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隨永蔚直擊兩會]汪恕誠:治水摒棄"人定勝天"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0日 19:11 來源:CCTV.com
    專題:和央視記者“跑”兩會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水利部長汪恕誠接受記者採訪。攝影:閆冬

  CCTV.com消息(記者馬芳、閆冬):眾所週知,加強水利建設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的基礎性工作和保障條件。我們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勢必也就離不開水利建設。建國以來,水利部十分重視農村水利工作,特別是近年來積極推進農村人畜飲水、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牧區水利和雨水集蓄利用等工程建設,為新時期農村水利建設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3月7日,國家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參加了人大安徽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的集體會議。會後,我們有機會採訪到了汪部長。

  把解決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

  記者:大家都提新農村建設,水利建設在新農村改善方面也很重要,作為部長,您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對新農村建設來講,水利工作確實很重要,我們水利部做了一個規劃,涉及到農村的發展的問題共有五個課題。把第一個課題放在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上,現在我們國家有2500萬農民飲水不安全,這個不安全主要指的是水的質量不合格,比如説裏面含生的物質、污染超標的問題,這個對人的身體健康影響比較大。發改委也比較重視這個事情,國務院也很重視這個事情,國務院為了解決這個文件專門下了一個文件。我們在過去的五年中一共解決了600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這到“十一五”計劃期間是翻一番,一年要解決兩千萬,從今年開始,國家發改委中央的資金已經安排了40個億來解決這個問題,要求地方也配40個億,一年解決兩千萬,這樣“十一五”期間能解決一億人口,也就是1/3飲水安全問題。

  記者:怎麼把這個資金落實到使用中,保證這個項目能夠完成?

  汪恕誠:我們現在做規劃,一直落實到每一個村子,不光是我們水利部做,衛生部、各級發改委、建設部、環保局、環保廳一起做這個規劃。

  記者:另外是哪四個項目涉及到新農村建設?

  汪恕誠:比如還有其它一些水庫、灌區,為了保證糧食安全,灌區的水渠改造,另外還有水土流失,淤堤壩的建設等等吧,我們每一項目都有一個詳細的規劃,但是重點放在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另外一個是保證糧食安全、灌區節水改造上。

  記者:一方面解決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現在重點的河流、區域這種污染問題也很嚴重,今後怎麼治理?

  汪恕誠:因為對於污染問題的治理來講,涉及到水利部門和環保總局之間的分工和合作的問題,這次松花江發生了比較大的水污染事件,總結這個經驗和教訓是非常重要的一條。現在環保總局的領導和我們水利部的領導在近期要進行一次好的溝通,總結以前的工作存在哪些問題,我們一定是團結起來,合力把這件事情辦好。

  治水思路從人定勝天轉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記者: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水資源缺乏狀況也日益嚴重,今後“十一五”期間,這個狀況會不會發生,怎麼保證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節約?

  汪恕誠:今後五年要解決水的問題很多,把投資的重點放在四件事情上,就是治淮、南水北調、飲水安全、灌區節水改造。解決水的配置問題,作為水利部來講,打下一個基礎,即水權的原始分配,水的使用權有一個總量控制、有一個定額管理,層層分配到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單位,甚至每家每戶,通過水市場,經過經濟手段來建設節水型社會,來保證國家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能夠仍然可以可持續發展。

  記者:水缺乏的現狀,數字指標有多嚴重呢?

  汪恕誠:從中國的水資源來講,缺水是第一位的問題,乾旱缺水是主要矛盾,中國人均水資源量2200立方米,是世界水平的31%。因此,乾旱缺水是中國的主要問題。第2個特點,時空分佈不均,時間上分佈汛期七、八、九三個月,集中降雨,別的季節降雨很少,這叫時間分佈不均。空間分佈不勻,北方水少,南方水多,時空的分佈不均使乾旱缺水的問題更加嚴重。解決時間分佈不均主要靠修水庫,解決空間分佈不均,主要靠跨流域調水,比如南水北調,要真正解決中國的乾旱缺水問題,光靠修水庫、南水北調是不夠的,還要靠節水型社會建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當記者問到節水型社會的建設是不是需要全民都樹立這種意識的問題時,汪恕誠指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條,“我們現在正在轉變這種觀念,首先從我們自己轉起。”

  記者:水利部的治水思路也在配合發生變化?

  汪恕誠:整個都在發生變化,原來特別注意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現在特別注意水的開發和保護,以前注意的是水對人的傷害,現在要注意人對水的傷害。

  在98年發大洪水的時候,黃河斷流,同時水污染的事件不斷出現,這三件在實踐當中發生的事情,“引起我們搞水的深刻的思考和反省,總結了一個轉軌的問題。在轉軌的問題,洪水只是其中一條,最根本的一條,98年大洪水,99年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來,治水思路從人定勝天,轉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這麼多年來,就在人和自然的關係問題上一直在深化各種理念的轉變。”

  在回答怎樣發揮環保總局水利部配合協調的作用以及部長本人的思路時,汪恕誠説,節水型社會建設有一個特點,水資源所有權歸國家,使用權可以往下分配,分配到每一個行政區劃。

  説到這裡,汪部長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黃河580億立方米,必須留出200億立方米的生態用水,保證黃河不斷流,黃河的生態不被破壞,其它的留下來每一個省都有指標,比如説寧夏有40億立方米的指標,給這個多少,給這個多少,給灌區多少,給生活用水多少,農業再往下分配,到每一個農戶、農民他的用水是多少,這裡涉及到定額,一畝棉花用多少水,一畝水稻用多少水。對居民來講,一個月,一個人用多少水。那麼有了這個指標以後,這就叫水的使用權,然後如果節約了有獎,可以到市場轉賣你的水權,如果超用了,經濟手段懲罰,價格越來越高,這個講的是水資源的一套管理。

  最後汪恕誠説,排污有排污權的問題,一條河流不同的河段,有排污總量的控制,排污總量控制叫排污權,每一個企業要爭取辦理排污權手續,在排污權總量不超過的前提下,企業才可以獲得排污權,如果總量超過了,沒有排污的空間了,涉及一個排污權的轉讓問題。排污權轉讓同樣可以上市,就是通過治污節省下來的排污權可以轉讓給別的企業。整個這一條水權水市場的理論,排污權、水環境承載能力,水權講的是水資源承載能力,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這兩個。如果要想搞一個企業,先到取水許可證,獲取水權,同時要辦排污許可證,控制你的排污權。這兩者都做到了,而且用市場的辦法做的話,中國就有希望了!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