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聞會客廳?小崔會客]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2日 19:29 來源:
    專題:CCTV-新聞CCTV-4聚焦2006全國兩會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視頻特刊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進入[新聞會客廳]>>

張懷西、崔永元

朱再武、李學華

朱再武的妻子王春蘭、女兒朱

  CCTV.com消息(新聞會客廳?小崔會客):

  張懷西,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

  朱再武,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梅村鎮農民

  王春蘭,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梅村鎮農民

  朱龍劍,中國農業大學園林係一年級學生

  李學華:清華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我們的節目,今天我們請到的客人是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讓我們熱烈以歡迎他。您好。您看這次兩會,咱們提出了一個算是新的綱領吧,要建設新農村,我斗膽地問一句,如果您不是政協副主席,您是一個農村的農民,您準備從哪兒入手建設新農村?

  張懷西:新農村有一定的標準,但是如果我作為一個農民,首先就是要發展生産,生産發展不起來,怎麼來建設新農村呢?其次就是要發展沼氣,沼氣是一個生活問題。

  主持人:您準備選擇沼氣,從這兒入手。

  張懷西:生産發展了,生活也要改善,農村這個條件怎麼改善呢?發展沼氣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我相信説到這兒的時候很多城裏的孩子,包括成年的觀眾根本不知道沼氣是怎麼一回事,是朝氣蓬勃那個意思嗎?

  張懷西:不是。

  主持人:一個三點水,一個號召的召。

  張懷西:對,沼氣的使用,農村養豬,這些東西的肥料,漚在沼氣池裏邊,然後使它蒸發,最後形成沼氣。它可以用來點燈、做飯,還可以用來肥田,消滅害蟲。

  主持人:就是一舉多得。

  張懷西:對,它涉及到生産,也涉及到生活,所以農業部專門把這樣一項任務放在再生能源處,現在就是能源生態處,它作為以農戶為單位,以建設沼氣為核心,改廁改圈改畜。

  主持人:現在您不是農民,您是政協副主席,那您對我們這些農民還有什麼好處呢?

  張懷西:我們民進中央,我們當政協副主席,一貫對三農問題是高度重視的。

  主持人:我聽説您也經常下去考察。

  張懷西:我到基層去,我在江蘇的時候當過副縣長,當過副市長,也當過副省長,可以説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農村,農民的很多生活問題、生産問題是最重要的,我要搞生活計劃,我要搞農村衛生,改廁改水等等都在農村。

  主持人:那您應該發現農民很淳樸。

  張懷西:農民很淳樸,要求也不是很高,對我們政府,他希望我們能夠為他辦實事。

  主持人:您有沒有發現農民很可愛?

  張懷西:當然很可愛了,怎麼不可愛呢?他在農村裏邊,辛辛苦苦地勞動,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

  主持人:您有沒有發現農民很聰明?

  張懷西:當然農民也聰明。

  主持人:我今天給您介紹一家特別聰明的農民,我估計可能會超出您的想象,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來自安徽池州市貴池區梅村鎮的農民朱再武一家,熱烈歡迎他們。您好。

  張懷西:朱再武,王春蘭,這是你的女兒,朱龍劍。

  主持人:請坐。我還沒有採訪過他們,這是第一次,您以前見過他們沒有?

  張懷西:我也沒見過,你可能是離開村比較遠。

  朱再武:我們那個小地方也可以説是比較偏僻的地方,但是它的名氣很大。

  主持人:是因為有你是嗎?

  朱再武:不是因為有我。

  主持人:為什麼它名氣很大?

  朱再武:因為我們那出産霄坑茶葉,它的品質是相當好的。

  主持人:就是這個茶葉。

  朱再武:就是這個茶葉。這個含有大量的錫,在我們那個霄坑村,在80多年來,沒有一例得癌症的人。

  張懷西:他們沒有得過一例癌症。

  主持人:張主席,您中了他圈套了,我説這個農民聰明您沒發現吧,一上來就做廣告。中央臺廣告費很貴的,都是按秒計算的,他一分多鐘就給用出去了。

  朱再武:現在兩會不是主要的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嗎,工業做廣告,農村也要做廣告。

  主持人:兩會還有一個議題是規範廣告管理呢。

  張懷西:他這個廣告還是實事求是的,我去過,他這個地方應該説是非常實事求是的做這個廣告。

  主持人:您還幫著做廣告。

  朱再武:因為我們張主席心裏想的是農民,所以他就幫著做廣告了。

  主持人:這茶葉肯定會暢銷的。茶葉叫什麼牌子的,不能再説了。我們來之前打電話步置了一下,説客人見面,總要有個見面禮,你們給張主席準備見面禮沒有?

  朱再武:我們準備了。

  主持人:張主席是不是也準備了。

  張懷西:我也準備了。

  主持人:好,咱們現在用熱烈掌聲讓他們交換見面禮。

  張懷西:我聽説你是學中文的,所以我給你送冰心老人的一套書。

  主持人:冰心的散文集。

  張懷西:這是關於農業方面的一些DVD。

  主持人:農業養殖種植技術。

  張懷西:養豬種植都在裏面。

  朱再武:感謝張主席。感謝張主席對農民的關心,這是送給我們的知識。

  主持人:你們送張主席什麼?

  朱再武:我們送張主席,這是我們霄坑産的。

  張懷西:這個好,這個非常好。

  主持人:還是廣告。

  朱再武:這是我家裏産的臘肉,這是自己做的。

  主持人:我來看一看。

  張懷西:你也來點吧。

  主持人:我先看看好不好。自己家裏做的。

  朱再武:我也給你帶了一份。

  主持人:那這就給您吧。

  張懷西:你先看。

  主持人:帶了兩塊,我看哪塊好我就拿走。

  張懷西:這個是怎麼做的?

  朱再武:我們是用土生土長的豬腌制的。

  主持人:哪塊好?

  朱再武:都是一樣的。

  主持人:都是一樣的,那主席您先挑吧。

  張懷西:你先來,你是主人嘛。

  主持人:您先拿,您是主席。

  朱再武:我沒有給你送茶葉,我聽説你很忙,晚上沒有時間睡覺。

  主持人:不送就不送吧,他還有理由。朱再武給我們講講你的經歷吧,我知道你在你們那兒現在是個大戶。

  朱再武:大戶也談不上,只是説比其他的農民先走了一小步,不能算是大戶。

  主持人:我也幫著你做做廣告,這個就是朱再武經營的項目,叫洪武山莊,看清了沒有,他現在經營了一個山莊,種豬場,應該説是經營了一個種豬場,但是為什麼叫洪武山莊呢?我們以為是一個旅遊的地方。

  朱再武:這也就是生態家園的一部分。

  主持人:你就是怕大家一想到種豬場就想到臟亂差是吧,所以就用洪武山莊來武裝它一下。

  朱再武:它有兩層含義,第一,洪武它是明朝開國皇帝洪武的年號,為什麼取個名字叫洪武?一,我的名字裏帶一個武字,我想沾一點老祖宗的光。第二,我要把種豬場做成高品質的、高品位的,也就是説像皇家品位,這樣才對得起廣大的消費者,所以給它取名字叫洪武山莊。

  主持人:這也就是新社會吧,你説要是舊社會,種豬場跟皇帝聯上早被抓了。是怎麼想起來做這件事兒的?

  朱再武:當初我一開始的時候,在改革開放不久,在1990年開了一個小百貨店,隨著進一步開放,百貨店的競爭也激烈了,因為小百貨店裏不需要多大的文化知識內涵,所以競爭一激烈,它就沒有利潤了。後來我就想到要找一個有知識含量的事情來做。當初就想到了養豬,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吃豬肉的歷史太悠久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也走向世界,世界遊客也到我們中國來,我們中國的飲食習慣肯定也影響到世界,這樣豬肉的銷量肯定是前景廣闊的。

  主持人:應該説有個大市場。

  張懷西:中國的豬肉是大市場。

  朱再武:這樣一來我當時就想到了養豬,一開始是養了一頭自己家裏吃的豬,積累經驗,這邊的店也還在開。以後發展了養第一頭母豬,母豬養了以後,當年的效益還比較好,所以準備發展。

  主持人:我問一下,你説養了一個母豬以後,效益開始好,是什麼意思呢?它可以下小豬崽?

  朱再武:可以下小豬崽,小豬崽我賣給別的農戶以後,我的收益大增了。別的農戶買了這個豬以後,我養的母豬生的小豬崽好,所以他們就跟我要,這樣我只有擴大規模,但是擴大規模的時候我當時就遇到了一個難題,剛才我聽你和張主席談的,農村的臟亂差,養豬,豬的氣味、環境對人的周邊的環境影響太大了,到我家裏來買貨的人就講,你家裏那個氣味不能聞,到這裡買貨的人就少了。

  主持人:他去買貨那會兒都不能聞,但是你們天天就生活在那個環境裏。

  朱再武:那個環境就太差了,所以當時又想發展,又沒有膽量去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當時我們鎮裏的書記和鎮長,他們到我們農戶家裏走訪的時候,我就把這個情況講了,講了以後我們鎮裏鎮長和書記就想,現在我們國家正在搞一個能源開發項目,就是沼氣。

  主持人:就是剛才您説這個項目。

  朱再武:這個沼氣可以解決你這個問題,當時我聽了以後非常高興。

  主持人:你這是第一次聽説沼氣的事兒嗎?

  朱再武:對,那時候是第一次聽説有沼氣,不過這樣一來,後來鎮裏就安排我到有沼氣的地方去參觀,回來以後,我就做了我們貴池區的第一口,在貴池區農委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做了第一口沼氣池,果然效果很好,剛才張主席講的,家裏臟亂差的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主持人:而且這個燃氣、照明都解決了。

  朱再武:對,還有關於燃氣給我的直接收益,當年就增加了一千多塊錢。因為我用沼氣燒飯,就像我們城裏用天然氣,煤氣一樣的,我就不用山上的柴,我到山上去砍柴,或者在別人那裏去買柴火,一年也要花將近千把塊錢。

  主持人:張主席,要是這樣好像對環保還有好處呢。

  張懷西:他們安徽省陪我們參觀這個地方就是環保廳副廳長陪我們去的,當然和環保直接有關係的了。

  主持人:就是有沼氣大家就不用去砍樹去了,你們砍柴就是砍小的枝杈來燒是嗎?

  朱再武:不,有的就是直接砍小樹苗,山上砍柴的時候有的人想劈小樹杈,有的圖方便,他就把小樹苗砍走了,毀林就厲害。

  主持人:有沼氣以後就沒人砍小樹苗了。

  朱再武:對。現在要是到我們霄坑村去,你就感覺到那裏面是天然的氧吧,你在城裏感覺很煩悶的時候,如果進入到霄坑村,就像進入到高壓氧艙一樣,很快讓你輕鬆愉快起來。

  主持人:咱們接著説你辦種豬場的事兒,説到養了母豬,增加了收入,辦起了沼氣池,後來怎麼想起來辦種豬場呢?

  朱再武:第一口沼氣池建成了以後,它給我帶來了一千多塊錢直接的經濟效益,間接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本來我家裏的柴火什麼東西都亂七八糟的,臟亂差這個問題可以説是徹底被解決了。另外,沼氣建好了以後,我就可以進一步發展,擴大規模了,擴大了規模,我養豬,來要的人就更多了,規模必須又要跟著上,後來我就做了家裏的第二口沼氣池,這個時候第二口沼氣池做了以後,我就養了三十多頭母豬,這一下就是一個跨越,三十多頭母豬這樣搞了以後,買豬崽的農民也就更多,影響面也就更大。隨著進一步的發展,現有的兩個小沼氣池就不行了,當時我就和我們鎮裏講了,現在有沒有大型的、中型的適合我們的沼氣池,也就是説我要及時地上一步臺階,不能老在那個地方不動了。後來鎮裏就想,馬上通過我們區農委,又通過我們安徽省農委聯絡到江蘇徐州,那裏有中型沼氣池,回來以後鎮裏和我們一道,鎮長和我一道到江蘇徐州去考察。

  張懷西:鎮長親自帶著你去的?

  朱再武:對,我們農委主任也去了,他親自帶我們一道到那裏去考察。回來以後,我馬上就建了一個大型的110多個立方的大沼氣池。

  主持人:110立方,差不多這個演播室的四分之一這麼大,大概就是咱們現在這麼大。

  朱再武:它是立方,不是平方。

  主持人:立方。

  朱再武:對,它是球形的。不過它整個的直徑跟我們這個圓盤差不多。

  主持人:大家現在就想象一下,咱們都坐在沼氣池裏。我聽説你的種豬是外國朋友。

  朱再武:不錯。它目前因為我們市場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再是講我有肥肉吃就可以了,要吃瘦肉,但是你要吃的瘦肉並不是像我們有的時候電視裏放的,用瘦肉精養出來的豬,那個是不行的,必須要它自然對它的遺傳基因。

  主持人:那個瘦肉精養的多方便。

  朱再武:瘦肉精養的對人體健康太不好了。

  主持人:管它呢,反正自己也不吃,都是送給別人。

  朱再武:你今天害了我,明天我害了他,他又害了你,你又害了我,這不就形成惡性循環了嗎,所以我為別人,別人也為他,他人又為我,這樣的話大家互相。

  主持人:張主席,我覺得您得給予高度評價,這是我們見到的一個農民,實實在在的,他就這麼想,其實我覺得現在很多做豬肉生意的小販,包括一些經營管理者都沒有像他這樣想。

  張懷西:沒有,我覺得像再武這樣的農民,應該説現在是還比較少的,很突出的這麼一個人物,首先他講誠信守法,你不守法,不誠信是不行的。其次要善於經營,不善於經營也不行,考慮到人和人的相互關係,善於經營。另外也有一定的文化知識。

  主持人:您猜猜他一年訂書報的錢是多少?

  張懷西:我看到資料了,兩千塊錢。是兩千塊錢吧?

  朱再武:兩千多一點。

  張懷西:還比我講的多一點。

  主持人:訂的都是什麼呢?

  朱再武:主要是養豬的,我要把我這個産業做精,所以我必須要懂得各方面的知識。另外我也訂一些有關農村發展方面的書,因為農民到我家裏來逮豬崽,他不單純逮個豬崽走了就行了,我要指導他,怎樣把這個豬養好,養好豬還可以對他的家庭,就像我們現在城裏有個名字叫“家經”,我也知道他怎麼把這個家經營好,他家經營好了,豬養好了,下次他肯定還到我這裡買我的小豬,這樣形成良性循環。

  張懷西:這個也是善於經營的,他不是説是靠講,就是靠一種自然的吸引人家來,這是很好的。


李學華體驗喂豬

  主持人:這叫實行三包,代辦托運。就是有一個延展服務。張主席,您看看這是它的洪武山莊的作息時間表,我昨天看的時候,有兩處讓我非常驚訝,一個是,您看這兒。

  張懷西:更讀。

  主持人:對,您看這兒。

  張懷西:晚讀。

  主持人:他每天有兩次讀書時間。

  張懷西:還有散步,散步這個是很少的。

  主持人:我都沒看見散步。

  張懷西:散步在農村裏面是很少的,散步是很有利於健康的,我現在也散步。

  主持人:而且我最羨慕的是你看他這個睡眠。

  張懷西:睡眠是你羨慕的,我倒不羨慕。問題是説他這個散步是有道理的。

  主持人:六點半到七點,就是播我們節目的時候,他散步去了。要不為什麼收視率低呢,你每天有兩次讀書的時間,你在讀什麼書呢?

  朱再武:我們也就是用書語講的,專業的書籍,我們農業方面的。再一方面我也讀一點其他的天文地理,什麼東西我都看一點,因為農民到我這裡來問的問題並不局限于哪一個方面,他有的時候是這一方面,有的時候是那一方面。再講學習,你從一個方面去學,那也是不行的。

  主持人:張主席,您看,這是他讀的書。

  張懷西:他讀的書像古文,這個書過去我們讀書的時候才讀的。比如《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也是不簡單的,也是很不簡單的。

  主持人:他讀《孫子兵法》就是讓自己增加智慧,騙了農民,農民都不知道。

  張懷西:像這樣的農民應該説是不多的,是有的,但是不多的。

  主持人:所以説發展新農村,首先要有新農民,我覺得必須要多發展這樣的農民。

  張懷西:對,沒有新的農民,沒有文化的農民,新農村是建設不起來的,新農村的建設主要是要靠農民本身,農民本身就是要提高他的文化素養,高素質的農民,才有可能建成我們這個新農村。

  主持人:您能不能從這個書裏面,隨便選一篇給我們背一段,還是説是蒙我們的,根本就沒讀過。能背一段嗎?

  朱再武:有的地方,比如像我最喜歡的有一篇文章就是唐太宗的宰相魏徵寫的《諫太宗十思疏》,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這確實很好。因為我要發展農業,必須要從長遠考慮。

  張懷西:他這樣就是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

  主持人:我覺得今天張主席特別高興,不斷地在鼓勵他,不斷地在誇他,而且不斷地為他做廣告。

  朱再武:因為張主席心裏裝著農民,所以他就想著農民。

  主持人:今天咱們請來了一家人,咱們光聽朱再武説,他的妻子王春蘭,女兒朱龍劍都沒有説,您妻子在家就吃閒飯是吧?

  朱再武:就像一支部隊,我們在前面打,她在後面是後勤的,前面的人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這個勝利並不是他的,就像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

  主持人:其實我調查的不是這麼回事,我看過當地的報紙,人家當地的報紙是説,軍功章有她的一半,也有他的一半。説您的妻子是養豬大王,她好像更有本事,但是對外宣傳都説是你養的。

  朱再武:因為我經常在外面跑,推銷、融資等,所以往往人家就看到我,就沒有看到幕後的英雄。

  主持人:那今天大家都親眼看到了,其實主要是她衝鋒陷陣,是不是家裏這個洪武山莊主要是您打理?

  王春蘭:是的。

  主持人:但是對外都説是他是嗎?您在養豬方面是不是也很有心得?

  王春蘭:養豬全部都是我管理,喂養,還有繁育。

  主持人:我這兒有幾個問題問你一下。那個叫洪武山莊種豬場有一些説法,比如説他們有一個宗旨,説願所有的農民朋友都富起來,這個是什麼意思?還是新聞發言人説。還是説你們在這兒意見根本不統一?

  朱再武:不是,這也説明以後要調一調位置,也就是説也要讓她走出來一點。

  主持人:對,張主席,您拿著這個問問他,您看這上面有很多,我覺得都很好。

  張懷西:你看場訓,誠信,誠信放第一,這是很重要的,我們現在需要誠信;敬業,敬業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把豬養得好,大家都歡迎,來買你的豬;要講科學,任何事情都要按照科學的精神來辦,還要創新,創新很重要。

  主持人:您説這四條是我們中央電視臺的臺訓也應該沒有問題吧?誠信、敬業、科學、創新,沒有問題。中國科學院的院訓,沒有問題吧。北京大學的校訓沒有問題吧。

  張懷西:如果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主持人:這是他的格言。

  張懷西:這兩句話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您看他還有這麼一句。

  張懷西:尊嚴來自實力,光陰豈能白費,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尊嚴來自實力,我覺得裏面好像有一些辛酸。

  張懷西:他也可能是尊嚴教訓的總結吧。

  主持人:有什麼經歷嗎?

  張懷西:這也可以説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成功的,就像我養豬,開始開小百貨店,因為我們是從山裏搬出來的,可以説遷一次家就窮一次,何況從山裏本來就沒有什麼家底子,到這底下來想開一個店,一分錢也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你只有靠朋友,靠親戚,到別人那兒融資,別人不相信,當時心裏就很難過,平時我跟你很好,我心裏問你借錢就不行了,那時候心裏確實是很傷感,所以就覺得失去了原有的尊嚴,確實現在想象都還有一點傷心。

  主持人:你現在翻過頭來看,現在富裕了,有錢了,你的很多朋友可能還沒有到你這個程度,他們來跟你借錢的時候你會借給他嗎?

  朱再武:可以。

  主持人:你為什麼不借這個機會傷傷他們的自尊呢?

  朱再武:因為我們有一句古話叫冤冤相報何時了。還有一點,我現在也站在他的角度上去想一想,本來我當時心裏想,這不行,後來以後跑到山上,空氣一新鮮,因為那時候很煩悶,到山上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讓山風吹一吹,後來以後我在山上坐在大石頭上面,也想,假設別人問我借錢,你一樣也沒有,那我又能不能借呢。

  主持人:換位思考。

  朱再武:換位思考,我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一想,後來我想還是原諒別人。

  主持人:張主席,我從他的談話中體會到一種境界實際上。

  張懷西:他的思想,他的境界,他的一種精神狀態,已經遠遠脫離我們原來農民的一種思想境界。

  主持人:起碼改變了我們對傳統農民的看法。

  張懷西:對。

  朱再武:因為幫助別人才能幫助自己。

  張懷西:幫助別人才能幫助自己這句話也是很好的。這個話很好,這個話很有境界,也很實在。

  主持人:我們問問他的女兒,朱龍劍,女孩子是不能隨便問年齡的,但是我剛才偷偷打聽了一下,説18歲了,但是很小看著。現在已經是大學生了,是吧?你是中國農業大學的園林係的學生,一年級,很漂亮的小姑娘,為什麼不考北京廣播學院什麼的?為什麼要上中國農業大學?

  朱龍劍:因為我從小就很喜歡那些跟自然有關的東西,報中國農業大學,我在高二的時候好像就特別想考那個學校。

  主持人:你為什麼不想考電影學院、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朱龍劍:因為我覺得我對園林這個專業更感興趣一點。

  主持人:這是你自己報的志願是不是?

  朱龍劍:對。

  主持人:你現在學起來是不是已經後悔了?

  朱龍劍:不會。我覺得喜歡一樣東西,就算是再苦你也會覺得很快樂的。

  主持人:你現在學起來也覺得很有意思?

  朱龍劍:現在還沒有涉及到專業方面的,不過我覺得以後會覺得越來越有意思。

  主持人:你怎麼看待你父親、母親的這番事業?

  朱龍劍:我覺得我爸爸跟我媽媽他們都很辛苦,他們總是很勤勞,很努力,當我懶惰的時候一想起他們,我就感覺好像感覺要臉紅似的,我覺得他們真的是很努力,為了我跟我弟弟。

  張懷西:你想到將來要孝順你的父母嗎?

  朱龍劍:那是自然的了,因為我們家也有那個傳統,我爸爸跟我媽媽就特別孝順我的外婆和外公,而且孝敬長輩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主持人:我們這次的節目還有一個環節,我們請了一個清華大學的EMBA到當地去體驗生活,他的名字叫李學華,讓我們歡迎他。

  李學華:張主席您好。

  主持人:請坐。李學華這次去的就是洪武山莊是吧?

  李學華:對,我其中一個地方就是去他那兒。

  主持人:給你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吧。

  李學華:是。

  主持人:我們先看看李學華在那兒體驗的經歷。

  (李學華在洪武山莊體驗了喂豬、沼氣,還親自嘗了用沼液澆過的菜)

  主持人:我們應該用掌聲表揚一下我們的EMBA。清華大學的EMBA能到農村去,親自去喂豬,然後把菜摘下來,沒有洗就吃了。這説明了對我們農民朋友的信任,是吧?回來就住院了是吧?

  李學華:沒有,吃得很好。

  主持人:你去這個農村是不是跟你想象得不一樣。

  李學華:我去之前他們跟我介紹過,説霄坑村是一個生態家園,所以説我心目中就有一個想象,生態家園就是一個生態的,所以説還是沒有感到有很大的差別,給我的印象很深,家養了60頭母豬,每年要生産大概一千多頭小豬,一年他們收成好的時候,就是這個小豬崽的賣價是跟行情有關係,好的行情的時候他們一家一年有十幾萬塊錢的收益,就是凈的。

  張懷西:去掉成本了。

  李學華:就是純利潤。行情差一點的時候,也有六七萬,他家養了這麼多豬,實際上幹活的,主要幹活的還是他夫人王春蘭。

  主持人:你看。準確的説軍功章有她的一塊,也有他的一小塊。

  李學華:老朱主要是經營、管理,主要是搞這個。他已經一個現代化的農民了,他是電腦管理,豬的養殖情況,他很注意下游,比如他把豬賣給周圍的農民,他們梅村鎮大多數人家養的豬都是從他那兒買的種豬,他把豬賣出去以後還要追蹤。

  主持人:你算過這個比例嗎?你周圍那些村民大概有百分之多少是從你那兒買的?

  朱再武:我們鎮大概有一大半的人都在我那兒買。

  主持人:一大半都是從你那兒買的。

  朱再武:因為我不可能專門計算這個事情,因為我還要做我的事情。我之所以取個山莊,並不是養豬場,你進去就感覺到是養豬場,要讓人家進去感覺到是一個花園,是一個小莊園,這樣你到那裏去,你賞心悅目了,你覺得養豬有效益,農民也就更有信心了。

  主持人:他不光想讓大家改變對農村的觀念,包括對養豬場的觀念他都想改變。

  張懷西:關鍵一句話就是説,要讓人家儘量感覺到像一個花園,這是很重要的一句話。

  朱再武:現在不是搞生態家園嗎,將來我也歡迎城裏的朋友到我那裏去體驗一下農村的生活,但是也不是那麼很臟的生活,那是一種愉快的生活,希望崔老師下次去一下。

  張懷西:你們兩位都是高中畢業了。

  朱再武:對。

  張懷西:是不是高中畢業?後來就沒上大學。

  李學華:張主席,這個我要給你彙報,朱再武的事業能做到現在這樣,當然還有很大的空間,他有很大的特點,他學習,他非常勤奮。他是61年的,今年45歲了,他在前年通過自學取得了大學本科文憑,我從他家裏找到這個。我很感慨,我給大家展示一下。

  主持人:張主席在這裡,讓他驗證一下,是不是在街上買的。

  張懷西:安徽省,你是安徽師範大學出來的?

  朱再武:參加成人高考,自學考試。

  主持人:而且是漢語言文學。

  張懷西:是,這個很好。大學生的農民,農民的大學生。

  主持人:這個能不能留給我做紀念?

  朱再武:可以的。

  張懷西:這不行,他要作為家裏的傳家寶。

  主持人:留給我做紀念,就沒人相信你是大學生了。

  朱再武:我們學習並不是要拿這個東西,關鍵是內涵,不是它的一個文憑。

  主持人:你説這哪兒是採訪,這整個就是給我上課,我都不知道我今天犯了多少回錯誤了。李先生還拍了一張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李學華:品高興業,這是他家的後院,後院拍下來的。我當時看到這幾個字的時候,我就覺得主人對自己有要求,人品要高尚,他也有目標。而且他這兩者之間還有一個哲理關係,業要興,品就要高。我跟周圍好多農民進行交談、了解,周圍農民都誇他,説他好,因為他的沼氣池110多立方,他用不完,産生的沼氣用不完,用不完就邀請大家到他家裏去燒水,燒開水,我問農民,問燒水多少錢一壺,不要錢。沼氣池産生的沼液是一種很好的肥料,不管是澆茶還是澆菜,它不會生蟲。他家的沼液,因為他自己沒有菜地,都是免費給農民用,他的沼液沼渣,下面沉澱的沼渣也是免費給周圍的農民兄弟用,所以他的特點就是他自己富起來了,不忘鄉親們,希望大家都一起富。

  主持人:我覺得這四個字就是品高興業,這四個字跟我剛才説的一樣,還是中央電視臺、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都可以用。

  張懷西:你那個對聯是什麼?

  朱再武:那個是對聯。

  張懷西:是你寫的嗎?

  朱再武:不是我寫的。

  主持人:説到寫了,我知道其實張主席書法特別好,我提個要求,您給朱先生寫幾個字。

  張懷西:我的書法也不算太好。但是最後我可以給他寫一句話。

  主持人:好,其實我們都準備好了。

  (張主席現場為朱再武題字:做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者)

  張懷西:做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者。送給再武春蘭夫婦倆。

  主持人:咱們一起在這兒照個相。謝謝張主席,謝謝大家。

  央視新聞頻道《新聞會客廳》播出時間:

  每週一至週四晚20:30-21:00

  《新聞會客廳》週五特別節目《決策者説》播出時間:

  週五晚20:20--21:00

  新聞會客廳 會見新聞當事人,敬請收看

責編:復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