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必須向群眾講幾句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5日 15:59 來源:
    專題:網友評兩會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3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外記者招待會”開始前,首先説,現在面對我的是記者、是少數,但是,在會場外聽我談話的群眾是多數。我必須向群眾講幾句話。(央視國際 2006年03月14日)

  官兵一致,幹群一致,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走群眾路線,這是我黨政治思想工作和組織工作的光榮傳統和取得革命與建設勝利的法寶之一。今年春節,胡總書記和溫總理,分別到農村、到油田、到基層,和群眾拉家常,對群眾噓寒問暖,和群眾共度佳節。

  春節後,溫總理將企業家、工人、農民以及社會其他各界人士邀請到中南海,召開座談會,傾聽群眾呼聲,徵求對《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和“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徵求意見稿)的意見。認真聽取和重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努力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反映著中央政府紮實的工作作風和濃厚的親民感情。

  我們還記得,在座談會上,村支書馮志華發言完畢,站起來,激動地對溫家寶説:“借此機會,我代表廣大農民兄弟向總理當面表示感謝!” 溫家寶連忙擺手:“快坐!快坐!” 接著,溫家寶誠懇地説:“剛才,農民代表馮志華説到感謝,我聽後心裏感到很不安。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我們應該對人民負責。”

  做一個“責任政府”,就需要認真聽取群眾的呼聲,深入了解群眾的疾苦,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頭,幸福著群眾的幸福,憂傷著群眾的憂傷。可是,我們也揪心地看到,一些地方領導,工作浮飄、浮躁,聽不進群眾意見,看自己如神明,視群眾若阿鬥,嚴重地脫離群眾,甚至與群眾嚴重的對立。陜西省府谷一農婦因為賣水果的三輪車被城管辦人員扣走,找分管副縣長祁萬才。副縣長藉口“工作忙,沒空”不作接待,瞪著眼睛大罵,“我不想和你説,我看見你噁心嘞!”(華商報2005-07-01 )

  群眾尋上門來反映問題,為群眾主持公道,解決困難,難道這就不是“工作”嗎?看見群眾“就噁心”,你看見誰才“舒心”?這不僅僅是工作方法問題,而且也是感情問題,立場問題。做官,不是當老爺,“衙門”作風必須拋棄。作為領導幹部,必須以群眾利益為重,必須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政府機關“迎背”墻上,大多刷有“為人民服務”五個紅字,希望各地方政府將其落到實處。

  溫總理首先“必須向群眾講幾句話”,這説明總理心中裝著群眾,心裏想著群眾。溫總理説,“我從群眾的意見當中,感受到大家對於政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種信心和力量”。在十三億人口的大國進行“改革”,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緊緊依靠群眾,密切聯絡群眾,從群眾中學知識,長才幹,扎紮實實地為群眾解憂分難,只有這樣,政府才真正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才能真正受到人民的擁護。(金秋碩果)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