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兩會高調倡導“執行力” 確保中央政令暢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9日 13:21 來源: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新華社記者 高風 熊爭艷 王欲鳴

  “執行力”,一個在西方管理界頻繁使用的詞彙,今年首次出現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此間人士指出,執行力的強弱將直接關係到中央政令的暢通,關係到“十一五”規劃各項目標的實現。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問責制,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

  “這表明本屆中央政府已認識到執行力在推進改革和建設中的極端重要性,也看到了當前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在執行力上的明顯不足。”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兆學説。

  分析人士認為,執行力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被強調,實是時勢使然。去年,教育部原副部長張保慶的一句“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東西有時都出不了中南海”,經主流媒體披露後,在全國引起很大的震動。

  儘管多年來,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環保法規和政策,但中國很多城市依舊隨處可見冒著濃煙的煙囪、淌著黑水的河流和散發著臭氣的垃圾。這是不少生産廠家違反法規所致。

  去年,國務院出臺有關加強煤礦安全的文件不久,山西省呂梁就發生一起特大事故。當得知是一座已被責令停産整頓的煤礦違法生産後,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痛心地説:“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狀況,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將執行力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使政府改革更加理性。以前國家一直非常重視制訂政策和計劃,有時卻忽略了政令的傳達和執行,其實,落實才是關鍵。”來自山東的全國人大代表王全傑説。

  一些人大代表説,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都提出了許多重大改革發展目標,而所有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政府強大的執行力。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飛宇集團總經理王躍勝説:“‘十一五’是中國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但如果只説不做、説多做少、政令不暢、各地自搞一套,那麼必然消解實現總體目標的合力,許多問題可能拖下去也解決不了,甚至會走向反面,給改革拉後腿。”

  事實上,今年一月以來,中央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已明確發出了提高執行力的信號,意味著中國高度重視政府執行力,決非説説而已。

  “這些政策和措施改變了以往單純側重GDP的政績評價標準,高度重視公眾監督,嚴肅問責失職行為。”長期從事行政管理研究的岳謙厚教授説。

  但也有一些人大代表認為,執行力的核心在執行,如果只是寫入報告,如果僅是中央政府著力推行,而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不能出臺具體措施保證落實到行動,那不過是一紙空文。(完)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