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在線訪談】任永蔚談兩會一線感受和幕後故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5日 18:30 來源:CCTV.com
    專題:隨永蔚直擊兩會
    專題:和央視記者“跑”兩會
    專題:中國焦點2006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專題:網友評兩會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在線嘉賓任永蔚、汪曙光與工作人員合影。

  CCTV.com消息(記者馬芳、閆冬):3月15日下午15:00-16:00,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首席記者任永蔚和她的好搭檔攝像記者汪曙光作客央視國際網站(CCTV.com),與廣大網友分享了“兩會”採訪報道中的酸甜苦辣,以及“兩會”一線的見聞和精彩報道背後的故事。

  >>>>>點擊瀏覽在線全景

  嘉賓開場白


兩位在線嘉賓

  [在線嘉賓]任永蔚開場白:大家好,我是CCTV4中文國際頻道的記者任永蔚,兩會之前就曾在央視國際與網友在線聊天,今天很高興任務完成了,心情也比較輕鬆,希望在這裡能聽到大家對我們節目反饋的意見,也希望能把一些感受與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謝謝網友朋友們!

  [在線嘉賓]汪曙光開場白:大家好,我是央視四套攝像記者汪曙光,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們的節目及本人的關注,我非常樂意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交流。

  關於“兩會”報道

  [老虎GG]:昨天溫總理的記者招待會去了嗎?提問舉手了嗎?如果有機會,你們問什麼?


嘉賓任永蔚在耐心回答網友提問

  [在線嘉賓]任永蔚: 昨天的記者會我是親臨現場,不過很可惜沒有獲得提問的機會,如果有機會我最想幫網友們提一些問題,因為在兩會開幕前的十天,我們中文國際頻道的《中國焦點2006》就在央視國際、新浪、中新網、國際在線等多個網絡挂出網頁,名稱就是“我有問題問總理”,獲得了網友朋友們的踴躍支持,到昨天為止,登陸央視國際的已經達到6萬多人次,在中新網、國際在線提出問題的也有十多萬條。並且我們還在3月4日《中國焦點2006》中特別推出一期節目“我有問題問總理”,可以説“我有問題問總理”也成為我們首推的品牌項目。很高興昨天總理在記者會開場白就提到:他注意到網站給他提出的問題幾十萬條,從這些問題中他感受到的是鞭策和激勵,也感到了信任和力量。相信聽到這些話,網友朋友們一定十分高興,作為我們欄目也感到余有榮焉!當時我在做節目時也提到如果我有機會提問總理,我想問總理是否會開設自己的博客來聽取民眾的意見,並且把它做為政府決策前收集民意的重要渠道,昨天很高興的聽到總理在記者會上提到這樣憑藉互聯網的重要性,他説:政府接受群眾的監督也可以在網上聽取廣泛的意見,雖然我的問題沒有問出,但是答案已經從總理的嘴裏説出,相信網友們也是倍受鼓舞。

  [森林木103]: 很想了解你在兩會採訪中的最緊張的一天和最輕鬆的一天都是怎樣過的?

  [在線嘉賓]任永蔚:兩會從3號政協開始到昨天人大閉幕,11天中應該説每天都十分的緊張,從早晨七點多鐘出發採訪,到晚上十一二點開完選題策劃會,每天都是披星戴月,所以這11天中應該説沒有最輕鬆的一天,今天可能心情最為放鬆吧!不過晚上還有一期《中國焦點2006》做兩會盤點直播。這幾天最缺睡眠,也許明天可以多睡一會兒吧!

  [xiaoguniang3131]:“兩會”剛剛結束,兩位記者一定很辛苦吧?能不能給我們講講採訪報道中最難忘的經歷?

  [在線嘉賓]汪曙光:兩會期間我主要是在圍追拍攝部長,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李肇星部長是被記者圍堵採訪最激烈的;建設部長汪光燾面對記者的圍堵採訪是走的最快的。

  [老九91]:記者你好,本次大會你共採訪多少代表?最令你感動的是採訪哪位?

  [在線嘉賓]任永蔚: 這次兩會除了採訪部長們也與來自基層的代表委員有很多接觸,採訪的數目恐怕很難計算,印象比較深刻的説一兩位吧。一位是來自甘肅東鄉族自治縣的代表穆濤,那個地方乾旱少雨,十分貧困,穆濤是全國六十多萬東鄉族同胞中唯一的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採訪她是因為她在小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被總理親自點名站起來表達意見,當時甘肅團的審議馬上就要結束,但總理意猶未盡,自己拿起名冊問到穆濤同志是哪位?穆濤講,聽到總理叫自己的名字,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站了起來與總理面對面的交流,後來我在看當時的錄像帶時發現她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但是她沒有忘記作為一名代表的職責,她向總理提了一個建議是關於他們那裏的東陽渠被稱為救命渠,可以解決四萬多民眾水問題,但是因為缺乏一億四百萬的資金,而不能投入使用,由於縣裏財政困難,省裏資金不富裕,她希望中央能夠撥款幫助修建,當時總理就詳細的詢問了工程的情況,並且在最後離開的時候,還握著穆濤的手説,我記住了,你是東鄉族同胞。當時穆濤給我講起這段經歷的時候,十分激動,甚至眼裏泛著淚水,我可以理解,作為一個來自最基層貧困山區的人大代表,面對總理是那種非常樸素的感情,但我更感動的是,作為一名代表,他時刻不忘自己的職責,利用這樣參政場合,表達民意,反映民聲,這也是這次兩會採訪代表最深刻的感受,他們不負重托,直面問題,把來自基層的最真實的情況帶到會上,不説空話套話,就如何解決問題直抒胸意。


兩位嘉賓在耐心回答網友提問。

  [在線嘉賓]任永蔚:還有一位政協委叫王萍,是全總農林水利工會的主席,她這次在政協會上是提交提案最多的一位委員,一共42份提案,都是她從基層調查來情況反映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她告訴我,一年365天有200多天都是在全國各地農村林區進行調研,然後把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化作一份份提案和建議,雖然很辛苦作為一個女同志也顧不上照顧家庭,但是她無怨無悔,感覺作為一名委員不應該是一種榮譽而是一份壓力。從她身上看到了政協委員的責任意識。

  “兩會”採訪精彩花絮

  [漫遊世界]: 記者任永蔚,你好!兩會圓滿結束,你的兩會採訪也一定是碩果纍纍呀,請你給我們談談這次兩會採訪的精彩花絮吧?謝謝!

  [在線嘉賓]任永蔚:如果大家看到央視國際的記者跟隨我們一天採訪所寫的報道,可能對我們的採訪經歷多少會有些了解,就我個人來説,這次兩會在我的好搭檔汪曙光的配合下,我們順利完成了每天一期的《問政高官》節目,雖然播出時只有三分鐘左右,但是能採訪到這些重要部門的部長們,著實也不容易,尤其是在圍追堵截和眾多媒體的拼搶當中,完成現場的即時採訪,有苦也有樂。如果大家看了網站記者馬芳跟隨我一起採訪部長所寫的文章,那就是我在這種拼搶之中,真是搶紅了眼,額頭和太陽穴被攝像機電池重重打了多下,疼了兩三天,不過這些都算不得什麼,畢竟部長們已經在我們的節目中精彩亮相。

  [中國吉祥0]: 採訪能預約嗎?這樣就不用搶了吧?


嘉賓任永蔚

  [在線嘉賓]任永蔚:預約採訪可以,但是,機會不大,因為在兩會中,圍繞著熱點話題,民眾關心的領域,各個媒體包括電視臺自身多個頻道都希望能採訪到權威的聲音,當然部長們就會非常忙,因為我們央視國際頻道新聞節目最大的特色就是現場採訪,所以我們希望在這樣的一個兩會報道中,凸顯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利用現場的抓取採訪,讓部長們在步履匆匆之中直面問題,既可以體現記者的本身素質,也可以把部長們對於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以最精練和實在的話語表達出來,也符合我們對外報道的要求,滿足海外觀眾對於中國政策落實面的了解。

  [漫遊世界]: 從這“拼搶”之中可見採訪報道也艱辛,我們真誠的感謝你們這些記者,為了讓我們能夠更多更深的了解兩會,付出如此艱辛的勞動。

  [在線嘉賓]任永蔚: 謝謝“漫遊世界”朋友對我們記者艱辛的理解和支持,希望你在漫遊世界的時候也多關注CCTV4,因為我們頻道已經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如果你在海外想了解國內發生了哪些大事,不妨打開電視看看CCTV4《中國新聞》和《新聞60分》。

  [liuxilai]: 汪攝,你好年輕呀,你作為一個拍攝全程兩會的人,談談你的感受吧!

  [在線嘉賓]: 汪曙光:總體感覺就是兩會記者多,代表委員裏邊熱點人物多,所以記者之間拼搶的場合就比較多,像在大會堂北門圍堵部長採訪,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特別是3月5日人大開幕當天,上百名記者圍堵李肇星部長,場面非常擁擠,我衣服後面的帽子都被擠掉了,到結束後才發現。像這種場合,我的其他幾位攝像同事都經常能遇到。


  默契好搭檔

  [漫遊世界]: 任永蔚的嘴,汪曙光的腿,請汪記者談談與任永蔚記者搭擋採訪的心得體會呀,是苦,是累,是酸,還是甜呢?

  [在線嘉賓]汪曙光:我和永蔚的合作已經有兩三年的時間了,苦與樂並存,快樂比辛苦多,偶爾也有一些小爭執,但都是為了工作。三年的合作時間裏有時心裏還是有些壓力,因為永蔚是一個非常敬業的記者,要求很高,怕自己不能承擔這個角色。但總體上説,兩三年期間我們合作非常好,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漫遊世界]: 這兩三年期間,你從任永蔚記者身上學到了那些寶貴的東西?我如果沒猜錯的話,任永蔚應當是你的姐啦,是吧?


嘉賓汪曙光

  [在線嘉賓]汪曙光:永蔚是很好的大姐,和她合作期間我覺得學到了最重要的就是對電視工作的敬業和執著。我今年是第五次報道兩會,但她已經連續十年參加兩會報道,依然熱情不減,和剛參加兩會的記者一樣拼搶。還有她對重大新聞的把握,以及現場應急採訪能力非常強,這些都值得我學習。

  [小笨笨]: 永蔚和曙光配合多長時間了?你們是一個組的同事嗎?還是這次兩會剛在一起搭檔的?可否談談工作中有哪些難忘的經歷?合作的愉快嗎?

  [在線嘉賓]任永蔚:我和曙光配合已經三年了,他是一個很可愛的很能幹的小老弟,我們在平時採訪中主要負責時政外交領域的報道,合作很的愉快,由於我這個人有時幹起活來可能不管不顧,讓小汪也跟著我受累,經常心裏過意不去,但是他毫無怨言,雖然作為攝像他是默默無聞的,但是他有著很全面的能力和素質,軍人出身能吃苦,任勞任怨,他最輝煌的業績,最令我們大家敬佩的就是在去年東南亞海嘯中隻身一人既當攝像又當記者,及時的把當地受災救災的情況做成節目傳回北京,而且還經常做直播連線,表達流暢,充滿自信也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優秀記者,如此全面的素質,似乎不應該被埋沒,我希望在以後的採訪中小汪來出鏡,我來當攝像。呵呵!

  [yanbihan]: 汪記者,看你年紀不大,在前線拍攝壓力大嗎?透露一下你的歲數?

  [在線嘉賓]汪曙光:在有些重大場合還是有壓力的,比如説拍攝中外領導人會談,參加的記者多,場地有限,拍攝時間又很短,一般的只有三分鐘,在這種場合下壓力就比較大,擔心搶不到好的機位,拍攝不到理想畫面。我是1976年出生的,從事攝像工作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了,在央視已經整整五年了,之前在海軍某試驗基地電視製作中心工作了多年。

  [xixilala12]: 我一直很佩服攝像記者,太辛苦了,得扛著那麼沉的攝像機工作,汪記者,你的力氣一定很大吧呵呵,你説要想成為一名攝象記者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在線嘉賓]: 汪曙光:謝謝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作為一名攝像記者有時工作是挺辛苦,但當你拍攝到了很好的畫面的時候,這種辛苦就會變成了快樂。成為一名攝像記者,我個人覺得必須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熱愛這項工作,擁有一定的業務基礎就可以,但要想做的更好,就必須在實踐工作當中不斷學習、總結、提高。

  [新聞頻道版主]: 向大家透露一下,帥氣能幹的攝像記者汪曙光曾經在東南亞海嘯時隨中國國際救援隊單獨到印度的班達亞齊採訪,同時身兼攝像和記者的重任哦,很厲害吧!

  [celia伊水]: 小汪:請問你在面對眾多新聞人物的時候,是如何把握獨特的新聞視角捕捉新聞素材的?

  [在線嘉賓]: 汪曙光:我覺得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就是最好的新聞點,面對眾多新聞人物的時候就根據這些進行有選擇的採訪拍攝。比如説,像朝核伊核問題,如果相關各方在北京進行磋商,那我們就要想盡一切辦法採訪並拍攝到這些新聞。

  團隊的力量

  [xixilala12]: 二位記者辛苦啦!不過我想肯定這次“兩會”中文國際頻道辛苦的同志還有很多吧?你們上會有多少同事?大家分工是怎樣的哪?

  [在線嘉賓]任永蔚:這一次我們中文國際頻道一共是五名記者五名攝像分成五組人員上會,除了我的好搭檔汪曙光外,美女記者還有三位萬靈、于婷婷、趙晶,帥哥記者王建兵,此外還有我們的優秀攝像師賀學國、李俊、曹晉平、楊曉剛,這些記者攝像都是我們部門非常有經驗有能力的同志,他們也是多次跑過兩會,在這次的兩會報道中,他們以自己的出色表現完成了許多獨家報道以及精彩的現場採訪,為中文國際頻道的《中國新聞》增色不少,當然這些天來,大家也非常辛苦,説實在,因為我們中文國際頻道記者數量不多,大家經常都是忙完一個任務緊接著又一個任務,在這次兩會之前,像萬靈、婷婷、趙晶、建兵他們還一直在為我們新開設的欄目《直通香港》《華人世界》節目進行採訪和報道,連春節都沒有休息好,儘管大家很疲憊,但還是以飽滿的精神投入了兩會報道。兩會雖然已經結束,但是他們恐怕也休息不了幾天又該投入新的採訪戰役中了。

  [説句心裏話2]: 請問任記者,相比前兩年的兩會,你覺得今年的兩會取得了哪些成果?

  [在線嘉賓]任永蔚:從我們中文國際頻道此次兩會報道的角度來説,我們主要是以全球化的視角來報道兩會,推出的欄目除了《問政高官》還有《海外人士看兩會》,《兩會全球連線》,以及《記者“會”眼》特色專欄,分別在早中晚三檔黃金新聞時段播出,形成各具特色的報道風格,今年中文頻道著力打造的一個亮點則是每晚九點半的《中國焦點2006》,這一欄目的特點是:媒體聯動,網友與節目互動,我們與中新社、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媒體及他們的網站實現聯動,體現同一主題共同關注,充分利用各自媒體的優勢和資源共享,摸索出一條大外宣傳播格局有效合作的途徑。

  關於記者這個職業

  [優子優]: 任記者,你喜愛記者這個職業麼?如果讓你重新選擇,你還會選擇它麼?

  [在線嘉賓]任永蔚:應該説我酷愛電視新聞記者這個職業,所以説,雖然在採訪第一線跑了很多年,但是一直充滿激情和熱情,因為這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職業,每天面對的都是新鮮的事物、新鮮的面孔,而且電視手段總是在不斷創新,每做一條新聞,都是一次新的嘗試,如果讓我重新選擇的話,我依然會選擇這份職業,大概在我上中學的時候,我就給自己定下了這樣的一個奮鬥目標。

  [睜一眼閉一眼]: 當記者很風光哦,你們都去過哪呢?中文國際頻道一定經常出國嘍:)

  [在線嘉賓]任永蔚:當記者風光嗎?屏幕上神采奕奕,屏幕下心力交瘁,痛並快樂著吧!我們中文國際頻道主要是把中國的新聞事件,中國的社會狀況介紹給海外的觀眾,所以主要是立足國內,面向海外,出國的機會並不多。

  [xiaoguniang3131]: 任記者能不能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談一談,作為一名記者,最需要具備的素質有哪些?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記者呢?

  [在線嘉賓]任永蔚:如何算是一名優秀的新聞記者?這可能需要觀眾來評定,在我們中央電視臺以及我的周圍很多同事都非常出色,以我個人來説,我對自己作為一名記者的要求就是踏實做人,認真做事,在採訪中我覺得用心觀察、善於發現,用心思考,善於梳理,這是做好節目的前提,這樣才會通過自己的視角獨闢蹊徑,挖掘出屬於自己的有特色的報道,做記者需要經驗的積累,也需要不斷豐富知識內涵,這樣才能在面對各種題材的報道時遊刃有餘。

  [策馬嘯西風愛祖英]: 曙光老師長得好帥啊,這樣的帥哥整日在攝像機後工作,可惜了!曙光老師如何看待攝像記者在電視新聞業的作用和地位?謝謝!

  [在線嘉賓]汪曙光:謝謝誇獎,我沒那麼帥,我非常熱愛這項工作,我覺得攝像記者在電視新聞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好的電視畫面給人的視覺衝擊力是非常強的。像印度洋海嘯後的廢墟,伊拉克戰爭的場景,這都是電視攝像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克服了極大困難拍攝的,我想大家除了看到畫面的慘烈外,可能也會感受到畫面背後的一些內涵,這就是電視攝像記者的工作。

  [xiaoguniang3131]: 汪記者,你在採訪中遇到過危險情況嗎?給我們講講吧?

  [在線嘉賓]汪曙光:我講兩個:一個是在軍方,九幾年的時候,我在拍攝一次反艦導彈發射的過程,為了取得最佳拍攝效果,我在距離導彈發射架不到五米的地方拍攝,雖然抓拍到了非常好的畫面,但頭髮和眉毛被導彈的尾焰燒焦了,好在人沒事。一個是在印度洋海嘯期間,2005年1月10日一架美國海軍陸戰隊海鷹直升機在距離我們駐地不到500米的地方墜毀,我目睹了全過程,並扛著攝像機同美軍陸戰隊幾乎同時跑到墜機現場,雖然搶拍到了全球獨家電視畫面,但差點被印尼軍人開槍擊中。

  嘉賓結束語

  [在線嘉賓]汪曙光結束語:和網友們交流的時間總是很短暫,雖然已經有一個多小時了,非常抱歉,沒能一一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和支持,這些都激勵著我今後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把好的電視新聞畫面通過央視展示給大家,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關注我們的節目: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

  [在線嘉賓]任永蔚結束語:謝謝大家今天能抽出時間一起與我們在網上聊天,在結束之前,我還要謝謝央視國際網站的馬芳、閆冬、劉英來三位記者,十天中他們一直輪流跟著我們到處跑,一起採訪,也把我們的辛苦經歷用精彩的文字描述給大家聽,讓大家了解作為電視記者的辛苦和不易,希望今後有更多的機會 電視與網絡媒體互動、聯動,一起把豐富的新聞內容呈現給網友以及廣大的觀眾,最後再謝謝各位網友朋友們,希望你們繼續支持CCTV4中文國際頻道。好了,再見!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