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曾培炎出席國債建設成果圖片展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01日 16:50)

  新華網北京12月1日電:“譜寫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1998-2002年國債建設成果圖片展”1日在中國革命博物館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曾培炎説,五年前,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帶來的挑戰,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屋建瓴,審時度勢,果斷作出了擴大國內需求方針,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居民消費環境的重大決策。國家利用銀行資金比較充裕、市場物價較低的有利條件,發行長期建設國債,有效帶動了地方、部門、企業配套資金和銀行貸款,建設了上萬個有利於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的工程項目,投資總規模達3.2萬億元,為成功抵禦亞洲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增長減慢帶來的衝擊和影響,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曾培炎説,在國務院領導下,中央各部委和地方共同努力,利用國債投資集中力量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企業技術改造和産業結構優化,加大了西部大開發力度,推進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改善了人民生産生活條件,辦成了一大批多年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國債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先進生産力的發展,加快了先進文化的傳播,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增強了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譜寫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曾培炎指出,五年來的實踐證明,在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給結構不合理的矛盾比較突出,經濟增長潛力不能得到有效發揮的情況下,利用國債投資促進國內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具有創造性的重大舉措,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本次展覽充分展示了1998年以來,國家通過發行長期建設國債,在農林水利、環境保護、社會事業、交通基礎設施、人民生活、國家儲備糧庫、技術改造、高技術産業化和關鍵技術裝備本地化、軍民兩用技術産業化和軍轉民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這次展覽由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和北京市政府主辦。(完)

  新聞背景:國債投資有力拉動經濟增長

  新華網北京12月1日電(記者 劉錚) 1998年至2002年,國家共發行長期建設國債6600億元。據統計,國債投資每年拉動經濟增長1.5至2個百分點,累計創造就業崗位750萬個。

  利用國債投資,國家集中建設了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其中,加高加固長江幹堤3576公里,使其抗洪能力顯著提高;在長江沿岸實施了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工程,除險加固大中型病險水庫680個;建設鐵路新線5500公里,新增公路7.6萬公里,改建和新建機場35個,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基本消除;國家還利用國債投資加大了西部開發的力度,開工建設青藏鐵路、西電東送等跨世紀宏偉工程。

  投資2885億元進行的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使全國農村到戶電價平均每度下降了0.1至0.3元,每年可減輕農民電費負擔300多億元。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解決了3000多萬人的飲水困難。村村通廣播電視、高校高中擴招、中小學危房改造、血站建設,以及近1000項城市供水、道路、污水和垃圾處理工程,為提高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創造了條件。

  利用國債資金,國家全面展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實施了大規模的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重點防護林和京津風沙源區治理工程,“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的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再造秀美山川拉開了序幕。

  國債投資建設形成了一大批優質資産,有力地增強了經濟發展的後勁。各部門、各地區科學安排建設項目,精心組織施工,狠抓工程質量和資金管理,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基本建設管理水平,走出了一條政府出資項目管理的新路子。

責編:范小利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