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今日關注]開局“十一五”(3月6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7日 10:59 來源:
    專題:CCTV-新聞CCTV-4聚焦2006全國兩會
    專題:中國焦點2006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進入[今日關注]>>


  CCTV.com消息(今日關注3月6日播出):

  聚焦三月的北京,中國人用智慧決策未來,用愛心規劃家園,用責任擁抱世界。2006年的這個春天,中國播下新的種子,13天的真誠互動,13個牽動百姓的期待,中文國際頻道《今日關注》攜手多家媒體,傾聽百姓聲音,解讀中國焦點,敬請關注。

  演播室主持人 王世林:

  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正在直播的《今日關注》兩會特別節目《中國焦點──2006》。

  “十一五”規劃綱要這個詞可以説是今年的兩會期間最熱門的詞彙之一,那麼我們也注意到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也在招待會上向記者們進一步解讀了“十一五”規劃綱要的相關問題,可以説“十一五”規劃綱要就是今天我們的焦點話題。

  

第一部分 一線記者看兩會

  我們首先請到首席記者任永蔚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天的最新情況,我們知道今天可以説沒有全會,都是各代表團分組討論,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你了解的最新情況。

  任永蔚 中央電視臺記者:

  對,今天是各代表團的全團會議,圍繞著政府工作報告進行審議,在會議的現場就感覺到代表們對於政府的工作報告不是一邊倒地贊同、擁護,而是要談問題,談意見,真正地起到一個人民代表的這種職責,而且我注意到今天圍繞著政府工作報告在審議的過程中,代表們最關心的一個話題還是新農村的建設。不管是農業大省還是工業基礎比較發達的省份,沿海還是內陸,大家都非常關注這個新農村問題。而且可以注意到不僅在會場裏談,走出會場的時候依然在熱烈地討論著這個問題,大家也注意到因為這個新農村建設為中國的三農問題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突破口,而且大家在冷靜的思考當中,也注意到其實新農村建設也給大家提供了很多的機遇,所以不管是發達的,欠發達的,大家都很關注這個問題。

  演播室主持人:

  可以説從昨天開始新農村建設問題就成為大家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了,我們也知道今天你也參加代表團的分組討論的一個採訪,在參與的採訪過程中有什麼新的感觸,給我們介紹一下。

  任永蔚:

  今天上午我是去了浙江代表團的團組審議,在這個團組審議過程當中,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帶著衛生部長、文化部長以及商務部長來到這個團和大家一起審議政府報告。領導人和代表坐在一起,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我注意到吳儀副總理是很認真地在聽取代表們所談的這些問題,雖然副總理在,代表們也不是説一些好聽的,而是直接地把問題擺出來,另外我們知道浙江是經濟比較發達的,但是很多代表關注的也是農民問題,包括農民工在城裏的權益保護問題,視野放的非常開,而且不只是局限于自己本地區,站的視角,角度都非常地高。在這當中吳儀副總理跟代表們也討論到了教育問題,而且也在討論現在社會的一些現象,領導人和代表之間都有一個很好的互動關係,也是讓我很有感觸的。

  演播室主持人:

  可以説今天很多人都在談論這個“十一五”規劃綱要的問題。您能不能從記者的角度給我們解讀一下你對這個綱要有什麼新的解釋?

  任永蔚:

  我拿了這個“十一五”規劃綱要,其實待會兒專家們他們會有很好的解釋,我就從我一個直觀的印象來説,這裡面有很多的專欄,除了正文之外設了18個專欄,這專欄中有指標,而且還有各個領域的工程項目都列得清清楚楚,比如説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程,我們可以看到包括糧食産業的工程、植保工程、飲水安全,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一目了然,我想農民兄弟拿了這個報告的時候,他們也非常地清楚,五年之後拿著這個表可以對照各級政府是否落實了這些項目,所以我覺得這個報告對今後“十一五”規劃在落實當中,對於人民考察政府是否落實了這些,是一個很好的幫助。

  演播室主持人:

  最重要的是讓人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這個綱要的內容。

  任永蔚:

  對,一目了然。

  演播室主持人:

  好,非常感謝永蔚給我們帶來大會上的最新消息。

  觀眾朋友,這裡是《今日關注》兩會特別節目《中國焦點─2006》。

  我們這個中國焦點是和八家共同聯動的,今天這些媒體又從哪些不同的角度來解讀“十一五規劃綱要”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二部分:今日焦點

  人民網

  GDP不再是個硬杠桿

  8個約束性指標扭轉官員政績觀

  地方政績除了GDP外,還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地方和諧,既要經濟發展,又要百姓開心、安居樂業。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華語臺

  十一五 和諧將成現實 改變震撼世界

  在共和國歷史日程表的第十一頁上,我們看到:計劃變成了規劃,引進變成了創新,索取變成了給予,高度重復的字眼其實都詮釋了同一個理念,那就是變!

  人民日報

  城市帶動農村共發展

  中國的城市將成為推進城鄉二元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以及協調城鄉關係的中心。





  

第三部分 “十一五規劃”新亮點

  演播室主持人:

  好,觀眾朋友歡迎繼續收看《今日關注》兩會特別的節目《中國焦點──2006》。

  今天我們所關注的話題是“十一五”規劃綱要,演播室請到了四位嘉賓來參與我們的節目,來介紹一下,一位是國家發改委規劃司的司長 楊偉民先生,您好楊司長,還有一位是著名的經濟學家蕭灼基先生,您好蕭教授。我們還請來了兩位全國人大代表,一位是大慶市委書記蓋如垠先生,您好。還有一位是柳州市市長陳向群先生,您好。

  歡迎四位來到我們的演播室參與我們的節目。

  今天我們的話題從這幅漫畫開始,大家看到我們這幅漫畫,我們看到在這個“十一五”這個寶座上面“計劃”讓位給了“規劃”,所以我們首先請楊司長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兩個詞有一點差別,到底差別在哪兒?為什麼要有這種變化?

  楊偉民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

  其實嚴格説來“計劃”和“規劃”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演播室主持人:

  有相同的地方。

  楊偉民:

  但是在漢語裏頭,“計劃”和“規劃”還是有一點區別的,我們把“計劃”改成“規劃”,主要是考慮“規劃”這個詞應該説可以更好的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規劃”的定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規劃更應該體現宏觀性、戰略性和政策性,這是一條。另外一個,更進一步地強化了政府履行規劃職責的這樣一個考慮。“規劃”從字面上來看,“規劃”更帶有一些空間規劃的含義,而“計劃”更多的是數量和完成情況的含義,所以這一次區域規劃、區域發展方面有很多內容,所以更進一步增強規劃對空間的指導和約束作用。

  演播室主持人:

  有一個戰略的指導作用在裏面。

  楊偉民:

  對, 主要是這樣一些考慮。

  演播室主持人:

  好,剛才楊司長給我們解釋的非常清楚了。我們也知道今天下午馬凱主任在招待會上也解釋了很多關於“十一五”規劃綱要的一些情況。比如他也談到了這一次“十一五”規劃是歷經2年多的期間,十易其稿,爭取了社會各界的意見,才最終成稿,交到代表和委員的手中的。

  我們也知道這裡面有一個故事,在今年春節剛過的第一個星期,有一批特殊的客人走進了中南海,其中有一位他是河北省藁城市南孟村的一位馮志華書記,他是代表9億農民和總理對話,談的也是關於“十一五”規劃綱要的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相關的報道。

  《新聞短片》

  4號上午10:30,從北京出發,從京石高速轉石黃高速,在京307國道經過了三個多小時的一路疾馳,記者終於在下午2點鐘見到了馮書記。

  南孟村有5000多戶居民,盛産小麥,經濟水平在藁城市屬於中等偏上,馮志華在南孟村當了18年的書記,同時還是藁城市和石家莊的人大代表,馮書記家的墻上挂著一串串出席人代會的證件,在給記者講述一個個證件背後的故事時,他臉上挂滿笑容,在他家裏,我們還看到了馮書記與溫總理的合影,馮書記説去中南海他沒想過。

  馮志華 河北省藁城市南黨支部書記:

  作為一個人大代表,要代表農民的利益,起到參政議政作用。在縣級也好,市級也好,要討論報告,提一些建議。但是從來沒想到能去中南海見到總理,親自給國家這麼大的事提點建議看法,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説起在中南海短暫的時光,馮書記對每個細節依然記憶猶新,言語中透露著農民的樸實。

  馮志華:

  中南海環境挺整潔,挺高雅,也挺莊嚴,但是很樸實,並不豪華,進去了以後,溫總理穿著一身深藍色的休閒服,也沒扎領帶,很隨便地先和代表逐一地握了手。轉了一週,最後坐到桌前,充分體現出總理特別平易近人的風格,非常可親可敬。

  對於“十一五”規劃中建設新農村的問題,馮志華對總理説,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該種田就種田,適合工業就發展工業。

  馮志華:

  要保護耕地,不能亂佔耕地,不能隨意佔耕地,園區要有重點地規劃,在哪一塊發展工業,在哪塊搞基本農田保護,再就是建設新農村,第一次建設新農村,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總理説你這個支部書記頭腦很清醒,講得很到位,你提的這兩點非常重要。

  演播室主持人:

  剛才我們解了馮志華和總理對話的情況,蕭教授,當時我們注意到很多媒體在報道這條消息的時候都用了叫“普通人走進了中南海”,您覺得總理問徵于普通的百姓,這其中蘊含著什麼深刻的含義?

  蕭灼基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全國政協常委:

  這就説明我們的決策是以人為本的,群眾廣泛地參與國家重大問題的決策。

  演播室主持人:

  我們也知道前兩天在政協經濟界的委員分組討論的時候,溫家寶也去參與了討論,您當時有沒有向總理提出意見或者什麼建議?

  蕭灼基:

  當時向總理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公平和效率關係應該理順,我們現在“十一五”規劃提出了更加關注公平,但是不應該改變效率優先的原則,效率優先是針對我們國家經濟比較落後、效率不高提出來的,而這種情況現在還沒有根本改變,所以應該堅持效率優先,同時我還提出來,雖然我們要加大扶貧力度,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應該實行按勞分配和按生産要素分配相結合的這樣一個原則。應該是允許和鼓勵資本參與收入分配,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大資本容量,才能夠發展生産。同時我還提出,扶貧的工作社會上各方面都有責任,但是主要的責任是在政府。

  演播室主持人:

  可以説關於這個“十一五”規劃綱要裏面涉及的內容非常地豐富,方方面面。我們也注意到關於這個“十一五”規劃綱要總結起來,其中具有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特點的六點,比如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等等,可以説每一個地區情況都不一樣,接下來我們想請蓋書記和陳市長介紹一下,結合大慶和柳州的情況談一下,你們覺得“十一五規劃”期間,你們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蓋如垠 人大代表 大慶市市委書記:

  就大慶的情況來看,我認為當前第一位還是自主創新。

  演播室主持人:

  自主創新最重要,為什麼把自主創新放在第一位呢?

  蓋如垠:

  因為“十一五”時期對大慶是非常關鍵的時期,它主要有兩點,一個是要繼續保持全國最大油田能源生産基地的地位,就是要達到4000萬噸以上。第二,在這個期間加快發展接續産業,就是新的産業。

  演播室主持人:

  或者叫替代産業。

  蓋如垠:

  所以我們“十一五”期間要奠定節約産業的基礎,所以説這兩個是非常關鍵。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談創新的問題呢?因為用兩句話來説,“如果沒有創新就沒有大慶,沒有創新就沒有大慶的未來”。因為大家知道大慶的産生,首先是理論創新。李四光老一代地理學家,當時以鐵人為代表的,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才拿下來了大油田,創業、創新。我們大慶原油保持5000萬噸,27年,在世界同一油田是奇跡,靠得是什麼?也是科技進步創新,因為什麼,主要是分成開採技術和三次驅油技術,所以説技術是領先的,達到了世界高技術。下一步百年油田靠什麼,還得靠科技進步,提高産收率,加大外圍儲量的探明,還有天然氣的開發,靠科技進步,這是一方面。發展新的技術産業,能耗高的,産業落後的替代不了石油産業。

  演播室主持人:

  這也不應該考慮。

  蓋如垠:

  所以比較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比如説我們規劃,要把石化做到了5000噸以上,還規劃了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等等5個半圓産業,就是説到“十一五”末,我們的原油和生産和新的技術産業要各佔經濟總量的50%左右。所以説這些都是靠科技進步。

  演播室主持人:

  可以説今天請兩位書記和市長來,你們這兩個城市都非常有特點。還有一個老工業基地──柳州市,那麼柳州市在未來“十一五規劃綱要”實施過程中,你們覺得面臨的首要任務是什麼?

  陳向群 人大代表柳州市市長:

  柳州在未來五年當中,我們面臨的問題也是自主創新的問題。

  演播室主持人:

  也是自主創新的問題。

  陳向群:

  對,就是怎麼樣能夠儘快地由柳州製造和柳州創造轉變,因為柳州是一個以機械工業為主的這樣一個加工製造基地。在過去長期的年代當中,柳州沒有先投入一些大的工業項目,但是工業卻有一個強勁的發展,我們去年工業的總産值已經突破了800個億,關鍵是靠自主創新,通過技改,通過用先進實用的技術,改造傳統産業,使柳州的工業像滾雪球似的不斷地發展壯大,所以未來的五年,我們提出來就是由柳州“製造”向柳州“創造”改變。

  演播室主持人:

  柳州創造。

  陳向群:

  同時要加大自主創新,加快産業的升級和結構的調整,使柳州産業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演播室主持人:

  楊司長,實際上在這次兩會期間,還有一個熱門的詞彙叫做“建設創新型國家”剛才兩位市長和書記都談到了一個自主創新的問題,實際上大家都在在思考這個問題,怎麼樣理解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提出,在實施“十一五”規劃綱要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和指導性。

  楊偉民:

  他們兩個談的非常好, 在“十一五”規劃綱要當中,自主創新的問題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上,把它作為我們國家今後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還有作為轉變增長方式和調整産業結構的一個中心環節,也就是説自主創新能力不能夠增強的話,那麼我們不能擁有更多的核心技術,不能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産權,不能擁有更多的世界知名品牌的話,我們的産業結構難以優化,增長方式也難以轉變,所以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

  演播室主持人:

  蕭教授,您怎麼理解自主創新這樣一個戰略指導,在整個“十一五規劃”實施過程中它的重要作用?

  蕭灼基:

  自主創新有原始創新、基礎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我們現在不僅是要基礎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而且更主要的我們放在原始創新上,原始創新要打出我們自主知識産權的品牌,而且用這種自主創新來解決我們的能源、原材料、資源和經濟增長的矛盾,所以對整個經濟發展非常重要,而且自主創新也能夠增強我們的國際競爭力,現在我們的國際上沒有品牌,品牌比較少,沒有自主創新的技術是不行的。

  演播室主持人:

  雖然都寫著中國製造,但是中國製造的牌子不是你自己的。

  蕭灼基:

  很多的核心技術都是國外的,這樣的自主創新我們才能大大地增強國家的競爭能力。

  楊偉民:

  這三個創新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始創新、基礎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演播室主持人:

  我看有的報道也談到了説現在雖然寫著中國製造,但是實際上隱含的意思是跨國公司括號在中國製造,因為沒有自己的牌子,所以人家在您這兒製造。最後應該是説真正的中國製造或者像剛才柳州的陳市長講到的叫“中國創造”的,實際上談到“十一五”規劃綱要這個內容非常豐富。

  我們注意到在節目開始之前,我們因為跟八家媒體一起聯動,在網上也做了一些調查,很多網絡上的朋友也提出了他們的一些看法,他們非常想了解,“十一五”規劃綱要”到底有哪些重點?我們的記者也就這些問題採訪一些人大代表和委員,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們是怎麼來説的?

  記者:

  我們的煤炭資源非常豐富,那麼“十一五”期間又打算在資源整合上做定什麼文章呢?

  郭良孝 人大代表

  最大限度地把所有大同區域內的煤炭資源,依託大企業、大集團把它整合起來,這樣搞的好處是什麼呢?煤炭資源節約了,回採率提高了,經濟效益上來了。

  王雅安 人大代表:

  晉商的輝煌,過去的輝煌,帶來了我們現在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所以我們在“十一五”提出來要把晉商的旅遊要國際化。

  記者:

  我們知道懷化是一個山區城市,也是一個火車拖出來的城市。在“十一五”期間有沒有一個發展的突破口呢?

  陳志強 人大代表:

  我們是提出了按照生態立市的這麼一個指導思想來研究“十一五”規劃,具體來説就是生態産業化,用産業生態化尋求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一個發展路子。

  李露兒 人大代表:

  加大政府投入的這一塊直徑,那麼真正地做到能夠使我們的農民群眾,一個是有少生病,一個是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有地方看病的問題。

  楊才壽 人大代表:

  要把電跟礦結合起來,發展我們的有色金屬的加工業,努力把河池市打造成廣西最大,中國有名,世界有影響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通過發展這些産業帶領群眾更快地脫貧致富,奔小康。

  演播室主持人:

  的確大家都在思考各個地方怎麼樣因地制宜地在“十一五”規劃綱要執行的過程中,發展自己本地的經濟和産業等等,各地有各地的特點。回到“十一五”規劃綱要,我們還看到兩個非常重要的民生指標,其中一個是我國首次將能源消耗指標納入了宏觀調控的目標體系。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是怎麼樣表述的?溫總理的報告中是這樣説的,中國決心從今年開始的“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今年單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蓋書記,對大慶這樣一個石油工業的城市來説,為了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有什麼樣的措施?

  蓋如垠:

  我覺得降低能耗是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否則不可能持續發展。所以首先思想上,我們必須理解“十一五”規劃,真正認識到這個問題,這是第一。第二,這個指標是約束性指標,是對政府的責任要求,所以我們要通過法律等相關手段,包括企業共同加強這方面的管理,這是説的第二點。第三點,還是得依靠科技進步。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節能設備,環保型設備,因為大慶也是能源應用大戶,這麼大的油産量,每年要採購的機電設備都上百億,所以我們要通過科學進步,推動新的産品,推動節能降耗,這裡面還有好處,本身是發展型産業,使節能的,環保的設備發展起來,這也是我們“十一五”規劃的技術創新的主要內容,也是發展的主要內容。

  演播室主持人:

  雖然要守著源源不斷地能源,但是還是要節能消耗,柳州剛才我們講到也是一個老工業基地,肯定也有很多的能源銷售大戶,對於柳州來説,怎麼樣達到這樣一個目標,有沒有困難?

  陳向群:

  提到柳州都知道是一個工業城市,同時柳州其實又是山水很秀美的這麼一個城市,柳州在工業城裏面山水是很秀美的,我們這兩年已經提出了“要打造碧水藍天,青山綠地”,在很好地加快發展工業的同時,保護這樣一個山水環境,實行可持續發展,所以我們一方面,對柳州的大氣、水的這些污染的污染源進行了強烈的治理,通過了技術改造的方式來進行治理,現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第二,我們在積極地進行循環經濟的試點,因為柳州有化工廠,有鋼廠,有電廠,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循環經濟的鏈條,下面把它整合起來,通過採用循環經濟的辦法,廢物利用來降低能耗。第三,我們從觀念上,從管理上要進一步地嚴格地要求,嚴格地管理,把能耗也作為一個重要的任務。

  演播室主持人:

  最後我們聊一個比較輕鬆的話題,因為我們知道“十一五規劃”持續這五年橫跨了非常多的時間點,比如説我這兒有一個題板,在2008年的時候,有兩個很重要的時間,一個是要在北京舉行奧運會。另外2008年應該是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200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2010年,一個是上海世博會,另外一個2010年是遠景目標綱要應該實現的那一年,所以説“十一五”規劃綱要橫跨的時間點非常地重要,幾位怎麼理解“十一五”規劃綱要的重要性到底重要在哪兒?楊司長您新説。

  楊偉民:

  中央建議對“十一五”期間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十一五”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五年,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五年,關鍵在於我認為是不是能夠在這五年,我們真正走上科學發展之路,走上和諧發展之路,主要在這一點。

  演播室主持人:

  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蕭教授。

  蕭灼基:

  “十一五規劃”是我們建立和諧社會一個很關鍵的時期。在這裡面我們要統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要統籌人和自然的發展,在這方面來構建我們的和諧社會。

  演播室主持人:

  統籌城鄉,統籌區域五個統籌。

  蓋如垠:

  我覺得這兩位專家説的這兩點,科學發展,協調發展非常重要,剛才我們強調的是産業主導的問題上,要靠自主創新,國有産業要想自主創新要有方方面面的和諧環境。比如説城鄉統籌的問題,農村可以説是我們的資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也是我們相當重要的任務。

  演播室主持人:

  城市還要返哺。

  蓋如垠:

  要把城鄉差別太大,社會不和諧問題解決好。你想光城市發展,也很難,社會不穩定。所以城鄉統籌的問題很重要,特別是農村建設問題這是一個大事,另外城市也有弱勢群體,我們要關照。還有一些社會公益事業,公共安全體系,這都是我們實現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所以作為政府來講都要全面協調,全面地搞好服務,這才能夠達到我們培植新的産業的目的,否則是作不到的。

  演播室主持人:

  陳市長。

  陳向群:

  您剛才列舉了那麼多年份,其中還有一條,2008年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週年的日子,這也是一個大事。剛才幾位已經講了,怎麼能夠把城鄉統籌,把工農統籌,另外把經濟和社會事業共同統籌起來,這恐怕是我們“十一五”面臨的主要問題和任務。

  演播室主持人:

  2008年是廣西自治區成立50週年,對於柳州市來説又有什麼樣的機遇呢?

  陳向群:

  作為柳州來講,我們下一步的發展,因為廣西的發展還面臨著一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西部大開發這樣雙重機遇,柳州作為這樣一個區域的重要工業基地,我們在未來五年當中,我們的汽車機械,我們這些支柱産業面臨著一個良好的發展産業,我們把自己定位於整個東盟和整個西部的這樣的一個基地,所以我們産業群的發展會有一個很好的機遇。

  演播室主持人:

  好,今天我們圍繞“十一五”綱要規劃,我們先談到這兒,非常感謝四位嘉賓到演播室參與我們的節目,謝謝你們。

  好,觀眾朋友,明天的《今日關注》兩會特別節目《中國焦點─2006》我們會關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話題。

  歡迎您明天的同一時間收看我們的特別節目,今天的節目到此結束,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製片人 陶躍慶

  策劃 張舒揚

  記者 全曉通 劉宏偉

  編輯: 張夢溪 李萍

  監製 馬勇 王未來 王躍華

  E─MAIL:CinaNews@cctv.com

  JinRiGuanZhu@cctv.com

責編:辛梓

相關視頻