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應答”以後看“落實”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8日 13:51 來源:
    專題:網友評兩會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農大的學生不歸農,畢業後沒有幾個到基層去搞農業,這樣下去,農村就更缺乏人才,農業怎麼發展,農民怎麼致富?”政協委員王生鐵痛陳農業人才稀缺。----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回答道,“王委員提出的問題我們也注意到了,我們回去後就抓緊研究制訂方案,採取措施解決農村人才問題。”

  記者報道:“這是七日上午在全國政協舉行的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提案辦理協商會的一個情形。面對政協委員們的問題,農業部、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官員現場應答不避難”。(中新社2006年03月07日)

  “官員現場應答不避難”,很好,很好。然而,什麼叫做“應答避難”呢?敷衍推託?答非所問?無可奉告?王顧左右而言他?避實就虛、避重就輕?……面對政協委員的質疑,農業部等官員回答,“我們也注意到了”,這就叫做“現場應答不避難”?

  那麼,請問危副部長,“農大的學生不歸農”,是三兩年來才出現的問題啊,還是七八年來,甚或十幾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農業部是聽了政協委員的“痛陳”後,才注意到了呢,還是長期以來就密切地“注意著事態發展的動向”呢?農業急需人才,農業急需科技,建設新農村,沒有科技“加盟”,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多年來,政府農業職能部門對此做過多少項扎紮實實的工作呢?

  王委員一“痛陳”,咱就“注意到”;危副部長是從“外交學院”畢業的高材生?怎麼滿口的外交辭令呢? 一句“注意到”具有“四兩撥千斤”之神功,化“痛陳”于無形,手段高明啊。筆者希望您代表部委對政協委員、對公眾再誠懇一些,再負責一些,再推心置腹一些。我們都是自家人説話,用不著拐彎抹角,用不著含含糊糊,用不著模棱兩可。請您像俺鄰居老伯或者像俺老鄉大叔那樣,給俺“實話實説”,別總給俺一頭霧水。俺聽不懂您的“注意到”。

  危副部長説,“我們回去後就抓緊研究制訂方案”;那麼,早先“我們”幹什麼去了?長期以來農業人才缺乏,農村發展缺少科技推動,如果沒有王委員的“痛陳”,“我們”就“注意”不到,就不會“抓緊”嗎?這樣的“應答”確實沒有“避難”,但筆者希望這不是“軍事學院”畢業高材生的什麼“緩兵之計”,這不是什麼“應酬週旋”之詞;我們的農業發展再也耽擱不起了。

  另外,有委員表示,農業生産資料價格上漲,早稻收購價出臺過晚,讓許多農民受損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對此感到意外,他説,以前沒有注意到價格出臺晚的事情,感謝委員的提議,今年將儘快改進。----為“早稻收購”出臺價格,卻對農業生産情況這麼陌生,發改委“閉門”定政策,也太官僚主義了。

  當然,“應答”避難是否,是一個方面,最關鍵的還是看“行動”。有言“採取措施”的,有説“儘快改進”的,那我們就看會議以後,各部委怎樣落實委員們的“提案”,怎樣解決農村等社會發展所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吧。(作者:金秋碩果)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