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尹成傑:現代農業要促進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8日 16:36 來源: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中新網3月8日電 農業部尹成傑副部長今天下午在全國人大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建設現代農業要緊緊圍繞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採取綜合性措施,紮實地加以推進。

  尹成傑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經濟是基礎,必須把建設新農村的根本任務放在大力發展農村生産力上。發展農村生産力,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重點是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核心是要增加農民收入。我們國家現在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8%左右。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了37%左右,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管理、專業化生産、産業化經營的現代農業格局初具規模。

  他稱,中國現代農業的建設還是初步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正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我們建設現代農業要緊緊圍繞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採取綜合性措施,紮實地加以推進。

  尹成傑具體指出,第一,要加強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一些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被佔用。在這樣的情況下,怎樣落實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對加強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建設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進一步穩定和擴大糧食的播種面積,提高糧食單産、糧食質量、種糧的比較效益,加強糧食生産基地建設,特別是要加強13個糧食主産區的建設。抓好糧食主産區,就抓住了糧食增産的大頭。通過加強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建設,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

  第二,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強農業的七大體系建設,優化農業的區域化佈局,推進農業的優勢農産品産業帶建設,特別是發展專業化、區域化的農業生産。同時,按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要求,來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發展農業和農村循環經濟,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大力推進農業科技的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特別是要加強農業的科技攻關,力爭在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現在發展農業,提高糧食産量和農民收入,很大一個任務是要通過科技來支撐,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所以我們在建設新農村和現代農業進程中,始終要加快農業科技的發展。現在農業部正在大力實施科技入戶工程和測土配方施肥,積極推廣優良品種,推進科技進步,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第四,廣開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很重要的是要拓寬增收渠道。應該説,這兩年農民的增收幅度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也很大。比如2005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255元,但這只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所以建設現代農業,要採取拓寬內部增收渠道,挖掘內部增收潛力,來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同時,還要積極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比如農民工進城務工,增加農民務工的勞務收入。同時要落實各項扶持農業發展的政策,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第五,提高廣大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加強農民的教育培訓,繼續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陽光工程”。通過學習、培訓和教育,提高廣大農民就業和增收的能力。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