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奧斯卡“卡”了中國電影?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1日 14:46)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一年一度的美國奧斯卡電影頒獎盛會昨天結束,在中國內地十分火爆的影片《十面埋伏》,鎩羽而歸。這也是中國內地知名導演張藝謀,第二次無緣奧斯卡獎項。據張對媒體透露,他拍的兩部參展影片,主要著重于商業動作的成功與否,至於是否能獲奧斯卡獎,他本人並不在意。但就他與其影片的當家花旦章子怡,不顧內地影人春節前後的多種活動,飛赴美國參與奧斯卡活動來看,恐怕張導也是言不由衷。

  許多年來,奧斯卡面向全球的開放思想,使他成為世界電影榮譽最高的獎項。近年來,奧斯卡本身非常成功的商業動作,提名及獲獎影片包含的巨大商業價值,都使世界影人趨之若鶩。

  其實,奧斯卡雖然是美國人設立的獎項,西方影片也當然是其主流。但好像對中國電影也沒有什麼歧視或偏見。多年前,反映中國故事,並在中國拍攝的電影《末代皇帝》,就曾是奧斯卡獎的大贏家。由華人導演李安執導的功夫片《臥虎藏龍》,也曾獲多項奧斯卡獎。張藝謀的《英雄》雖然沒獲什麼獎,但美國人還是很喜歡看,在那裏的票房也是成功的。

  儘管許多國人,可能對奧斯卡獎的評選有些質疑,畢竟那是美國人搞的,能輕易把獎頒給中國影片?但至今世界影人,誰也不會否認奧斯卡至高無上的地位。美國是現代電影的發源地,更是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好萊塢每年電影的市場價值,差不多比全球其他地方的總和還多。有這樣獨一無二的電影市場,更有幾十年的影評歷史,奧斯卡在許多方面的確是獨領風騷的。

  在海外,張藝謀幾乎已經成了中國電影的代名詞。但中國只有一個張藝謀,正如他自己所言:在塑造電影視覺效果上,他是比較擅長的,也算是成功的。可在運用電影技術敘述故事上,他是比較欠缺的。美國人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欣賞,不會和中國人一致,中國固然有他們無法比擬的故事體裁,有西方稱羨不已的東方文化,但我們對發源於西方的現代電影藝術,恐怕難説比人家更好駕馭。

  電影是一種藝術媒體,如何從視覺、聲音等方面,將電影人的藝術才能展示出來,將我們要講的、要想的東西,以藝術形式由外及裏地呈現給觀眾,這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否則電影也就沒有多少發展空間了。

  奧斯卡獎可以沒有中國電影,但世界電影舞臺、電影市場,不能沒有中國電影的一席之地。中國電影人需要開闊視野、提高技藝,打開通向世界的大門。(作者:三七二十一3)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劉英來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