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趙樂際:青海省吸引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2日 14:25 來源:
    專題:和央視記者“跑”兩會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人大代表、青海省委書記趙樂際

人大代表、青海省委書記趙樂際與本網記者合影

  CCTV.com消息(記者閆冬 陳卓):得知能夠專訪人大代表、青海省委書記趙樂際之後,我在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應該帶著網友的問題去採訪。於是我在www.CCTV.com網評天下論壇發了一個問題徵集帖。其中一位網友的問題吸引了我,他發貼問道:作為一位省委書記,你將如何採取有力措施吸引人才到你們那裏開發和建設青海省?

  其實我也有著類似的疑問,擔心地處我國大西北的青海省難以吸引高素質人才去工作。

  出乎意料,在採訪趙樂際代表時,他並不認為青海在吸引人才上有困難。他説,能不能吸引到人才關鍵要轉變觀念,運用市場經濟的觀念去使用人才。接著,趙樂際代表歸納青海的用人模式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他解釋道:“客觀的説,青海地處內陸高原,自然環境相對惡劣,經濟發展落後於沿海開放城市。要求人才來到青海就在青海紮根二十年是不現實的想法。青海的做法是通過項目、合作來吸引外省人才到青海。”

  他説:“青海有很多好的項目,如鹽湖開發、青藏鐵路建設、高原環保等,這些項目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人才來到青海。他們對青海的建設貢獻了很大力量。但是項目結束之後,我們主張尊重人才自身意願,不一定非要在青海紮根下來。包括公務員在內,我們和內地有定期的輪換制度。我們並不要求來青海工作的內地幹部一定要留下來,使他們沒有後顧之憂。”這樣靈活的用人方式,既打消了人才自身的種種憂慮,又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青海大學和清華大學結對共建就是這個用人方針的具體體現。清華大學會定期派送中青年專家,包括二級學院院長、系主任到青海大學任校長,三年一輪換。在提高青海大學水平的同時,也打消了清華大學老師的顧慮。

  青海用人的另一個特點是結合科學技術,特別是基於互聯網的遠程技術使處於省外的人才能夠“為我所用”。

  趙樂際代表舉例説:“在我們的試點學校,牧區的學生可以通過電視看到北京四中老師的講課。而我們的試點醫院可以通過電視會議和內地的專家一起會診。我在調研的時候都親眼看到過,X光片、心電圖、甚至是手術現場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圖像傳輸。”

責編:閆冬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