強行業自律;並緊急舉行兩次新聞發佈會,邀請本地10多家媒體參與;還懸紅10萬元,圍剿石蠟火鍋底料。但有專家認為,在這場危機公關中,最值得肯定的是重慶有關方面反應迅速,處理及時。不足之處在於,所選的公關平臺不高,實施的公關力度不夠,輻射面不寬,影響力不夠大。專家認為,應該應加大公關力度,將這次危機演變成一次全國性的“事件營銷”,讓重慶火鍋這張名片變得更為光鮮。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當它這個情況被暴露出來的時候,當然首先是行業裏面的企業自查和外查要配合,然後把這個信息及時告訴給消費者,讓消費者知道,這種行為是一個普遍行為還是個別行為。當這種行為大家判斷不是普遍性行為的時候,讓那些比較大型的企業、比較好的企業公開向消費者做出承諾。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執法系統當然首先是行業協會,如果行業協會做不到的話,那麼由執法系統把那些劣質企業堅決排除出去。通過這個過程,告訴消費者,重慶火鍋底料總體是好的,並且在不斷的調整過程當中。在這過程當中,政府要借助市場機制行為來培養好的企業,營造出好的品牌來。最後重慶火鍋底料必須要借助幾個好的企業,借助幾個好的品牌,把它支撐起來。這樣,我相信重慶火鍋是幾百年來形成的好的品牌,只要我們重視這個問題,通過我們講的品牌的營造,行業協會的自管(自我監管),執法系統大的強有力的懲罰,我相信,消費者還是會恢復對重慶火鍋底料的信任。因為,正宗的重慶火鍋我也吃過,確確實實是非常好的。”

  地方特産需要樹立企業品牌

  重慶火鍋就好像重慶的一張城市名片,而且現在這張名片已經發遍了全國各地,也給重慶帶來了滾滾財源,成了當地一大支柱産業。目前重慶火鍋在全國經營戶已達到11200多家,年創産值達150億元,年上繳稅收8億元,解決了50多萬人的就業問題。

  而在這次石蠟底料事件之前,重慶火鍋行業已經遭遇過三次危機了,先是福爾馬林浸泡毛肚事件,後來又發生了火鍋湯裏放罌粟殼的事,接下來又有潲水油風波。金燦燦的城市招牌,因為醜聞的曝光而蒙羞。

  上海《新聞晨報》説,火鍋底料里加石蠟會危害呼吸道健康,文章説,石蠟在火鍋裏面長時間的燒煮,會分解成更小的低分子化合物,這種化合物會破壞人體呼吸道的免疫功能,使人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從而引發肺炎、氣管炎等疾病。而北京現代商報則認為重慶火鍋出現石蠟事件看似偶然,其實這次危機是必然的。文章引用了一個經濟學的專業詞語,叫“公地悲劇”,“公地”就是“公共用地”,就是説重慶火鍋這塊招牌就像一塊公共用地,哪一家火鍋店都能使用,可是誰都不會像愛護自己的私有財産一樣看護它。文章指出,“重慶火鍋”這個招牌讓所有使用的人都得到了利益,但是一旦出現危機,所有的使用人都會受到連累。這樣的背景下,維護“重慶火鍋”最好的方式就是,企業要借重"重慶火鍋"的名氣,但更要突出自有品牌,給顧客"某某重慶火鍋"的完整概念,而不是籠而統之的重慶火鍋。強勢品牌的出現,既有利於原有品牌的保值增值,也壓縮了害群之馬生存的空間。

  專家認為,企業在依託地方特産招牌的同時,還應該樹立起企業自己的品牌形象, 這樣就不會因為個別企業的不法行為而導致整個行業受損。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北京出産烤鴨是非常有名的,我們知道最有名的一個品牌就是全聚德,全聚德烤鴨就區分于北京烤鴨這麼一個特産。因此這個時候,即使有其他北京烤鴨店生産出粗劣烤鴨的話,也不會損害北京全聚德烤鴨烤制出來鴨子(的聲譽)。”

  從南京冠生園月餅到金華火腿,再到重慶火鍋底料,我們看到的是一種企業品牌的寄生和株連行為:眾多的廠家依託在一個知名地方品牌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樣,一些企業有足夠的動機通過使用劣質的原料和工藝來降低成本,而消費者卻難以準確區分地方特産中這些企業品牌。一旦出現問題後,成本由整個行業共同承擔,而不是由造假企業單獨支付。

  楊瑞龍:“有了特産是不夠的,有了特産保持特産,還得要靠裏面的龍頭企業。這個龍頭企業就是要借助它的品牌,營造它的一個好的品牌,然後通過這個好的品牌,把這個地方特産支撐起來。所以地方政府一定不要急功近利,長期的目標就是要扶強,通過扶強做大這個企業,做強這個企業,然後通過這個企業把這個地方特産那種特有的品牌,把它做響亮了。這樣的話,即使有幾個老鼠,它也壞不了一鍋湯,因為老鼠跑不到這鍋湯裏去。”

責編:慕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央視報道]重慶火鍋底料事件引發地名信譽危機 (2004/02/12/ 09:30)
  • 【南方都市報】重慶火鍋靠誰追究害群之馬(2004/02/06/ 14:29)
  • 重慶火鍋業發誠信宣言保留對害群之馬起訴權(2004/02/05/ 07:25)
  • [央視報道]重慶火鍋底料違規生産企業終身出局 (2004/02/04/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