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汽車信貸倒計時:銀行要撤退   
08月16日 13:12

    《中國經營報》消息:“個人汽車信貸不是銀行的主業,總有一天,我們會退出這一領域。”在北京最悶熱的天氣裏,《中國經營報》記者與民生銀行個人信貸部主管李文華博士的對話有了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

    在採訪之前,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的且小鋼經理曾表達自己的希望:讓銀行的信貸業務員向平安或者太平洋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學,主動上街找業務。而李文華卻認為,銀行的主業不在於此,五年之後銀行就將淡出這塊凍土地帶。這似乎讓前者的提議失去了意義。

    不搞雞毛蒜皮式的個人信貸,銀行要坐到汽車金融公司的幕後去

    記者:銀行真的要告別汽車個人信貸了嗎?

    李:大規模個人信貸的確不好再搞了。銀行的贏利點很多,不能在一點上牽扯住。搞汽車信貸銀行還陌生,它需要專業的知識和人員,於是你要培訓,還要提供大量的人工成本,用於管理每個月的還本付息,還需要很高的財力支撐,1000萬的單可以是一個客戶,一個人管就行了,汽車貸款可能是100個客戶,你想想看這是什麼樣兒,銀行的實力就會分散。所以,銀行的優勢還是在批發業務,在團購,現在有的銀行投入很大力量自己做汽車信貸,結果是業務量越大越賠錢。

    記者:我參加過1999年民生銀行和北方汽車交易市場的賣方信貸推廣活動。

    李(驚喜):是嗎?那次活動是我親自籌劃的,在當時還沒有金融機構搞這種信貸。

    記者:可在這之後,情況有了變化。汽車信貸的模式越來越多,銀行、經銷商,還有汽車金融公司都在搶這碗飯。這塊市場今後怎麼發展?您又説銀行會退出汽車信貸,真的是不再做了嗎?

    李:(思忖)1999年那會兒銀行不具備把握個人汽車信貸的能力,對買車的群體比較生,不敢太涉足。銀行加經銷商,再加保險公司的賣方貸款模式,就是把銀行不了解的客戶交給經銷商去調查,經銷商的風險再由保險公司來承擔,這樣一來,客戶的麻煩和銀行的風險都降到了最低。

    記者:我記得當時有個人買富康,説兩天就辦完了手續。但我問它每年還貸加養車花多少錢時,他説不太清楚。

    李:(笑)對,但現在汽車消費環境完全不同了。汽車消費越來越普及,消費者的借貸經驗在積累,銀行對個人的審貸能力也在增強。除了賣方信貸,出現了第二種,即經銷商提供擔保,銀行做經銷商的貸款業務;還有第三種是保險公司向銀行提供擔保,銀行做直貸。我分析第三種模式可能做的更長遠一些,但也不會永遠做下去。只有汽車金融公司才是將來惟一可能保留下來的汽車貸款運作模式。

    記者:您剛才説到一個前提,銀行從汽車信貸中沒有得到多少利潤,所以要走。但汽車金融公司為什麼那樣積極地在進入。在未來汽車信貸的利潤裏,銀行退出以後吃哪一塊?

    李:汽車的利潤在流通領域有三塊:銷售利潤、金融收益(即利息)、保險費。現在還有售後服務這種增值利潤。汽車廠搞金融公司有經營上的必要性,隨著大家對汽車價格的關注,廠家通過分級銷售拿利潤不行了,索性搞直營、專營,但還是不行,怎麼辦?只好降價。我在日本的時候買車,每輛車的平均利潤也就是100多美元,我們的國産車平均每輛利潤在兩萬元。現在不斷降價,廠家銷售的利潤就攤薄了,迫使它去吃第二層、第三層,直接參與金融收益和保險利潤的再分配。

    記者:但汽車金融公司在財力上無法與銀行相比。

    李(興趣來了):所以,銀行要做它的老闆,和汽車金融公司合作打市場。現在媒體都在説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競爭,實際上我們今後更多的是合作,它需要我在金融管理和財力上的支持。將來汽車金融公司會成為主流,但由於它是以汽車廠為背景組建的,廠家能夠給它的資金額度非常有限,這個時候銀行就可以進來,把整塊的資金貸給汽車金融公司,由它拆成小塊再做貸款零售,銀行從而間接地吃到了汽車在金融業務中的利潤。這實際上是回歸到1999年民生銀行的賣方信貸方式,這樣做我們的付出小,收益大。

    汽車經銷商要麼進入百貨業,要麼就變成非銀行金融機構

    記者:將來銀行走了,汽車金融公司來了,現在做車貸的經銷商和中間商到那時怎麼辦?

    李:銀行的退出和汽車金融公司的進入,對整個汽車信貸銷售格局來説是一個轉折。信貸業務被分流走了,汽車經銷商會被迫做大的調整。比如説,汽車和多數商品的共性會增加,很多大的零售商業也要做汽車。在國外,大一點的超市就可以擺個樣車,你交錢之後再去別的地方提貨。這樣一來,發生在經銷環節的成本就降低了,和它一比,小經銷商沒有優勢;專營店的投資和經營成本過高,利潤也會大降。因此,未來的經銷商可能會兩極分化,小的經銷商要麼淘汰,要麼進入百貨業;一些大的經銷商會賦予自己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性質,和汽車金融公司吃同一碗飯,貸款收益和保險收益都拿上一塊,它就能活下來。估計現在成千上萬的汽車經銷商到時候會淘汰掉一大批。

    記者: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有多大?

    李:對於未來汽車信貸和汽車經銷模式的變化,我們經過科學的測算,搞了五年。可以肯定這個格局將會出現。

    記者:那麼您估計銀行離開個人車貸業務和經銷商被迫轉型的這種格局,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形成?

    李:這要視汽車價格的變化情況,可能要到五年以後,也就是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的後幾年,然後各種模式會並存一段時間。五年以後,價格低到一定程度,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將是做汽車銷售業務的主流力量。

    記者:在這五年裏,除了和汽車金融公司的合作,銀行在模式上還會出現什麼新的內容?

    李:有一種信用卡模式,我們正在考慮。今後居民的收入水平會不斷增加,每個月還款額可能會比較小,比如800元到一兩千元,我們分析,現在買本田、福特這些原裝車的客戶,他的貸款額度也就是十幾萬,月還款額也就1000多元。這個時候使用可以透支的信用卡,可以幫助客戶解決臨時週轉的問題,自由地安排還款計劃。信用卡還款,不是僅針對汽車,將來是全方位的,只不過相對於汽車這種貸款額較小的品種來説可行性更強。但由於信用制度的建立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而且是建立在借錢-買車-賣車-再借錢買車的良性循環上的,所以這種模式要在汽車金融公司大行其道的時候才會逐漸施行。(張火召虎)



責編:楊潔    


相關新聞
上半年中國汽車進口量同比增長1/3 (08月16日 11:21)
四家銀行下調汽車貸款利率10%(06月05日 22:23)
汽車貸款“狼來了”(05月26日 14:38)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