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走出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的雙贏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2日 13:10 來源:CCTV.com
    專題:和央視記者“跑”兩會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林業局局長王志寶

  CCTV.com消息(記者劉英來):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在“兩會”期間成為央視國際網絡網民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在網絡調查──“解決‘三農’問題之我見”中,大部分網民認為實現農民增收,確保農民生活寬裕是“三農”問題的重中之重,帶著網民“如何破解農民增收”這一戰略問題,記者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林業局局長王志寶。

  CCTV.com:實現農民增收,確保農民生活寬裕是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之一,您如理解這個目標?

  王志寶: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其目標是“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五句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互為促進,缺一不可,但“生産發展、生活寬裕”是基礎,而“生活寬裕”的前提又是生産發展,實現農民增收。

  CCTV.com:很多網民覺得農民收入增加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究竟難在哪?

  王志寶:我人口眾多,而耕地只有18億畝。在少量的耕地上既要做糧食增産,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文章,又要做生産發展,農民增收的文章,有時是很難兼顧的。為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號召農民多種糧,而種糧效益比較低,又必然會影響農民增收;反過來,要提高農民收入,就必須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多種收入高的經濟作物,如此一來,農民收入有了增加,但國家的糧食安全又難以保證。

  CCTV.com:如何走出一條既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又同時能實現農民增收的雙贏之路呢?

  王志寶:各地在實踐中已經探索出很多成功的做法,那就是以有限的耕地側重做好糧食增産的文章,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同時從各地不同的優勢出發,以耕地以外其他可以利用的國土資源,進行生態和生産兼顧的綜合開發,在確保生態目標的同時,著力做好、做足生産發展,農民增收的文章。所謂耕地以外的其他可利用的國土資源,包括山地、林地資源,可治理的沙漠化土地資源,草原資源以及濕地資源等。上述土地資源有近百億畝,數量大大超過耕地。

  CCTV.com:您能舉例説明一下麼?

  王志寶: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佔國土面積的69.2%,可利用的林地面積43億畝,各地山區林區綜合開發的實踐證明,山區林區是實現農民增收最有潛力的地區,可以通過大力發展速生豐産材林、經濟林以及森林食品、藥品、花卉、森林旅遊等新興産業增及農民收入。

  CCTV.com:怎樣才能利用好耕地以外的可用國土資源,實施綜合性開發?

  王志寶:建議國家林業、農業、改革發展、財政稅收等部門,結合新農村建設戰略的實施,研究綜合開發的規劃及實現規劃的具體措施;建議國家財政應像農民種糧一樣給予適當的財政補助;增加綜合開發政策性貸款扶持,制定稅收扶持政策;此外,還應強化農村職業教育和農民專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責編:劉英來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