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委員建議"十一五"規劃加大壓縮行政開支力度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0日 09:11 來源:
    專題:展望“十一五”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中國青年報北京3月9日電 全國政協委員瞿世鏡在本次兩會上提交提案,他建議,“十一五”規劃綱要對政府責任的約束應該再“硬氣”一點,以壓縮過於龐大的行政公務開支,並進一步明確政府的公共服務目標。

  瞿世鏡委員援引數據指出,我國行政公務支出佔財政支出比例高達42%,而公共服務所佔比率卻僅為25%左右。與我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現代市場經濟國家的行政公務支出佔財政支出比例往往在3%至15%之間,70%以上財政預算用於公共服務開支。

  另外一項數據也顯示出我國公共服務支出嚴重不足。統計顯示,教育、衛生、社會保障三項社會發展支出合計佔GDP比例,中國2003年為7%左右,美國和法國當年的同一比例則高達16%和30%。

  政府公共服務投入不足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老百姓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農村家庭,不得不為子女就學支付昂貴的賬單,一些家庭更是因為無力承擔高額醫藥費而陷入赤貧狀態。瞿世鏡指出,缺乏經費也是催生教育亂收費和醫生收紅包的一個重要原因。

  與公共服務的窘境相比,政府的行政公務開支顯得有些“奢華”。瞿世鏡提供的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公款吃喝、公車消費、通訊話費、公款旅遊、公款讀書、文山會海、公款送禮等各項支出,大約在1.1萬億元以上,是當年財政增收的近兩倍。“國庫公款是納稅人的血汗錢,怎能如此任意揮霍?”他説。

  瞿世鏡認為,“十一五”規劃綱要應該進一步量化對政府的約束性責任指標,首先是規定財政開支中行政公務所佔比例,同時明確公共服務支出所佔的比例。

  此次兩會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首次對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提出約束性指標。這8個約束性指標集中在“人口資源環境”和“公共服務人民生活”兩大類別中。這些指標涉及控制人口總規模,降低單位GDP能耗,保持耕地數量和森林覆蓋率,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讓一定規模的人群和家庭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

  但包括瞿世鏡在內的一些代表和委員認為,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步子還應邁得更大一些。比如,有代表和委員認為,由於國家財力大大增強,應將原來設定的到2010年初步實現免費義務教育的目標再提前幾年。一些代表和委員則建議,國家應該進一步增加在醫療衛生方面的投入。

  瞿世鏡表示,除此之外,還應在控制行政公務支出等方面,也制定出清晰的約束性指標。他認為,一旦形成剛性指標,即相當於政府莊嚴的政治承諾。這有助於約束政府過於隨意地花錢,將有限財力投入到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上。

  制定“十五”計劃時,由於其時未形成完整的定量指標體系,只能泛泛作出“地區差距有所控制”、“醫療水平有所改善”之類的模糊估計。“我們回過頭去審視,才驚覺有些問題已經相當嚴重。”瞿世鏡表示,應該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儘量避免這樣的問題再次發生。本報記者 程剛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