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聞會客廳?小崔會客]雲南省省委書記白恩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7日 18:34 來源:
    專題:CCTV-新聞CCTV-4聚焦2006全國兩會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視頻特刊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進入[新聞會客廳]>>

白恩培和崔永元在會客廳演播

岩約一家三口

  CCTV.com消息(新聞會客廳?小崔會客):

  主持人:各位朋友好,歡迎收看我們的節目,今天到我們演播室做客的客人是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讓我們歡迎他。您好。

  白恩培:您好。

  主持人:白書記,我現在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不知道您想先聽哪個消息?

  白恩培:隨便。

  主持人:那就先説好消息吧,好消息總是讓人高興,就是我戒煙了。抽煙抽得非常厲害,一天要抽三包煙,醫生説我這樣抽會把命搭上去的,但是我憑著堅強的毅力,現在戒煙了,到今天為止已經一個多月了,這是個好消息,您覺得是不是好消息?

  白恩培:我最敬佩的幾種人裏,其中有一種人就是能夠戒掉煙的人。而你戒掉了煙,我們雲南的煙草工業又少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持者。但是也是好消息,給我們增加緊迫感、危機感,就是能夠加快雲南産業結構調整的步伐。

  主持人:其實我想跟您説的壞消息就是這個意思,我覺得可能以後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提高,戒煙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多,雲南掙的錢就會越來越少。

  白恩培:首先,從目前的情況看,煙草的消費市場還是相對比較穩定的。

  主持人:您自己抽煙嗎?

  白恩培:不敢不抽。煙草是雲南的第一大支柱。每年給財政提供的利稅是頭一份,最多的時候佔整個財政收入的76%,儘管經過調整,去年降到不到50%,但是它畢竟是一個支柱。

  主持人:我説話比較直,會不會因為您是雲南的省委書記,所以您看到滿街有人抽煙的時候您就挺高興的,跟衛生部長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白恩培:有一點。但它畢竟是吸煙有害健康,它是一個夕陽産業。

  主持人:實際上國際上就是這個趨勢,慢慢要淘汰香煙。

  白恩培:是,剛才講有緊迫感、危機感,趕快調,在毫不放鬆煙草的同時,能夠把其他適合雲南發展的有特色的産業儘快發展起來。更重要的産業就是雲南的旅遊業,雲南的氣候多樣性,動植物的多樣性,民族眾多,決定了文化的多樣性,所以它在旅遊開發中間是非常有潛力的。

  主持人:這一點其實我還真是特別同意的,我去雲南可能去了也有20次了吧,幾乎去過的地方都風景非常好,民風也非常好,確實是一個旅遊勝地。為了讓今天的話題更集中,我們從雲南的旅遊區請來了一家人,是從西雙版納請來的一家人,岩約、玉濤、玉香,讓我們熱烈地歡迎他們。

  岩 約:書記您好。

  白恩培:你好。

  主持人:白書記,來之前我們都打電話通知了,我們這個採訪有一個環節,叫見面禮,客人們一見面,要互相送一點禮物,表示一下心意,不知道您準備了沒有?

  白恩培:有準備。

  主持人:您送他們什麼?

  白恩培:兩件禮物,第一件是農村工作守則,這個是雲南省委在2004年制定的一個規範,鄉村幹部行為的一個文件。

  主持人:我給你先念兩條,第18條,加強計劃生育服務,嚴禁違法向農民收取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費。第21條,促進鄉村民主監督,不準隱瞞政務、村務和財務。第22條,嚴格財經紀律,不準擠佔挪用農業專項基金。這就叫尚方寶劍。

  白恩培:還有一條是老百姓要種什麼,賣給什麼地方,其他人不能干涉。

  主持人:白書記,呆會兒節目結束以後,您在這上寫上您的名字,就更好用了。

  白恩培:好。再送一個數碼相機,我聽説他們一家三口是第一次到北京來,所以就希望你抓住這難得的機遇,把偉大的長城,雄偉的天安門,把祖國首都的變化多一點地照下來,展示給不能夠到北京來的老鄉,讓他們看一看,也把這一次北京之行能夠留一個美好的記憶。

  岩 約:好,謝謝。

  主持人:你們給白書記準備的是什麼見面禮?

  岩 約:我們只有傣家的工藝品、手藝,那種包。

  主持人:這裡面是錢嗎?

  岩 約:不是錢,我們傣族的傳統都這樣,還有我們傣家的傳統,香包。

  白恩培:謝謝。這是一種祝福。

  岩 約:還有這個,我老婆自己在家做的。

  主持人:是手工織的。

  岩 約:對,手工的。

  主持人:織這一塊要多長時間?

  岩 約:要半個月。

  白恩培:這個就送給小崔吧。

  主持人:這個是送給您的,我拿回去讓我愛人看看就行了,再還回來。

  白恩培:還有我們傣家的汗衫、短袖,手工的。

  主持人:這個我拿走讓我們的同事看看,再給您還回來。

  白恩培:還有我們西雙版納的傣族園,專門講我們傣族園裏面的風景、跳舞,還有潑水。

  主持人:這個你送給書記吧。我覺得傣家人就是太熱情了。

  白恩培:太熱情,這麼多東西。

  主持人:您送兩樣,他送這麼多東西。

  岩 約:只有一點點我們傣家的手工藝品。

  白恩培:謝謝。

  岩 約:這個送給書記。還有崔老師的。

  主持人:還有我的。

  岩 約:對,我們傣家都是這樣。

  主持人:我採訪那麼多省委書記,沒有一個人送我東西。白書記你説咱還聊嗎,回家得了。好像正事兒還沒説呢,你們是在橄欖壩那個地方是吧?

  岩 約:對。

  主持人:現在家裏做旅遊是吧?

  岩 約:對,什麼都幹。

  主持人:我想知道你們在做旅遊之前做什麼?

  岩 約:以前我們都是這樣,以前沒有開發旅遊,每天都幹農活,水田、旱地,每天都是這樣,起早摸黑,種完水田還要種西瓜,什麼都種,但是交通不方便,都不好賣。

  主持人:那時候一年家裏收入能有多少?

  岩 約:以前一年大概有兩三千左右。

  白恩培:人均收入還是全家收入?

  岩 約:全家的收入。

  主持人:那是什麼時候?

  岩 約:那時候是一九八幾年。改革開放了以後,我們傣族園開發了以後,1999年傣族園開發。

  白恩培:世博會那時候。

  岩 約:世博會那時候要開發,我們兩口子就商量,我覺得人家來搞開發旅遊,我就跟她講,我們還是準備準備也搞旅遊。

  主持人:是你自己想起來的,還是有人給你出主意?

  岩 約:是我自己想起來的,因為幹農活太累了,我自己想,遊客過來的時候要找吃找住的,2003年我有一點錢,就把這個家要準備搞接待。我2003年11月份開始拆房子,到2004年1月幾號就把房子建好了。

  主持人:新建的房子跟過去的有什麼不同?

  岩 約:以前的沒有隔開,因為是我們傣家的那種房子,不能隔開。

  主持人:就是大通鋪。

  白恩培:現在隔開了,能接待客人。

  主持人:那種叫單間是吧?

  岩 約:對,現在是單間。

  主持人:收費也得高一點。

  岩 約:我們看情況,有些青年人會做生意那種的,比較收高一點,有些老人,那些退休的掙不到錢的,房間七八塊就可以住。

  主持人:老年人有很多大富翁,像李嘉誠什麼的,都很有錢。你就是憑直覺,憑判斷,覺得他好像錢不是很多,你就少收一點,錢多的就多收一點。你們村裏搞旅遊的有多少?

  岩 約:村裏面,比方説以前我們都搞接待,只有五家。

  白恩培:現在村裏搞旅遊的一共有多少戶?

  岩 約:現在可能有十五、十六家了。

  主持人:我能問問你們搞旅遊以後家裏的收入到多少了嗎?比如2005年。

  岩 約:現在開發旅遊的時候,我們搞接待,從新蓋了房子以後,一年四季都有遊客,全國各地的遊客都有,還有外國遊客。

  白恩培:去年收入多少?

  主持人:他故意不想告訴我。

  岩 約:這要慢慢來,我把內容講好了,再講收入。

  主持人:我就關心收入,不關心這個。

  玉 濤:你問我們收入多少,但是我們這點收入,我們收少了我們害羞,收多了我們農民不算多,慢慢來,要想一下。

  主持人:沒事兒,你用你的方式講,我的意思就是想知道你們家2005年的收入。

  岩 約:要慢慢講,你不要催我們。我聽説你是“催老師”。

  主持人:要不白書記你問,他不願意讓我問這個,是白書記想知道你家2005年收入是多少。

  白恩培:對,就是大家的生活是不是比過去要好了?

  岩 約:以前年收入是兩三千左右,現在都要幾萬元左右。

  主持人:幾萬左右?

  岩 約:對。

  白恩培:前年的時候我到他們村去,有一家一年的旅遊收入大概五萬。你們去年搞能不能達到五萬?

  岩 約:五萬倒是能達到。

  白恩培:比五萬還要多吧?

  岩 約:有時多,有時少。

  主持人:不願意説具體的數字是不是因為不上稅?

  岩 約:不是這樣,但是我們不講也想講,講了又怕不對。

  主持人:勤勞致富沒有不對的。

  白恩培:現在新農村建設,核心就是農民增加收入,你們的收入越高,省委省政府,各級政府才高興,所以你們不要害怕,你們的錢越多領導越高興,還借這個機會要告訴你個好消息,思茅至小動養公路今年4月份就要通車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4月份高速公路就從昆明一直可以到西雙版納。我估計景洪的遊客會大量增加,回去告訴老鄉,抓緊時間蓋房子,接待更多的遊客,收入會更多。

  主持人:你有沒有預想,高速公路通了以後,遊客多了以後,你家裏年收入能達到多少?

  岩 約:我希望達到一年十萬左右。

  白恩培:你這個目標一定能達到,好好努力。

  主持人:白書記,我現在有問題了,我覺得岩約一家做得也特別好,但是就是像他們這種規模、這種做法,能代替煙草,我覺得早著呢。

  白恩培:要有個過程。

  主持人:您作為書記想過這事兒沒有,怎麼讓旅遊産業化?

  白恩培:不光想,經常想,而且我們今年就準備開一個旅遊工作會,就是不能滿足現在雲南的旅遊,好像已經很不錯了,就是要進一步研究怎麼樣能夠把它做強,做大。

  主持人:怎麼能形成一個大市場。

  白恩培:形成一個大的氛圍,除了要提高現有的旅遊産品的品質,有些老品牌,像大理、麗江,包括西雙版納,這些是需要提高的。再一類,還是需要開放,像騰衝、霍山、熱海古民居,這些地方需要開放。還需要拓展,不僅僅是什麼風情遊、觀光遊,如果能夠有康體健身,再加上其他的門類,這樣可能覆蓋面就更大,吸引的遊客就會更多,參與旅遊的老百姓也就會更多。

  主持人:我前兩天去了一下陽朔,他們説了一個以前到桂林來旅遊的,從桂林上船,然後到陽朔下船,吃一頓飯,坐車就回去了,他們就一直動腦筋,説怎麼讓這些人留下,結果他們想出來一招,就是和張藝謀他們做了個印象劉三姐,就是晚上的節目,這一下就留下了大概40%的人,一下就給這個縣裏每年增加了八千多萬的收入。

  白恩培:雲南去年平均旅客逗留的天數是2.9天,就是不到三天,怎麼樣能夠使遊客多待幾天,這裡邊就有大文章。

  主持人:2.9天太少了,一包煙一打開還20根呢,如果來個遊客,我們能讓他在這個地方能逗留15天、20天,那肯定就不一樣了。

  白恩培:那收入就要翻幾番了。

  主持人:還有什麼辦法嗎?

  白恩培:旅遊業的發展,生態是基礎,文化是靈魂,當然我指這個生態既包括自然生態,也包括人文生態。

  主持人:其實我已經發現到一點危險了,比如我去雲南旅遊的時候,我去比較偏僻的村寨,我發現那兒的年輕女孩子也都穿牛仔褲了,民族特色已經一點一點地在削弱了,這實際上是在削弱我們旅遊的魅力。

  白恩培:是,就是優秀的、先進的民族文化一定要保留。像他們那個地方,如果不是有高樓,也是鋼筋混凝土的大板樓,也是馬賽克貼瓷磚,那我看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去,所以生態是自然也好,人文也好,這是脊梁。

  主持人:其實包括你們的潑水節,你不要看渾身潑得盡濕,就是因為這個才去你們那兒旅遊,潑水節能不能一天潑三頓?

  岩 約:現在我們傣族園裏邊都有天天潑水節。

  主持人:已經有了?

  白恩培:一天潑三次也有。只要有遊客,他就潑。


趙松青到西雙版納體驗

  來自清華的EMBA趙松青是一家傳媒集團的員工,在節目錄製之前,她帶著三個任務來到西雙版納進行真實體驗。她將帶回一張照片,一個實物和一個建議。她的任務完成得怎麼樣?農村體驗的感受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主持人:我們這個節目還做了一個很有趣的環節,我們搞了一個體驗者,這次到雲南西雙版納去體驗的是清華大學的EMBA趙松青,讓我們歡迎他。

  趙松青:您好。

  主持人:我們傣族的風俗,把這個給你,吉祥如意。

  主持人:你去體驗了多長時間?

  趙松青:三天。

  主持人:現在我們一起看一看趙松青在西雙版納體驗生活的情況。

  (趙松青在西雙版納體驗生活,吃住在西雙版納)

  主持人:我注意到裏邊有一個問題他們很驚訝,你説讓他們到北京來做一些事,他説我能去北京嗎?

  趙松青:他沒有想到,他只要在寨子裏掙錢就很好了。

  主持人:大家沒有這樣出來闖一闖的想法嗎?

  岩 約:誰都想。

  主持人:就那一個人不想讓她碰上了。

  白恩培:還是收入少,出不來。

  岩 約:對,起碼收入高一點都想出來旅遊,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在怎麼發展。但是我們兩個經常出門,看一下外面,人家怎麼發展。

  主持人:EMBA應該看問題跟我們看問題就不太一樣了。你觀察到了什麼?你看到了什麼商機,或者你看到了什麼不足,你有什麼建議,這時候都可以説出來。

  趙松青:第一個是交通問題,第二個就是可持續發展,就是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競爭力,這個問題也比較大,目前他就是只是第一步致富了,把園林景觀做漂亮了,環境做好了,有一些旅遊項目還不夠多,它的深度、廣度開發還不夠。

  主持人:你有沒有什麼具體的建議?

  趙松青:比如説旅遊禮品開發,還有更多更廣的旅遊項目沒有,可能來這兒我住兩天就夠了,網絡還不夠通暢,就是我們在那兒上不了網,寬帶不方便。很多白領、高層有旅遊習慣的人,國外人,他住不下來,可能很不方便。

  主持人:就是白領不上網就活不了。

  趙松青:您是不是?

  主持人:我不是白領,我是黃領。因為他們可能沒有純休閒的時間,一邊休息還一邊要處理一些業務是吧?

  趙松青:對,有個好的環境。

  主持人:這個我覺得岩約都可以聽一聽她的想法。

  趙松青:我還有一個禮物,給你帶過來的,您剛才講話講了半天挺渴的了,這是西雙版納新農食品廠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食品廠生産的。

  主持人:酸牛奶。

  趙松青:打開來看看。聞聞。

  主持人:好像壞了,您在家裏就拿這個招待客人啊?

  主持人:好像是米酒。

  白恩培:差不多。

  主持人:對,好像是米酒。

  趙松青:大補。

  主持人:這是什麼到底?

  趙松青:這是他們傣家洗頭髮用的淘米水。

  主持人:天哪,讓你讓我喝?

  趙松青:所以我一直在提示你,沒有讓你喝。這個包裝是我做的,比較像是吧,我在北京買的酸奶瓶。

  主持人:我知道了。她的意思是讓岩約一家把這個刷鍋水和洗米水都做成酸奶賣給遊客,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的收入。

  趙松青:不是,我們準備合作開發洗髮水,這是一個很好的潤發産品,因為傣家人就用它洗頭,傣家人80歲沒有一根黑頭髮,黝黑锃亮的,沒有一根白頭髮。

  主持人:你覺得在你眼裏這是個商機是吧?

  趙松青:對,我覺得,因為這個很純天然,比咱們現在化學的洗髮水好多了。

  主持人:你看,在她眼裏這都是商機。

  白恩培:就是説旅遊紀念品,旅遊産品的開發,這在雲南來説,旅遊上是一個弱項,我記得剛到雲南的時候也是有朋友到西雙版納去,但是沒東西可買,就是買一個切菜墩,買回來一看是四川的生産的,拿到西雙版納去賣,就感到這個旅遊産品的開發還是潛力很大。

  主持人:好,我們現在看看趙松青拍的照片。

  趙松青:大家猜猜這手裏拿的什麼東西。

  主持人:這好像是金子。

  白恩培:小竹筒。

  趙松青:在場的。

  主持人:什麼?

  觀 眾:口哨。

  主持人:他説是口哨。

  趙松青:我揭開謎底,它是傣家的一個風俗,是耳朵上的一個耳墜,它是包金的。第二張照片就會看到,凡是50歲以上的人,很普遍,這個是顯示財富的象徵,家裏很有錢,而且儲蓄財富,他覺得沒地方放了,不像咱們有保險櫃,他們就放身上吧。

  白恩培:金的。

  趙松青:對,有純金的,也有鍍金的。

  主持人:你拍這個照片是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趙松青:就是他們這兒有很多的民俗、民風,歷史典故,很有意思的,好多人獵奇,尤其外國人也是想知道,你民族的事情,這個很好玩。

  主持人:就是説從旅遊的角度看,這都是賣點。

  趙松青:這是當地的風情。我還建議白書記,以前不是拍過《五朵金花》嗎,現在也應該在網上搞一個全國選金花的活動,咱們傣族人自願報名,凡是漂亮的都貼到網上,全國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選,選出五名金花或者五朵金花、十朵金花,全國人民到那兒找金花,然後再娶金花,當然是這麼説的,去找她。

  主持人:白書記,這一點您可以給介紹介紹,就是雲南的文化産業發展得也特別快,“雲南印象”既在國內演,也在國外演,很好效果。

  白恩培:是,我覺得文化産業的發展,雲南文化的推廣應該是多層次、多樣化的,楊麗萍搞的雲南印象,這是一種形式,效益非常好。從演出到現在已經演了七百多場,只投了五百萬,現在的毛收入已經是四千萬,這個完全按照市場,節目也棒,票房收入也高,也把這個文化也宣揚了。

  主持人:他們對這個叫什麼?叫無煙工業?

  白恩培:旅遊業本身就是無煙工業。再一個雲南少數民族多,每一個少數民族都是能歌善舞,讓他們走出去,到全國去唱歌跳舞,到世界上去唱歌跳舞,這不是最大的勞務輸出的一個項目嗎?所以我覺得文化産業在雲南來説也應該是非常有潛力的。

  主持人:其實你剛才那個創意挺好的,叫選金花,找金花是吧。

  趙松青:娶金花。

  主持人:娶可能人家不同意了,那麼好的金花肯定都有主了,起碼可以在網上形成一個熱點,群體關注的這麼一個事件。今天現場來了好多朋友,可能很多人也都是旅遊愛好者,是不是讓他們給出出主意,出出點子,雲南要大力發展旅遊産業、文化産業,你們有什麼高見?

  觀 眾:我是海南的,不是雲南的,但是都是屬於熱帶風情的地方,我覺得海南、廣西、雲南都可以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小三角,或者是特色旅遊的一個群體,共同開發。

  主持人:怎麼聯合開發?

  觀 眾:比如説雲南的石林,廣西的桂林山水,海南的沙灘和海水,這些都是很有特色的,可以交融在一起,而且不會矛盾和重復。

  主持人:白書記,我倒有個好主意,他們參觀石林的時候背著包很沉,可以讓他們存包,在石林存包,取包的時候是在海南三亞那兒取。

  觀 眾:可以,這就不錯。

  主持人:你看,咱們六個人都不如她一個人,咱們説了半天都沒出雲南省,她現在一下就説到海南、廣西、雲南,三省合作了。

  白恩培:她這個觀點是非常對的,所以旅遊發展一定不能畫地為牢,不能按行政區劃,把自己禁錮在這個地方,所以雲南搞香格里拉,他就講大香格里拉的概念,就不光是雲南的地市州。

  主持人:您得盯上她。

  白恩培:雲南缺人才,歡迎畢業以後到雲南去工作。

  主持人:誰還有什麼好主意?

  觀 眾:白書記您好,我是來自雲南大理的,看到這裡這麼多穿著白族服裝的姑娘小夥,特別興奮和激動。我想雲南發展旅遊業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現代文明的衝擊和當地民族特色的保持,這種衝突我覺得真的是必須去解決的。

  主持人:咱剛想説建一個酒店,她就潑一盆冷水。白書記,我覺得在雲南幹事兒挺難的,一説要發展吧,就有保護民族風情,你説保護民族風情吧,有人跟你説就得發展。

  白恩培:這個不奇怪,也好解決,剛才講雲南印象,講原生態,它必須走産業發展的路,才能夠把這個東西保留下來,你如果不採取這個辦法,就是政府撥款,你養些人,就學這個舞蹈,學好就算保留了,這是不長久的,大家都覺得麗江很好,麗江儘管從外表上保留了它的原始狀態,但是它本身保護也好,建設也好,融入了好多現代的東西,包括水的保護,排污怎麼解決,給水怎麼解決,都是有現代的東西在裏邊,所以只能是在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

  主持人:還有哪一位?

  觀 眾:白書記您好,我想提幾個不太成熟的建議吧,在座的這麼多EMBA,可不可以把他們請去,給這些農民做一下培訓,進行思想上的創新。比如就拿割橡膠林來説,我是來自黑龍江的,大北邊,從小就沒看過橡膠林,如果我去雲南,您就不用自己三點起來去割橡膠林了,您可以讓我割。

  主持人:還可以收他錢,讓他給你割。

  觀 眾:只要你動腦,到處都是經濟效益。再説一點,開始白書記説的,可能就不能讓旅遊的人多逗留幾天,我想可不可以在他們村寨周圍加大宣傳力度,不光是宣傳本地的,甚至是宣傳全省的,甚至附近那些旅遊景點,這樣他就會在雲南多逗留幾天,經濟效益就可能會翻番,謝謝。

  主持人:不光眼界開闊,胸懷也開闊,其實這倒真是個事兒,我們到雲南旅遊也發現,其實每個旅遊景點只是在宣傳自己,他的意思是可以把它組合起來,互相宣傳。白書記,我覺得今天咱們過得挺愉快的,大家在一起沒談別的,就談旅遊業、文化産業怎麼能代替我們的煙草業,可能也是雲南未來發展的一個希望,我們能預見到的明天。您有信心嗎這件事情?

  白恩培:非常有信心。

  主持人:會不會這事兒還沒做完您又調走了,我看您老調。

  白恩培:我調走並不重要,只要是從雲南的實際出發,誰來在這個地方做領導,都會這樣做。

  主持人:我知道當地有一個風俗,就是客人來了,大家一起圍著篝火跳舞,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咱們是不是也在這兒跳起來,讓更多的人對雲南感興趣,讓他們到那兒去旅遊,好不好?

  白恩培:好。

  主持人:還有這麼多穿著民族服裝的漂亮的姐妹,是不是一起到臺上,咱們都跳起來?

  央視新聞頻道《新聞會客廳》播出時間:

  每週一至週四晚20:30-21:00

  《新聞會客廳》週五特別節目《決策者説》播出時間:

  週五晚20:20--21:00

  新聞會客廳 會見新聞當事人,敬請收看

責編:復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