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久違了,城裏的月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5日 16:10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昨晚,揚州夜空出現今年最圓的月亮,在素有月亮城之稱的揚州賞月,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可昨晚記者在街頭采訪時,許多揚州人無心顧及“最圓月亮”,不能不説是件憾事。(7月22日揚州晚報)

  有一首歌《城裏的月光》這樣唱道:“每顆心上某一個地方,總有個記憶揮不散。每個深夜,某一個地方,都有著最深的思量。世界萬千的變幻,愛把有情的人分兩端,心若知道靈犀的方向,哪怕不能夠朝夕相伴,城裏的月光把夢照亮,請溫暖她心房……”城裏人可記得天上有一個月亮在伴隨著你的心路,你的喜悅,你的憂傷,還能告訴她嗎?

  城市是龐大的。人們只看得見那些偉岸的標誌性建築,聽得見那些喧嘩的聲音,在這個城市匆匆忙忙行走的人們,白天疲於奔勞,黑夜步履蹣跚,理想和愛情永遠像最遠處的街燈,明明滅滅;打拼與逐利永遠像最渺茫的夢幻,沒有盡頭。疲憊的感覺只有自己知道,在這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充斥著現代人的煩躁與不安,世俗的一切與城市的喧囂遮蔽人們的望眼,與月亮的隔絕就是城裏人的一種自我封閉。

  卓別林喜劇電影《摩登時代》把現代大工業背景下的工人,描述成一台臺高速運轉的機器,衣服的紐扣就是機器上的螺絲,連吃飯都用專門的機器填喂。而就在我們生活的城市裏的人們,無不演繹著“摩登時代”裏一切,為了生計,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為了不斷升級的夢想,就像擰得緊緊的發條,已經分不清白天黑夜,在這樣的心境之下,誰還會想起城裏月光皎潔美麗?

  其實,賞月不是中秋的專利,也沒有被詩人買斷。我們不需要買單,不需要顧及身份,欣賞美麗月光是每一個地球人的權利。我們可以把賞月當作是一種上蒼恩賜的免費休閒方式,可以釋放鬱悶;可以舉杯邀月;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修正情緒;可以矯正心態;可以調整思維……

  當城裏的月光一下子融入城市的生態,城裏的人際會因此變得特別的和諧,天人合一不再是古代仁人的一種理想,在城市文明遭遇各種衝突的今天,何必不讓月光把我們的夢照亮,讓心時時知道靈犀的方向? (作者:潤無聲)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原帖 發表高見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