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總理報告實實在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7日 16:57 來源:
    專題:網友評兩會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受到了人民群眾的高度讚揚。報告關注民生,貼近民意,飽含著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誼。講成績實事求是,擺問題坦誠冷靜,談對策切實可行,彰顯和傳遞了以民為本 科學發展的政策取向。給人們的最深刻印象就是樸實無華、實實在在。

  總理的報告之所以實實在在,是因為開門寫報告,求計于實踐,問策于群眾。溫家寶總理專門召開了四個座談會,請社會各界的代表到中南海,專門聽取他們對報告和“十一五”規劃綱要的意見,還通過新聞媒體和網絡,請全國人民建言獻策。先後十一次易稿,反復修改。這是一個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報告,焉能不實實在在?

  總理報告實實在在,表現在結構新穎和文風樸實。報告開門見山、語言精練。以去年工作回顧、今年主要任務和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的説明三部分展開,合併了報告年度工作和“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説明,三分之二的篇幅講年度工作,三分之一的篇幅講“十一五”規劃綱要。今年的報告之所以如此佈局謀篇,重在謀劃當年工作,是為了突出解決老百姓最急迫的現實問題,以解決當務之急,凸顯了立足當前、務求見到實效的深意。

  總理報告實實在在,表現在不回避矛盾和問題。坦言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不少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難度加大、部分行業過度投資的不良後果開始顯現、安全生産形勢嚴峻、政府工作存在缺點等當前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的5個新問題。表現出強烈的憂患意識,更加增強人們的使命感和緊迫感。這既表現出政府接受群眾監督的真誠態度,也反映出政府改進工作的決心。

  總理報告實實在在,表現在內容豐富、重點突出、措施得力。關注民生、科學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保證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報告中提到“投入”有20處、“支出”有8處,涉及新農村建設、教育、醫療、就業、環保、生態、安全生産等等,無不與人民生活有著最為直接的聯絡。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達到3397億元,比上年增加422億元;安排再就業補助資金251億元;中央和地方財政對參加合作醫療農民的補助標準由20元提高到40元。2006年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40%左右的縣(市、區)。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和實施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機制。關閉取締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的廠礦企業。都緊扣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體現了為民、親民、愛民的施政理念。

  總理報告實實在表現在通篇貫穿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兩大戰略思想。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兩個方面的重要目標,一是今後五年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5%。二是提出了“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等目標。首次把發展指標分為預期性和約束性兩類,表明不但重視經濟指標,更重視人文的、社會的、環境的指標。22項主要指標被歸類為“14+8”。 即14項預期性指標,是努力爭取實現的目標。 8項約束性指標,是確保實現的目標,考驗著政府社會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總理報告實實在在,“國計”開始直面民生,體現著政府以民為本、科學發展的執政理念。人們期望落實報告也實實在在,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生活過的更好。(作者:晨曦wt )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