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烏日塔白乙 做建設新農村新牧區的&&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30日 18:38 來源:
    專題:哈圖他拉嘎查黨支部書記烏日塔白乙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內蒙古日報消息:又是一年春草綠。今年初,中央下發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1號文件,舉辦了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吹響了在新的歷史階段全面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角。這對於我區2300多萬各族人民、特別是廣大農村、牧區的人民群眾來講,無疑是一個新的極好機遇。

  在這樣的機遇面前,全區特別是農村牧區的廣大基層幹部群眾當以什麼樣的思想、作風、精神面貌加快發展?今天,本報隆重推出通遼市庫倫旗哈圖塔拉嘎查黨支部書記烏日塔白乙這位典型,希望他的事跡給予我們啟迪和激勵。

  烏日塔白乙擔任黨支部書記17年,使一個貧窮落後的哈圖塔拉嘎查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均收入比1990年翻了兩番,達到3200元,全嘎查磚瓦房達90%以上,群眾喝上了自來水,大小農牧業機械陸續開進了農家大院,彩電、冰箱、摩托車等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就連昔日“黃風滾滾天上來?的自然環境,也幾近被“綠樹掩映,清水環繞所取代。

  17年,烏日塔白乙用他在支部書記崗位上的實踐告訴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位永葆共産黨員先進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人。在哈圖塔拉嘎查群眾的眼裏,烏日塔白乙平常時幹得出來,關鍵時站得出來,危難時豁得出來。面對滔滔洪水,他隻身跳進河裏,用自己的身體作人體沙袋,堵住決口。食道癌術後醒來,他第一句話問的是村裏的自來水管道建好了沒有。“天要涼了,再不埋管子,地就凍了。

  17年的實踐告訴我們,烏日塔白乙是一位始終堅持艱苦創業、銳意進取,為改變家鄉的面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無私奉獻的人。為嘎查通路、通電、通水,他四處奔波,爭取項目,籌措資金。他説服和引導村民走種養結合的農區畜牧業之路。他身體力行,轉變觀念,在兔子不拉屎的鹽鹼灘上開發稻田。

  17年的實踐告訴我們,烏日塔白乙是一位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絡的人。他舍小家顧大家,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群眾的事上。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他僅自掏腰包,送給困難戶的錢有近萬元。癌症手術後,為了爭取時間,他拖著病體與生命賽跑,力爭多為鄉親們辦一件事。群眾在幹部心中有多重,幹部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烏日塔白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嘎查群眾心中豎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沒有農牧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區各族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村牧區的現代化,就沒有自治區的現代化。由於自然環境、基礎條件的差距,我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的難度要大於發達地區。但是,一方面是客觀制約主觀,另一方面,主觀也能夠改造客觀。這中間,人的因素,特別是幹部的因素是主客觀轉化的關鍵。所以,人民群眾説,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幹部。全區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廣大農村牧區的基層幹部,都來學習烏日塔白乙,做他那樣的人,幹他那樣的事。當前,我區和全國一樣,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教育活動正在全面展開。學習烏日塔白乙的事跡,使我們對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有了更清醒的認識。烏日塔白乙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體現出一位共産黨員、一位基層幹部的光榮。當千千萬萬個烏日塔白乙式的幹部涌現之時,就是發達、富裕、文明、美麗的內蒙古新農村新牧區的出現之日。

責編:劉彥妤

相關視頻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