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正在研究制定農村土地徵佔用制度改革方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8日 16:46 來源: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中新網3月8日電 農業部尹成傑副部長今天下午在全國人大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低價徵佔農民土地,損害農民利益,這樣的現象的確存在,表明現在的農村土地徵、佔用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需要,必須改革。中國共産黨十六屆三中全會就提出了這個改革任務,這幾年有關部門正在深入調查研究來制定改革的方案。

  尹成傑稱,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區分徵、佔土地的用途,如果是公益性用途,必須提高徵、佔用地補償標準;如果是商業性用途,必須引入市場機制。

  他還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統籌考慮,特別要注意從實際出發,解決發展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要保護好農村的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尤其是對基本農田要實行嚴格的保護。

  對耕地的佔用審批,要嚴格遵循審批制度和程序進行。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每年農村正常佔用的土地達到400多萬畝,其中大約有200多萬畝是屬於農民的耕地,這些耕地的佔用,可能使100多萬農民失去耕地。

  尹成傑稱,中國政府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提出了一系列保護耕地、保護基本農田、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的政策和措施。第一,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儘量減少失地農民。對耕地的佔用要嚴格審批,不得隨意佔用農民耕地和基本農田。

  第二,對被佔用耕地的農民給予合理的補償,嚴格按照國家關於被徵、佔用耕地的補償政策,把補償資金及時足額地落實到村、落實到農戶。

  第三,要安排好失地農民的就業。對被佔用耕地的農民就業,要按照當地有關政府的安排,擴大就業門路,發展農村的第二、三産業,不要因為耕地被佔用,而使農民失去生計、降低生活水平。

  第四,對生活困難的農民,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因為被徵地,農民失去了土地或者一時還沒有就業,生活生産上發生困難,我們要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給予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