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讓春晚的大地震來得更猛烈些吧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30日 15:25 來源:
    專題:網友觀眾熱評春晚

  湖南日報消息:

  □魏青

  狗年春節晚會在波瀾不驚地進行了兩次綵排之後,1月20日第三次綵排突然發生“大地震”,原本節目單上的41個節目被砍至31個,那英、韓紅、姜昆等都成為“刀下鬼”,惜別春晚。這也使得狗年春晚成為近十年來央視春晚節目最少的一屆!據悉,春晚導演組這次痛下砍刀的原因,是因為觀眾普遍覺得春晚的節目時間拖得太長,令人心生倦意。 (《蘭州晨報》2006年1月21日 )   

  筆者不禁為春晚綵排突然發生的“大地震”謹慎地叫聲好。這樣的“大地震”對演員尤其是大腕明星也許是悲慘和不公平的,但是春晚對演員和節目越苛刻和無情,明星對於節目被槍斃越傷心,那麼對於觀眾就更有情,換來的是觀眾的開心。狗年春晚即將成為近十年來央視春晚節目最少的一屆,少得好,少得恰逢其時,少得順應民意!   曾幾何時,春晚的節目成了老婆婆的裹腳——又臭又長,形成了事實上“鐵打的時間流水的導演”的長之怪狀,一個又一個導演通過所謂競爭獲得了春晚的大權,實際是在競爭看誰的節目時間長。片面以為長可以産生“導績”,長可以説明一切,在求長的思維推動下,一個又一個冗長的節目開始折磨觀眾的身心,仿佛離開了“長”,春晚就沒法辦了。   

  但是,仔細一想,2006年短小的春晚畢竟來得有些晚,冗長的春晚辦了這麼多年,讓不知道多少觀眾從當初的欣喜若狂發展到望春晚興嘆,讓真實的收視率一路下滑,讓觀眾的口水濺滿了熒屏和新聞紙,在一味求長的思想指導下,觀眾的收視心理被忽略了;演出的成本意識本淡化了;對節目的質量把關不嚴了。如果能夠在數年前就意識到長的危害和嚴重弊端,也不至於導致如今人們提起春晚就氣不打一處來。   

  如果説春晚綵排突然發生“大地震”是一個積極信號的話,那麼,春晚該發生“大地震”的環節決不該僅僅在節目上,春晚的“大地震”應該在更多的環節、更深的層次上發生。既包括春晚的宏觀決策機制,更包括微觀細節的革命,多年來,春晚老一套的東西太多了,用演員排資論輩,甚至論關係;由央視承辦的春晚每年的廣告收入巨多,但是對春晚的投入很少;一味強調所謂的主旋律,結果想表現又表現不到位,放不開手腳,使春晚成了“四不像”。   

  不管怎麼説,春晚綵排突然發生“大地震”是一個好兆頭,春晚要進行革命的序幕也許從此拉開,值得期待。在春晚已經病入膏肓的今天,在春晚已經呈現老氣橫秋和窮途末路態勢的關鍵時刻,春晚的“大地震”來得正當其時,我們期盼讓春晚的“大地震”來得更猛烈些吧,因為我們不想失去伴隨我們二十多年的春晚!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