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十一五”我國公路建設將迎來新的黃金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2日 10:29 來源:光明日報
    專題:展望“十一五”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光明日報消息:

    展望“十一五”

    過去的五年,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舉世矚目。五年建成高速公路2.47萬公里,是“八五”和“九五”建成高速公路總和的1.5倍,總里程達到4.1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二。未來五年,我國公路建設將迎來新的黃金期。高速公路里程將不斷增加,國省幹線公路網將繼續擴展,農村公路建設也將進入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

     高速公路網骨架五年形成

    按照《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包括7條首都放射線、9條南北縱向線和18條東西橫向線,總規模大約為8.5萬公里。這項龐大工程將歷時30年,靜態投資將達到2萬億元。高速公路網建成後,將連接全國所有城鎮人口超過20萬的城市;將連接全國所有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包括鐵路樞紐50個、航空樞紐67個、公路樞紐140多個和水路樞紐50個,形成綜合運輸大通道。屆時,東部地區將實現平均30分鐘上高速公路,中部地區平均1小時上高速公路,西部地區平均2小時上高速公路。

    交通部部長李盛霖透露,“十一五”期間,交通部將著力組織實施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至2010年,新建高速公路2.4萬公里以上,高速公路總里程將達到6.5萬公里。屆時,東部地區將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區將形成較完善的城際高速公路網,國家高速公路網骨架基本形成。2006年交通部將推進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和加強國省幹線改造升級,總共將建成高速公路約5000公里。

     所有鄉鎮基本實現通公路

    “農村公路建設是‘十一五’工作的重中之重。”李盛霖説。

    據介紹,在過去的五年,我國啟動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農村公路建設工程,農村公路建設共完成投資4178億元,農村公路總里程發展到63萬公里,比建國頭53年的總和翻了一番。但是,農村公路建設面臨的任務依然艱巨。全國目前仍有4萬個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萬個鄉鎮、30多萬個建制村不通瀝青水泥路;農村公路中四級和等外路佔將近九成,砂石路佔七成以上。

    李盛霖指出,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既是改善農村生産和生活條件,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的前提,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實施農村公路“五年千億元建設工程”,縣鄉公路將增加30多萬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將達120萬公里。到2010年,全國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都將基本實現通公路,95%的鄉鎮和80%的建制村通瀝青路或水泥路。

    “同時,農村公路建設發展的內涵有新的變化。”李盛霖説。以往,農村公路建設發展主要立足於“通路”,重在基礎設施建設;新時期,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農村公路建設不僅要“通路”,而且要“通車”,實現人便於行、貨暢其流,這是一個歷史轉變。這需要在加快建設農村公路基礎設施,繼續實施安保工程、危橋改造工程以及渡改橋等工程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村客貨運輸,做到“路通車通”。

     公路建設不只追求規模擴張

    未來五年,農村公路將成為我國公路建設的重中之重。伴隨著農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必然涉及集資、佔地、養護等多個問題。如何更好的維護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李盛霖説,新時期,農村公路建設要繼續堅持以人為本,順應民意,維護農民利益,減輕農民負擔。一要做到“一事一議”,不修農民群眾不想修、不願修的路;二要合法籌集建設資金,不強行攤派、集資;三要依法徵地拆遷,不隨意降低補償標準;四要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線路和技術標準,不隨意徵用農民宅基地和耕地;五要盡可能利用已有土源和料場,不亂採亂挖。有條件的地方,農村公路建設可以實行以獎代補等辦法,調動和保護農民群眾的積極性。

    李盛霖強調,建設農村公路一定要處理好維護農民利益與減輕農民負擔的問題;要把農村公路建設成為實用路、安全路、資源節約路;寧可慢一點,也要好一點。各地在發展目標、技術標準、前期工作、施工管理等方面,不要盲目攀比,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義,切實做到從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出發,從當地公路交通發展實際出發。

    從各地實際需要出發,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科學發展理念必將帶來公路發展的新跨越。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