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有些數據不能只看人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3日 15:13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在天津召開的“河西商務節城市休閒經濟論壇”上,全國工商聯房地産商會會長聶梅生表示,我國的人均GDP為1700美元,香港和日本的人均GDP則超過34000美元,而香港城市居民住房面積是7.1平方米,日本是15.8平方米,低於我國人均26平方米的住宅面積。我國的這一數字居世界較高水平。(新華社3月21日)

  在住房成為很多人心病的環境下,聶會長透露的這個信息自然會受到很多媒體的關注和評論。與住房人均面積受到同樣關注的,還有幾個數據。比如,到2005年,中國的人均受教育年限為8年左右;人均存款達到1.2萬元等等。在住房、教育、醫療等等,都是政府領導及普通百姓關心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的情況下,披露這樣一個人均數據有什麼意義呢?一個住著200平方米豪宅的先富一族,能與住著十幾個平方米棚戶區的下崗工人“人均”住房面積嗎?一個擁有幾千萬家産的小康家庭能與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的平民“人均”存款嗎?一個有著博士學歷的白領人士能與初中還沒有畢業的輟學少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嗎?顯然不能。

  有很多東西,比如人們關心的住房面積、人均受教育年限、儲蓄存款等等,是不能算 “人均”賬的。“人均”賬容易讓人們迷失對問題真實情況的判斷。如果我們僅僅看到這些“人均”數據,那麼,那些弱勢群體生存的艱辛便被掩蓋了。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因此,“人均”賬雖然也有意義,也能幫助我們了解和掌握一些宏觀方面的情況,但是,它往往忽略了“木桶理論”中那個最短的木板。

  在2005年的兩會期間上,溫家寶總理在回答人民日報記者的提問時説:“我想起了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一位經濟學家叫舒爾茨的一句話,他説世界大多數是貧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那麼你就會懂得經濟學當中許多重要的原理。”由此看來,在關注“人均數”的同時,我們更要關注大多數。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作者:丁仁能)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