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 正文

國內年終報道——文化:繁榮與創新(組圖)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24日 23:32)


  央視國際消息(晚間新聞);2002年,一部22集的電視連續劇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激情燃燒的歲月》的熱播,和眾多反映現實題材的優秀國産影片的上映,使今年的影視劇充滿了激情四射的“英雄主義色彩”。2002年,節目創新、精品疊出,高水準的國內劇團原創作品讓人們過足了看戲的癮。

  2002年,電視連續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以驚人的速度風靡全國,這首激情澎湃的主題曲一遍遍在全國幾十家電視臺響起。現在當我們再次聽到這首樂曲,仍然會被其中所蘊含的昴揚的鬥志、熾熱的情懷所感動。當對一部電視劇的稱讚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時,這部劇吸引人的已經不僅僅是劇情本身,它反映的必然是我們時代的精神,民族的氣節,是我們對英雄的呼喚。


  呂麗萍:一個是(石光榮)對黨的忠誠,一個是他那種敬業、犧牲精神,另外就是他對愛人的疼愛。他不在表面上而是在心裏,我覺得特別美。要感謝我們的前輩,感謝黨給我們創造的這樣一個和平的年代,去發展、去創新,繼往開來的這樣一個機會。

  孫海英:我們身處在這樣一個火熱的時代,我們國家大變革的時代,是我們國家有史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好的時期,讓我們趕上了。只要建立在藝術的真實(基礎上)你就一定能出來一個好作品再有你充滿著激情,對生活、對社會充滿著愛。


  在2002年的電視屏幕上,不管是《激情燃燒的歲月》,還是《誓言無聲》,《忠誠》,《省委書記》,一個個血肉豐滿的英雄人物召視著英雄主義的回歸。這股迸發的激情同樣也表現在今年的電影創作上。《衝出亞馬遜》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展現了中國特種兵的風采;《驚濤駭浪》以98抗洪為背景,反映了中國軍民團結一心、抵禦天災的壯舉;《美麗的大腳》以樸實無華的風格讚揚了西部鄉村教師的奉獻精神;《極地營救》描寫了漢藏兩族居民共同在西藏雪嶺險峰搶險救援的故事,《首席執行官》塑造了中國企業家的新形象。這些現實主義題材的優秀影片以多樣的風格謳歌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先鋒人物。


  《驚濤駭浪》導演:正是由於在抗洪前線幾十萬的軍民用血肉之軀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産,我們責無旁貸義無反顧的要來表現他們。

  《極地營救》演員莫文蔚:平常我們都覺得只有外國人才會拍這樣的災難片、大製作。原來我們中國也有一個導演會拍成這樣(大製作的電影),拍這麼好的電影。


  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劉建中:2002年,從影片的創生産作(來看),應該説很有特色,豐富多采是一個總的特點,而且大膽常試也是一個特點。敢於拍現代題材,敢於拍離今天生活很近的東西,這是今年影片的一個大的特點。我們的電影創作者、電影藝術家能夠更好的深入生活,能夠更好的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時代,“三貼近”,以此來謳歌我們偉大的時代。

  和紅紅火火的影視劇創作一樣,今年的演出市場也是好戲連臺。在北京一家劇院的後臺,由中國歌舞團新創作的大型歌舞《秘境之旅》已經是第3天在這裡上演。據介紹,幾天來這裡每天的上座率都超過了80%,票房超過百萬。國內藝術院團的原創劇目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而創新也成為了今年文藝舞臺上的一個亮點。

  作為中國歌舞團為建團五十週年而創作的大型民族歌舞晚會,《秘境之旅》從音樂創作到舞蹈編排都有許多創新,不僅在民族歌舞中融入了西方現代元素,而且薈萃了雜技、魔術等藝術表演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中國歌舞團演員:這次(演出)就好象有一種精神頭,要好象把這個節目進行一種全新的創作,自己其實也是一種創作。

  《秘境之旅》總導演陳維亞:中國歌舞團副團長要向大眾化、國際化、現代化這個的目標走的話,創新是必須的。藝術家創新是自己的天職。

  同樣迎來50歲生日的還有北京人藝和上海民族樂團,老劇團紛紛排演新劇目;而中國愛樂樂團、國家大劇院等年輕院團則在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了探索。2002年,國內藝術院團在變革創新中找到了發展之路。

  如果説國內藝術院團的創新點燃了今年文化市場的火種,那國外藝術大師的頻頻登陸則為火熱的演出市場又加了一把火。大衛科波菲爾帶著經過現代科技包裝的魔術來了;世界著名輕音樂團‘詹姆斯拉斯特’來了;小提琴大師帕爾曼來了;小澤徵爾帶著他日本版的蝴蝶夫人來了。民族的、世界的,親身感受人類的先進文化,成為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在精神上的需求。

  觀眾1:今年看的演出比較多,我基本上大概一個月會看一兩次。

  觀眾2:我們孩子今年從元旦就開始就(和我們)一起聽,輕音樂、芭蕾舞劇、歌劇 什麼都看過,挺好。

  觀眾3:既有民族傳統,又有時代精神,又好看。

  觀眾4:目前的演出市場呈現了一個空前的繁榮,真正能夠體現百花齊放的這麼一個原則了。


  文化部市場司司長劉玉珠:消費者對娛樂選擇面的擴大和選擇機會的增多,實際上是我們國家民主政治進步的一個具體表現,比如説公民的文化權利得到有效的實施。

  作為傳播先進文化的主要陣地,一個越來越繁榮有序的文化市場正在逐步形成,文化創新釀造的精品佳作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就在前不久,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又正式啟動,從現在起到2006年,文化部等部門將用2億元在全國推出50台優秀舞臺藝術作品。我們相信,更多的具有強烈藝術魅力、鮮明時代特徵,深受群眾喜愛又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將會不斷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責編:劉鑫隆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