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直通香港]專訪香港代表委員──馬力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2日 13:13 來源:
    專題:CCTV-新聞CCTV-4聚焦2006全國兩會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

  今天“專訪香港代表委員”我們採訪到了香港民建聯主席馬力。香港民建聯的全稱是“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目前有五千多人,是香港最大的黨派。他説,民建聯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向特區政府輸送更多的人才。

  初次見到馬力就被他幹練以及飽滿的精神狀態所感染,很難想象眼前的這位人大代表曾剛剛經歷過一場大病。就在2004年選香港立法會議員之前,在一次身體檢查中馬力發現患有了直腸癌。回憶起當時的情形,馬力表現出一位從政者的冷靜。

  聽説前年您在一次體檢中發現患有了直腸癌。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馬力:對 我在選立法會之前,我就檢查身體,就發現有個癌症,那麼有癌症以後,我是在廣州檢查的,廣東省政府非常的重視,他就安排我到廣東省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去做手術,各方面(跟進)的治療都是做得相當好。我最近做那種電子掃描基本上沒有病症,沒有什麼事情,我還接受一些新的療法,現在看起來這個人還是精神飽滿的。所以我這方面我是非常感謝廣東省政府,感謝我們醫院裏的醫生和護士,當然我也很感謝我們民建聯的同志,他們替我分憂,我過去一方面是擔任主席,但也有其它很多的工作,他們是替我分擔了工作,所以我很希望把我在治療過程中的一些感想,跟下面的朋友多講。

  講什麼呢?

  講我治療的過程,講我對這個癌症的看法,也希望能夠幫助一些癌症的病人,他們改變對癌症的恐懼,我覺得這個除了做政治以外,也可以做做這方面的工作。特別是香港的中産階級跟我差不多的,他們都是拼命的苦幹,也不注意身體,那麼這些都是香港很多人的一個通病,,02:33:10我覺得要更加注意身體,在內地來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香港來説身體健康大家都很關注,健康的生活才能夠更好地回饋社會。

  馬力,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香港最大的黨派---民主建港協進聯盟主席。翻開馬力的簡歷,他曾擔任過香港基本法推介聯席會議“專題研究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推選委員會成員等多項公職。從議政到參政,馬力的從政生涯走得紮實而穩健。

  (民建聯)現在是香港最大一個政黨,有五千多人,作為立法會德三大政黨之一,您認為民建聯在香港發展中應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民建聯現在是香港最大一個政黨了,人大代表11個,全國政協委員有29個,其中有三個是常委,民建聯在香港的立法會也是立法會也是最大的政黨,我們有12個立法會的議員,所以民建聯在香港,政治上來説,我們扮演的角色就是,作為香港政治一個穩定的力量,我們是支持政府的,和緊密合作的一個政黨。

  記者:最初民建聯工作的特點室服務基層,現在提出來跨階層政黨的方針,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轉變呢?

  民建聯開始的時候,因為我們很多的成員都是地區工作者,所以我們開始一個比較好的做法,就是從來自基層,服務基層的工作開始的,所以我們在全香港18個區都有我們的工作點,那麼取得樂一定的效果。就是香港的老百姓都知道,有困難了找民建聯,這樣我們的品牌已經建立了,但作為一個政黨未來的發展,我們不能夠停留在這個階段,所以我們現在發展的方向就是,原來的工作我們繼續做,原來服務基層、來自基層這個不能丟,但是我們也要朝著這個跨階層,就是説不單是照顧這個貧苦階層,我們也要照顧中産階級的需要,我們也要看工商業他們需要什麼,我們覺得這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對我們自己也是一個提高,我們對社會,看這個政府的政策也可以從更寬的角度。

  怎麼樣從香港整體的利益方面去考慮問題,所以我覺得這個是我們政黨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

  記者:民建聯現在是和香港各階層聯絡比較緊密的一個政黨,應該説它對社會民生也非常的了解,香港回歸這幾年來,應該説是走過了一條不平坦的道路,那麼就您個人而言,您怎麼看待回歸這幾年來,香港民眾的心裏都經歷哪些變化呢?

  馬力:香港老百姓,其實當然對國家的政策是越來越認識,越來越擁護,但是老百姓在過去幾年,他們也受苦,因為我們一回歸的第二年,亞洲金融風暴就來了,我們過去可以説,有6、7年的時間香港的經濟是走下坡,老百姓的確是有很多的困難。

  政府在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大家特別是感到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支持,所以説過去8年多以來,香港老百姓最大的轉變就是對中央政府態度的轉變,大家感到這個中央政府很關心、愛護這個香港,所以對中央政府信任的程度、支持的程度是比,對特區政府的支持和信任程度還要高,這是回歸以來最大的一些轉變。

  大家覺得做中國人是個驕傲,過去很多調查説你是什麼人?他説我是香港人,這個我覺得跟我們國家對香港政策,正確地落實有很大的關係。

  記者:歸屬感更強了?

  對,歸屬感更強了,這個也是過去沒有的。

  平日裏酷愛閱讀的馬力,在紅樓夢研究方面很有建樹。多年來,他在報刊雜誌上曾發表過很多政論,才思敏捷,筆鋒銳利。現在馬力還擔任了香港商報的副社長。作為來自港區的人大代表,馬力表示,這次他也帶來了一些建議。

  馬力:我特別關注的就是,內地有很多貧窮的學生,或者貧窮的大學生,這個佔的數目很大,那麼怎麼樣幫助他們呢?我是有一個建議要提出來的,作為香港人大代表來到北京呢,我們也關注到十一五計劃裏面也提到,怎麼樣落實CEPA這個項目,那麼我們也感到香港和內地怎麼樣去更緊密地合作,香港作為我們國家一個特別行政區,怎麼樣幫助,在金融方面,幫助這個比如説我們的人民幣走向國際化,怎麼樣幫助內地更加經濟繁榮這方面,香港有一些優勢可以發揮,發揮好了,可以對國家做很大的貢獻。

  香港作為中國人民幣最主要的一個外面的市場,其實它有很大的作用可以發揮的,香港現在還是一個很好的對外的一個點,所以我是希望,我們也有一個這樣的建議,就是希望內地更多的企業,能夠到香港去,比如一些上市,或者是香港開個窗口,對外宣傳很好的貿易的網絡,很多咱們內地的品牌,我覺得都能夠利用香港這個渠道打出去,應該説我們可以為國家做點貢獻的時候了。

  記者:對未來香港發展你有什麼展望呢?

  我覺得香港,當然我們已經有很好的基礎,我們有基本法,從經濟的發展方面,我們有很好的經濟基礎,所以我覺得呢,香港的前景應該是非常光明的,但是香港,我們也有一些短缺的地方,就是我們治港的政治人才不足,所以我們覺得我們作為政黨來説,要儘量地招納人才、培養人才、輸送給政府,輸送給香港。

責編:辛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