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文化産業淘金,超女也瘋狂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8日 16:38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颱風刮過,有人就搶注了麥莎這個商標。而超級女聲的火爆,也許正在撩撥有遠見卓識者的心,欲搶注這一商標,可惜這早已是遲到的創意,從超級女聲的爐灶一升起,集藝人與商人為一身的開發者就做好了從小女生的嗓子眼裏淘金的一切準備,時下都要進入總決賽了,據説超級女聲的品牌目前值幾個億,沒嚇著你吧?

  於是就有人紅眼了,憑啥你這麼火,這麼易如反掌?一個電視節目搞下來就到手幾個億?這哪是人活的世界呀?這不明明是在搶錢?不行,得找找你的碴!先爆爆你的黑幕,再到網上造幾則謠言,就説廣電總部發話,不準超級女聲再折騰下去了。本來嘛,建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如此不堪入目、俗不可耐的東西怎麼會讓它擁有市場?豈不是要害了一代人嗎?今天網上説,總決賽要請的名人李宗盛不來了,並有確切消息説李對此毫無興趣。又説,超女想上中央臺的綜藝節目,中央臺有人説,不會發出這樣的邀請。正裏反裏都在説超女的壞話。

  紅眼歸紅眼,超級女聲用自身品牌賺錢的生意卻一刻也未停止。超級女聲的熱播,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成就不少有明星夢的年輕人,同時也讓眾多廠商眉開眼笑、財源廣進。蒙牛就是這樣一家:成千上萬套印著“超級女聲”廣告的蒙牛酸酸乳包裝盒、宣傳單四處可見,蒙牛酸酸乳的銷量激增,其品牌也變得與“超級女聲”密不可分,蒙牛通過“超級女聲”的超級影響力把消費者吸引過來,讓“蒙牛酸酸乳”通過這個節目深入人心,併為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生動的與文化整合的營銷案例。

  在超級女聲這桶金的分配中,電視臺無疑是第一贏家,不斷攀升的廣告和短信帶來的收益相當驚人。一場接近3個小時的十強比賽直播,湖南衛視就能賣出幾百萬的廣告,而一場比賽的短信收入也有100多萬元。而最大的收入是“超級女聲”的品牌效益,因為這個品牌,提升了湖南衛視整個白天時段的廣告收益,年度總決賽的廣告報價高達每15秒11.25萬,超過了央視1套最貴的時段11萬的電視劇貼片廣告,這是一筆讓業界都流口水的巨大收益。

  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主創方不僅吃定正在熱播的這塊“蛋糕”,而且瞅準了今後的發展願景,他們從今年大火特火的張含韻身上看到了是金子遲早要閃光,“一個都不放過”,“簽”下未來的錢,五個賽區的前十名選手全部簽下。品牌所有者天娛傳媒的著眼點放在了超級女聲品牌延伸的産業鏈,憑藉“超級女聲”不斷飆升的人氣,天娛傳媒還計劃陸續推出“超級男聲”、“超級童聲”的超級系列家族。看來,天娛傳媒要憑藉這個品牌將文化淘金進行到底。

  有夢想的地方,就有歌唱。當5月29日, 時值中國電影百年華誕之際,《同一首歌》走進東方好萊塢——中國長春長影世紀城,在承載著夢想的文化産業道路上邁出了有意義的新的一步。 《同一首歌》在向文化産業轉型時候也將擁有自己的品牌雜誌、品牌商品等等。從國外的情況看,美國電視綜藝類節目總收入中約有40%來自於廣告收入,剩下的60%來自於對節目品牌的延伸營銷。因此,由電視節目品牌所帶來的延伸性的相關品牌産品的開發才是節目投資方關注的戰略重點。正像《同一首歌》一樣,《超級女聲》的成功範例,已雄辯的證明自己同樣是中國電視的一個先鋒,要作引領中國電視産業化新浪潮的探索者和創新者,開拓創新著中國電視文化,探索創造更大的文化精神食糧。然而文化産業化前面的路並不平坦,還會有荊棘和坎坷,衷心祝願超級女聲一路走好! (梁江濤)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