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網評] 中國外交:為人民服務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8日 13:53 來源:
    專題:網友評兩會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新華社報道,3月7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外交部部長李肇星中外記者招待會上,李部長在回答中央電視臺記者關於中國外交部今後還會推出哪些措施讓公民在走出國門的時候更加安心或者放心的問題時説,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外交的宗旨,這首先是為和平、發展和合作服務,同時也為維護我海外同胞和法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以人為本的領事服務。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公民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它國從事工作、經商、求學、旅遊等事務越來越多,免不了會發生一些意外,諸如車禍、船禍、證件丟失、生病住院、被偷被搶、遇險遭災等等,保護這些在國外從事活動的國人利益,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向他們提供必要和可能的幫助,是我國政府駐外使領館應盡的職責。李部長熱情地保證,“為了以防萬一,你最好知道離你到的地方最近的中國大使館或者總領事館的電話。一旦出事,你可以放心,中國駐有關國家或者地區的大使館或者總領事館,會全力以赴、依法為你提供援助。”

  我們黨和國家大力倡導以人為本,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治國理念。每當人民群眾的生命受到危害時,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總是指示不惜任何代價先救人,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李肇星部長介紹,去年中國出境人數達到3100多萬,中國駐外使領館一共處理各種領事案件將近3萬起。其中,今年春節期間,香港同胞在埃及遭遇車禍和最近我3名工程師在巴基斯坦遇襲案件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外交部、商務部、有關使領館迅速行動,妥善處理,受到中國公民的稱讚,也得到外國朋友的敬重。有的僑胞就對我説,這些事使他們進一步感到,在當今世界上,作一個中國人是值得自豪的。實際上,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比如,早在海灣危機時,我國政府就全力救助包括港、澳、臺141名同胞在內的數千名中國公民順利撤離科威特;及時解救我在伊拉克被綁架人質,等等,都顯示了中國外交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一貫思想以及一個負責任大國在外交上的 優勢和強大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作為出國的中國公民要有自我保護意識,要掌握相關知識。正如李部長所説,要了解往訪國的法律,以便遵守法律;要了解駐在國的風俗習慣,以便更好地尊重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最好還要了解一些當地的社會情況、安全情況等等。李肇星部長提醒説,根據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我們的公民在國外旅行的安全保證,主要由往訪國的有關部門負責提供。我們相信,有強大的祖國做後盾,有中國廣交的朋友的良好基礎,我國出外公民的安全一定會得到有力的保障,我們在走出國門的時候更加安心和放心。

  溫家寶總理在以關注民生為紅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全面闡述了我國外交政策。指出,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加強全方位外交。鞏固和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友好合作。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妥善處理分歧,推進交流與合作。擴大和深化對外文化交流,增進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與友誼。保護我國公民和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權益。這是胡錦濤總書記“執政為民”外交思想的充分體現,我們要堅決落實,抓緊抓好,開創“十一五”時期中國外交的新局面。

  中國外交以維護我國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為基點和目標。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為中國外交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外交事業投入最小産出最大。“十一五”時期,我們要把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外交思想進一步發揚光大,走和平發展道路,發展全方位外交,廣交朋友,充分利用外交資源,才能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也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國公民和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權益,為人民服務,為順利實施“十一五”規劃、建設小康社會服務。(作者:晨曦wt)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