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網評] 中國發展有益世界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7日 16:48 來源:
    專題:網友評兩會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我國正在召開的“兩會”引起了國外各大媒體的極大關注。它們圍繞“兩會”的主題和熱點作了大量報道,發表了不少評論。有媒體指出,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年度政治大事,“兩會”已成為外界觀察中國政經發展的一扇窗口。由於今年又是中國“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觀察今年的“兩會”,對於研究今後五年中國的發展方向,更具有特殊意義。了解世界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看法,對於我們有借鑒和參考的價值,也是我們看“兩會”的另一個視角。

  各大媒體都對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給予了正面評價。稱政府報告客觀務實,中國經濟發展迅猛。關注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趨向。英國BBC以“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為題寫到,中國在2006年要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更加注重社會事業建設,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今年中國將在全國範圍內徹底取消農業稅,這個在中國實行了長達兩千多年的稅種從此退出歷史舞臺,同時中央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加大力度保護耕地,同時調整農業結構,多方面提高農民收入。日本媒體在評述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説,報道強調扶持弱勢群體政策。這既具有提倡“以人為本”的中國領導集體鮮明色彩,也是實現從“先富”到“共同富裕”戰略轉變的第一步。

  對於“三農”問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外電稱政府決心幫助農民擺脫困境,農村將出現新局面。美聯社説,中國共産黨執政了57年,現在其領導人正通過承諾為生活在貧窮農村地區的8億多農民提供教育、醫療和其他服務來竭力保持民眾對他們的支持。這家通訊社還説,貧窮、腐敗和佔用農田建工業園、商場甚至別墅等不斷引起民眾的不滿,這使得幫助農村地區趕上飛速發展的城市成為中國領導人優先考慮的事情。日本《産經新聞》則突出報道:以胡錦濤為首的中國領導班子每年都把“三農問題”作為最重要的課題。中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將審議從今年起開始實施的“十一五”規劃及新年度的預算草案,批准政府旨在強化農村對策,緩和伴隨經濟增長帶來的各種矛盾,尋求建立和諧社會的方針。

  對於台灣問題特別是“台獨”更受到國外媒體高度關注和報道。對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嚴正立場,路透社在評論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在座無虛席的人民大會堂內,溫家寶宣讀了長達35頁的政府工作報告,講話不時被掌聲打斷,當他表示有決心收回台灣時,會場內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法新社報道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報告中明確表示,中國將堅決反對“台獨”,並稱中國一向視台灣地區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將軍們説反“獨”制“獨”沒商量。

  關於中國構建和諧社會和民生問題,外界認為中國正努力縮小城鄉差距,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路透社援引溫家寶的告誡報道,未來還存在很多風險,要做出一些艱難的抉擇,需要清醒地看到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存在的諸多困難和問題。稱中國這個新興經濟強國將努力縮小城鄉差距,承諾要保持包括匯率在內的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必須讓經濟增長和投資更多地惠及農民及其他弱勢群體。只有通過增加收入、提高效率和增強農民的信心,中國存在的經濟和社會失衡問題才有望得到根治。

  毋庸諱言,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影響成為中心話題。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崛起將對國際社會産生消極影響。這一論調統稱為“中國威脅論”。近年來這一論調有所減弱,取而代之的是“中國機遇論”。從國際社會的反應中可以看出,它意味著中國崛起將改變世界,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日益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將不斷擴大。與此相伴的,則是中國對國際社會擔負的責任和使命將更加重大。未來中國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僅關係到自身,也將關係到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世界的繁榮與發展。正因如此,需要“韜光養晦”的低調作風,需要“如履薄冰”的謹慎精神,既不挑頭、又不回避國際作用,既符合國情又不辜負國際社會的期望,有所為、有所不為地承擔起國際責任。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們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加強全方位外交。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堅持民主公正,推進協調合作;堅持和睦互信,維護共同安全;堅持平等互利,促進共同繁榮;堅持開放包容,推動文明對話,積極促進國際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發展。這是我們的既定方針要堅決落實。

  開放發展的中國已經融入世界,也正深刻影響著世界,世界的目光也正更多地瞄向中國。中國需要“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大國素質,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把自己發展好,儘快強大起來,這是我們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也必將對世界的和平做出更大的貢獻。(作者:晨曦wt)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